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茜茜,魏永平,劉 揚
(1.西北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西安 710069;2.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植物保護學院,陜西楊凌 712100)
蝴蝶是生活中常見的昆蟲,它們飛舞于花叢間,體態(tài)輕盈、優(yōu)雅多姿,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被稱為“會飛的花朵”“大自然的舞姬”,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藝術品,博得了人們的青睞[1]。蝴蝶不僅為大自然平添美色,也象征著和平與美好。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蝴蝶放飛這種新潮的活動方式逐漸興起,一時間被大多數(shù)人追捧和喜愛,活體蝴蝶的需求量也逐漸變大[2]。然而北方地區(qū)因氣候原因,需從南方運輸不同的蝶種用于放飛[3]。在大量蝴蝶放飛活動的背后,存在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蝴蝶運輸過程中死亡率極高,經(jīng)濟損失較大。除此之外,因蝴蝶成蟲的壽命短,羽化期較長,蝶蛹還可作為運輸?shù)膶ο螅嫉挠鸹瘯r期也是供應活蝴蝶的最好寄送時期。所以要確定最佳運輸對象從而降低死亡率,減少經(jīng)濟損失。另外,若確定蝴蝶的最適儲存溫度和大致可以保存的時間就可以滿足婚禮和慶典等定時定點放飛蝴蝶的要求[4]。本試驗基于飛行高度、美觀程度及價格高低等多種因素從云南和海南等地區(qū)運輸10種不同種類的蝴蝶來研究冷藏保存對蝴蝶的影響并結合蝴蝶在溫室和網(wǎng)室內飛行的觀賞價值判斷哪些蝴蝶適合在放飛活動中引進。
試驗地設在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博覽園內的昆蟲博物館外的溫室和蝴蝶園網(wǎng)室內。溫室和網(wǎng)室內種植許多蝴蝶的訪花植物和寄主植物,訪花植物和寄主植物資源相當豐富[5-6]。
1.2.1 蝴蝶種類 試驗所需蝴蝶均來自于云南和海南等地的蝴蝶養(yǎng)殖基地,基于飛行高度、美觀程度及價格高低等因素選出以下適用于放飛的10個種類[7-8]:箭環(huán)蝶(StichophthalmahowquabowringgiJoicey et Talbot)、美鳳蝶(PapiliomemnonLinnaeus)、玉帶鳳蝶(PapiliopolytesLinnaeus)、碧鳳蝶(PapiliobianorCramer)、達摩鳳蝶(PapiliodemoleusLinnaeus)、青斑蝶(TirumalalimniaceCramer)、虎斑蝶(DanausgenutiaCramer)、金斑蝶(DanauschrysippusLinnaeus)、藍點紫斑蝶(EuploeamidamusLinnaeus)和枯葉蛺蝶(KallimainachusDoubleday)。
1.2.2 蝴蝶訪花植物與寄主植物 訪花植物:菊花(Dendranthemamorifolium)(菊科),五色梅(Lantanacamara)(馬鞭草科),九里香(Murrayapaniculata)(蕓香科),仙客來(Cyclamenpersicum)(報春花科),一串紅(Salviasplendens)(唇形科),矮牽牛(Peruniahybrida)(茄科),三角梅(Bougainvilleaspectabilis)(紫茉莉科),夜來香(Telosmacordata)(柳葉菜科),油菜(BrassicanapusL.)(十字花科),白花三葉草(Trifoliumrepens)(豆科),石榴(PunicagranatumL.)(石榴科),金盞菊(CalendulaofficinalisL.)(菊科),三葉草(Qxalisrubra)(豆科),月季(Rosachinensis)(薔薇科),火炬花(Kniphofiauvaria)(百合科),繡線菊(Spiraeaxbumalda)(薔薇科),萬壽菊(TagetespatulaL.)(菊科),金雞菊(Coreopsislanceolata)(菊科),石竹(Dianthuschinensis)(石竹科)。
寄主植物:柑橘(CitrusreticulataBanco) (蕓香科),榕樹(Ficusmicrocarpa)(???,棕櫚(Trachycarpusfortunei)(棕櫚科),魚尾葵(Caryotaochlandra)(棕櫚科),花椒樹(Zanthoxylumbungeanum) (蕓香科),吳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s.) Benth)(蕓香科),馬兜鈴 (AristolochiadebilisSieb.Et Zucc.)(馬兜鈴科)。
1.3.1 不同蝴蝶活動規(guī)律 通過比較不同蝴蝶在溫室和蝴蝶園內的日活動規(guī)律、飛行狀態(tài)、飛行高度、飛行頻率來對確定這10種蝴蝶是否適于引進。
1.3.2 包裝運輸對蝴蝶成蟲及蛹成活率的影響 把引進的蝴蝶放飛到蝴蝶園網(wǎng)室,把蝶蛹掛在溫室和網(wǎng)室中的不同環(huán)境下,記錄蝴蝶和蛹的總數(shù),觀察統(tǒng)計蝴蝶的死亡數(shù)量、蛹的羽化數(shù)量,計算出蝴蝶和蛹的存活率[9]。
1.3.3 不同釋放環(huán)境對蛹羽化率的影響 將蛹分成3組進行對比試驗(溫室內養(yǎng)蟲箱中、溫室內樹上懸掛及蝴蝶園網(wǎng)室養(yǎng)蟲箱中),每天記錄壞蛹的數(shù)量,羽化成蟲的數(shù)量,同時記錄其中翅展良好的和死去的數(shù)量[10]。
1.3.4 溫度對蝴蝶保存期的影響 將買回來的蝴蝶分別放在15 ℃、18 ℃和22 ℃,相對濕度為80%的人工培養(yǎng)箱內,各100只。每天取出10只,進行對比試驗。觀察統(tǒng)計每天放飛蝴蝶的死亡及存活數(shù)量,計算出最適合蝴蝶保存的溫度和能保存的時間[11]。
2.1.1 日活動規(guī)律 由表1可知:7:00-9:00,氣溫在25 ℃以下,相對濕度為70%~80%,蝴蝶不愛飛行,有80%以上停在玻璃兩旁、樹叢中、網(wǎng)室角落等地方,活動的蝴蝶有20%以下;9:00-11:00,氣溫在25 ℃左右,相對濕度為50%~70%,有80%左右的蝴蝶飛行,也愛訪花吸蜜;11:00-14:00是每天氣溫最高的時候,平均在35 ℃以上,相對濕度低,蝴蝶一般不活動,不飛翔,也不訪花吸蜜,停在陰涼處的比較多,停在玻璃兩旁也有,但比較少;14:00-17:00,氣溫在30 ℃左右,相對濕度比中午小一些,有40%的蝴蝶活動;所以蝴蝶的日活動高峰在9:00-11:00。
箭環(huán)蝶基本上不飛翔,總停在陰涼的高處,很少訪花采蜜;美鳳蝶喜歡訪花吸蜜,飛行緩慢;碧鳳蝶和美鳳蝶差不多,飛行緩慢,喜歡訪花吸蜜;玉帶鳳蝶、達摩鳳蝶喜歡低空飛行和訪花吸蜜,活動頻繁;青斑蝶、虎斑蝶、金斑蝶和藍點紫斑非?;钴S,喜歡活動飛翔,也喜歡訪花吸蜜,喜歡在花叢周圍活動,大部分停在玻璃兩旁。而枯葉蛺蝶喜歡停在玻璃兩旁,喜歡低空飛行,速度很慢,也有訪花吸蜜行為。
2.1.2 飛行狀態(tài)比較 由表2可知:蝴蝶園網(wǎng)室內的蝴蝶比溫室內的蝴蝶滑翔時間長;斑蝶振動次數(shù)最多,最多達12次,滑翔時間短,為2~3 s;而箭環(huán)蝶振動次數(shù)少,為4~5次,滑翔時間長,為5~7 s;金斑蝶、虎斑蝶和達摩鳳蝶振動得最快。
2.1.3 飛行高度 每種蝴蝶飛行的高度都不一樣,通過觀察統(tǒng)計每種20只蝴蝶飛行的平均高度可知各種蝴蝶飛行情況,并對溫室和網(wǎng)室的蝴蝶進行比較,結果見表3。
表1 10種蝴蝶的活動情況Table 1 Activities of ten kinds of butterflies
注:蝴蝶狀態(tài)表示方法:不活動:0; 活動狀態(tài)一般:+; 活動狀態(tài)較好:++;高空:A; 從中:B ; 低空:C; 花叢:D。
Notes:0:Inactive;+:Active:++:Very active;A:High flying; B:Low altitude flying; C:Low flying;D:Flying among the flowers.
表2 10種蝴蝶飛行情況的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flight conditions of ten kind of butterflies
由表3可知:網(wǎng)室內的美鳳蝶、碧鳳蝶、玉帶鳳蝶、青斑蝶、藍點紫斑蝶和枯葉蛺蝶比溫室內相應的蝴蝶飛行高度高。箭環(huán)蝶飛行最高,溫室內平均為317.5 cm,網(wǎng)室內平均為307.5 cm;藍點紫斑蝶、碧鳳蝶、美鳳蝶、青斑蝶和枯葉蛺蝶飛行高度一般,約70~165 cm;達摩鳳蝶、玉帶鳳蝶、金斑蝶和虎斑蝶飛行高度最低,為25~35 cm。
2.1.4 飛行頻率 通過觀察統(tǒng)計每個種類20只蝴蝶5 min內停留的平均次數(shù)可以確定在空中飛翔時間較長及最具觀賞性的蝴蝶。結果見表4。
表3 10種蝴蝶飛行的平均高度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average flying heights of ten kinds of butterflies cm
表4 10種蝴蝶5 min內停留次數(shù)Table 4 Flight frequency of ten kinds of butterflies in five minutes
由表4可知,蝴蝶園網(wǎng)室內的蝴蝶在飛行中停的次數(shù)比溫室內的蝴蝶停的次數(shù)少,說明網(wǎng)室內的蝴蝶在空中飛行的時間長;斑蝶停的次數(shù)比鳳蝶少,所以斑蝶在空中飛行的時間長;枯葉蛺蝶停的次數(shù)一般;無論是溫室還是網(wǎng)室中,藍點紫斑蝶在空中飛行的時間最長。
目前,運輸蝴蝶都采用三角紙袋法包裝,在保持一定的溫度、濕度等條件下,通過飛機進行長距離運輸。對兩次通過空運引進的蝴蝶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 兩次空運蝴蝶的存活率都很高,分別為92.6%和92.3%,死亡率分別為7.4%和7.7%。所以把蝴蝶裝在三角紙袋通過飛機進行長距離運輸?shù)倪@種方法是可行的,也是相對理想的運輸方法。
蝴蝶屬于完全變態(tài),一生有卵、幼蟲、蛹、成蟲4個階段,而蝴蝶成蟲存活期短,羽化期較長,故可以選擇蝶蛹為運輸對象。將個體較大、健康、無破損的蛹挑出用壓有凹槽的塑料板包裝,分層放入透氣的硬盒內,等待運走。這種方法可以延長蝴蝶的觀賞時間。通過統(tǒng)計兩次引進的蝶蛹發(fā)現(xiàn)壞死率很低,分別為2.4%和2.7%。比引進蝴蝶的壞死率更低,就死亡率而言,蝶蛹也適于運輸。把運輸?shù)挠挤旁诓煌沫h(huán)境下觀察統(tǒng)計它的羽化率,到第一次引進的蛹基本羽化完后,取樣調查,結果見表5。
由表5可知,溫室內養(yǎng)蟲箱中的濕度大,蛹羽化率最高,為72.6%;溫室內的氣溫高,濕度小,所以羽化率比較低,為65.0%;網(wǎng)室太陽光直射,濕度小,有一半的蛹干死,羽化率最低,為25.1%。由此可知,只要控制好環(huán)境中的濕度等條件,蛹的羽化率明顯提高。但蛹羽化過程中,有被螞蟻、寄生蜂等破壞的現(xiàn)象發(fā)生,所以也要預防這些客觀因素對蝶蛹羽化率的影響。
蛹的羽化率并不是100%,是因為很多疾病在幼蟲期并未顯現(xiàn)出來而在蛹期可能表現(xiàn)出來。所以最終羽化率比較低,比蝴蝶成蟲的存活率低。引進蝴蝶和引進蛹存活率都比較高,分別達92%和97%,但由表5知蛹最終羽化率低。綜合來說,引進蝴蝶比引進蝶蛹經(jīng)濟效益好。
由于蝴蝶的壽命短,所以若能把買回來的蝴蝶分批釋放,就可以提高蝴蝶園的經(jīng)濟效率,也可以滿足婚禮、慶典等定時定點放飛蝴蝶的要求。故本試驗把100只蝴蝶分別放在相對濕度為80%、不同的溫度下的養(yǎng)蟲箱中,每天取出10只放飛,確定最合適保存蝴蝶的溫度及保存的時間。結果見圖1。
表5 不同環(huán)境下蛹的羽化情況Table 5 Emergence of pupae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s
由圖1可知:蝴蝶在15 ℃下一般能保持活躍的最大時間是4 d,18 ℃下一般能保持活躍的最大時間是6 d,而22 ℃下一般能保持活躍的最大時間是3 d。因此,蝴蝶最好的冷藏溫度是18 ℃,最多保存6 d。
圖1 不同溫度下蝴蝶的成活情況Fig.1 Survival of butterflie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通過比較引入的10種蝴蝶的形態(tài)特征,每種蝴蝶均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可以在蝴蝶放飛中使用。
通過長時間對蝴蝶園和溫室內放飛的蝴蝶觀察發(fā)現(xiàn),9:00-11:00蝴蝶喜歡活動,也愛訪花吸蜜;總體而言,蝴蝶園網(wǎng)室內的蝴蝶在飛行中停的次數(shù)比溫室內的蝴蝶停的次數(shù)少,說明蝴蝶園網(wǎng)室的蝴蝶在空中飛行的時間比溫室的長,蝴蝶園的蝴蝶也比溫室的蝴蝶活潑;而且網(wǎng)室內的蝴蝶比溫室內的蝴蝶飛行高。因此,在蝴蝶園放飛蝴蝶更適合游人觀賞。而溫室面積小,溫度高,濕度小,不太適合蝴蝶生活。所以引進的蝴蝶應該多在蝴蝶園放飛。
目前,用作長距離運輸?shù)亩际呛某上x和蛹,蝴蝶的成蟲是裝在三角紙袋里,每個紙袋最多裝兩只;蛹是裝在壓有凹槽的塑料板包裝中。經(jīng)過兩次調查發(fā)現(xiàn),這種包裝下蝴蝶成蟲和蛹的存活率均大于92%,壞死率小于7%,說明包裝運輸方式是可行的。
通過統(tǒng)計不同環(huán)境下蝶蛹的羽化數(shù)量,發(fā)現(xiàn)最終羽化率較低,比蝴蝶成蟲的存活率低。因此,引進蝴蝶成蟲比引進蛹經(jīng)濟效益好。
通過把蝴蝶放在不同溫度下冷藏保存發(fā)現(xiàn),在18 ℃及相對濕度為80%的條件下,蝴蝶冷藏的時間最長,可達6 d,可以解決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分批放飛蝴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