“我是小木匠”主題夏令營火熱招募;“中國通史”學習體驗營名額緊俏; “龍的傳人”故宮深度研學……伴隨著中高考中傳統(tǒng)文化試題增加,今年暑假打著博物館、傳統(tǒng)文化旗號的“游學”“夏令營”活動不少,且大多收費不菲。
在國博、自然博物館展廳中,一些“游學”帶隊老師,會給學生發(fā)“任務單”,然后解散,讓學生從說明牌上尋找答案,還美其名曰“自主發(fā)現(xiàn)”。在國博,一位組織學生參觀的“老師”一本正經(jīng)地指著騎駝樂舞三彩俑“胡說”:“這件唐三彩造型很生動,大家可以想想當年人們會把它擺放在哪兒呢?書房、臥室,還是會客廳?”但實際上這是陪葬品。
一位博物館負責志愿者管理的工作人員介紹,有些培訓機構會提前派人來當志愿者,“因為每次新展覽開幕前,博物館會請專家為志愿者義務培訓,并且提供大量相關背景素材。這些人拿到了內(nèi)容后,轉(zhuǎn)臉兒就到培訓機構辦班,收費講解?!边@位工作人員說,對于這種行為,博物館很難甄別,發(fā)現(xiàn)了也只能勸退。
今年暑假,一些旅行社打出“國博《復興之路》大型主題展覽研學之旅深度講解高端團”的廣告,大約2個小時講解收費399元。一位學生家長抱怨:“這收費快趕上家教了,也不知道水平怎么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