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帥
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要求各級黨委選好配強政法機關領導班子,支持政法各單位依法履行職責,積極研究解決制約政法工作的體制機制問題。司法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是要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即要使我們的司法制度在改革后能夠在世界范圍內更具先進性、文明性和競爭力,也就是要創(chuàng)造更高水平的司法文明。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必須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的全過程。
堅持黨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
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難度大,既涉及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又涉及許多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既涉及司法權力的優(yōu)化配置,又涉及司法管理體制的調整;既涉及司法權力運行機制的完善,又涉及人財物等配套措施的跟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隨著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的深入,將不可避免觸及深層次社會關系和利益矛盾,牽動既有利益格局調整,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要有序推進,取得實效,將面臨更大的困難。所以我們要堅持黨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地位,充分發(fā)揮各級黨組織的作用,協(xié)調各方利益,才能保障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順利推進。
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也是司法體制領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體現。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原則。
要選好人,用好人
司法體制改革要保證憲法法律的權威性、莊嚴性、神圣性,確保黨的各級組織和領導干部必須始終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上率而下行,實現“其身正不令而從”。一要善于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通過領導立法,把黨的主張充分體現到法律條文中去。二要善于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始終堅持黨管干部不動搖,發(fā)現人才、加強培訓、注重使用。一方面選真才,薦良才,把政治堅定、品行優(yōu)良、嚴于律己、做人干事實在、善于創(chuàng)新、法治意識強的人才推薦出來,以得到社會各方的普遍認同;另一方面完善法定選用程序,以保證黨組織推薦的人才依法成為政權機關領導。三要善于通過國家政權機關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黨要領導各級政府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把黨的主張充分體現到行政工作里去。四要善于運用民主集中制原則維護中央權威。要堅持民主,但也必須進行集中。要按照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的民主集中制原則,講政治,講大局,維護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
加速推進和深化司法體制改革
司法責任制全面實施,檢察官、檢察輔助人員、司法行政人員分類管理格局基本形成。檢察官員額制全面推開,入額檢察官全部配置在辦案一線,實行員額動態(tài)管理。落實檢察官辦案責任制,建立檢察官辦案組和獨任檢察官兩種辦案組織,制定檢察官權力清單,檢察官在職權范圍內依法作出決定、承擔責任。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有力推進,與檢察人員職務序列相配套的履職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堅持放權不放任,全面開展流程監(jiān)控和質量評查,全程、同步、動態(tài)監(jiān)督司法辦案。入額領導干部帶頭辦理重大疑難復雜案件。與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共同制定改革意見,辦理刑事案件嚴格排除非法證據,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fā)布50個常見罪名批捕、起訴證據為指引。重視律師促進公正司法的重要作用,發(fā)布保障律師執(zhí)業(yè)權利的規(guī)定,更加充分保障律師的會見權、閱卷權、調查取證權,推動建立維護律師執(zhí)業(yè)權利快速聯(lián)動處置機制。
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扎實開展,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決定,2014年6月起在18個城市開展為期兩年的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試點,2016年11月又部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人民法院適用該制度審結的刑事案件中,由檢察機關建議適用的占98.4%,人民法院對檢察機關量刑建議的采納率為92.1%。2014年建成融辦案、管理、監(jiān)督、統(tǒng)計等功能于一體、四級檢察院全聯(lián)通全覆蓋的全國統(tǒng)一大數據辦案平臺,所有辦案一個平臺、一個標準、一個程序,實現網上錄入、網上管理、網上監(jiān)督,數據自動生成。建成四級檢察院全聯(lián)通全覆蓋的全國網上信訪信息系統(tǒng)、遠程視頻接訪系統(tǒng),減少人民群眾信訪奔波勞累之苦。探索人工智能在司法辦案中的應用,全面推進智能輔助辦案系統(tǒng)以及偵查活動監(jiān)督平臺、案管機器人、智能語音辦案平臺、出庭一體化平臺建設,推動司法辦案更加高效規(guī)范公正。
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促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深化法院組織體系改革,全面實施立案登記制改革。按照黨中央部署,最高人民法院設立6個巡回法庭。設立北京、上海、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和天津、南京、武漢等15個知識產權法庭,有效提升知識產權專業(yè)化審判水平。從2015年5月1日起全面實行立案登記制,變審查立案為登記立案,對依法應當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當場登記立案率超過95%。加強監(jiān)督,杜絕有案不立、拖延立案問題。依法制裁虛假訴訟,維護正常訴訟秩序。在福建、寧夏等法院開展跨域立案試點,構建當場立案、網上立案、自助立案、跨域立案相結合的立案新格局,讓長期以來老百姓反映強烈的“告狀難”問題真正成為歷史。
全面推進司法責任制等基礎性改革,積極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積極開展法官助理、書記員職務序列改革,充實審判輔助力量,實現85%以上人員向辦案一線集中。完善法官、合議庭辦案責任制,改革審判權力運行機制,實現“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法官對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充分激發(fā)廣大法官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堅持放權與監(jiān)督相結合,構建全員全過程的監(jiān)督管理機制。完善司法人員依法履職保障機制。推進人財物省級統(tǒng)管改革,著力構建新型司法管理體制。會同有關部門出臺改革意見,在全國法院試行庭前會議、排除非法證據、法庭調查三項規(guī)程,完善刑事訴訟制度。推廣浙江溫州、四川成都等地經驗,推進庭審實質化,完善偵查人員、鑒定人、證人出庭作證機制,發(fā)揮庭審在查明事實、認定證據、保護訴權、公正裁判中的決定性作用。上海、貴州高院制定常見犯罪證據標準指引,促進提高刑事案件辦案質量。推廣四川“眉山經驗”、山東“濰坊經驗”、安徽“馬鞍山經驗”,強化訴調對接,充分發(fā)揮人民調解作用,引導當事人選擇調解、仲裁等方式化解矛盾。聯(lián)合司法部開展律師調解試點,完善律師調解制度。積極推進要素式庭審、令狀式文書、示范性訴訟等機制創(chuàng)新,切實提高司法效率。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在沈陽、長沙、西安等18個地區(qū)開展刑事速裁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試點,縮短辦案周期,讓正義的實現進一步提速。也在黑龍江、廣西、重慶等地50個法院實行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提高陪審員的廣泛性和代表性,讓人民參與司法、監(jiān)督司法。
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主要包含優(yōu)化司法職權配置、健全司法事務管理機制、司法人事管理制度、完善訴訟程序機制、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加快法律職業(yè)建設、建設法治文化和環(huán)境、全面改革司法行政制度等方面。在推進改革時關鍵是堅持從國情出發(fā),遵循司法規(guī)律,在承繼中國法律文化、借鑒人類法治文明的基礎上,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雖然司法權是中央事權,但是綜合配套改革不能搞“一刀切”,要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尊重基層首創(chuàng)精神,鼓勵在具體措施上積極探索實踐。各地要根據中央統(tǒng)一部署,結合不同地區(qū)、不同層級司法機關的實際情況,分類分層研究提出具體實施方案。
司法體制改革今年要做的事
確保今年底前完成內設機構改革,地方各級法院檢察院一把手要把這項改革牢牢抓在手上,親力親為、攻堅克難,確保今年底前完成。搞好這項改革,關鍵是堅持在專業(yè)化建設基礎上實現扁平化管理的取向,推動機構整合、職能優(yōu)化,讓政務、業(yè)務運行更加順暢高效。要加快完善審級制度,明確四級法院職能定位,防止同質化;構建中國特色輕罪訴訟制度體系,要繼續(xù)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對被告人認罪認罰的刑事案件,適用速裁程序、簡易程序辦理,讓正義更快實現。今年9月試點到期后,要及時總結試點經驗,推動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修改,構建起中國特色輕罪訴訟制度體系。
應用好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輔助辦案系統(tǒng)軟件防止另起爐灶、重復建設,上海、貴州要完善常見刑事案件犯罪基本證據標準索引,優(yōu)化刑事案件智能輔助辦案系統(tǒng),加快推進跨部門大數據辦案平臺建設,為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樣本。其他省區(qū)市要認真學習借鑒,應用好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輔助辦案系統(tǒng)軟件,構建適應實際需要的刑事司法新模式,防止另起爐灶、重復建設;積極支持全面推開國家監(jiān)察體制改革試點,深化與國家監(jiān)察體制改革試點銜接工作。要積極支持全面推開國家監(jiān)察體制改革試點,配合做好機構調整、職能劃轉、人員轉隸工作,做到合編、合心、合力,以更大力度推進反腐敗工作。
抓緊出臺國家統(tǒng)一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實施辦法,要抓緊出臺國家統(tǒng)一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實施辦法,通過高質量命題工作發(fā)揮好職業(yè)考試對法學教育引領作用,為全面依法治國輸送優(yōu)秀人才;開展全國執(zhí)法司法規(guī)范化大檢查。今年要開展全國執(zhí)法司法規(guī)范化大檢查,著力解決執(zhí)法司法不嚴格、不規(guī)范、不公正、不文明問題,防止公權力損害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動完善廣大司法人員職業(yè)保障政策落實,今年針對職業(yè)保障政策落實不到位問題,要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專項督察,疏通堵點、糾正偏差,推動完善落實配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