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娟
(德陽市人民醫(yī)院口腔科 四川 德陽 618000)
近年來,兒童牙體牙髓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對患兒實施麻醉以降低患兒承受的疼痛[1]。阿替卡因、利多卡因都是常用的麻醉藥物。近年來,復方阿替卡因作為口腔專用麻醉藥物,逐漸在兒童口腔治療中得到了廣泛地應用。為了探討和分析復方阿替卡因?qū)純貉荔w牙髓病無痛麻醉效果,我院特實施此次研究,現(xiàn)就此做如下報道。
選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16例牙體牙髓病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將全部患兒以隨機的方法分成各自58例的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中男女患兒分別為38例和20例,年齡范圍在6歲到1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9.2±2.2)歲,其中35例患兒為慢性牙髓炎,23例患兒為齲病。對照組中男女患兒分別為37例和21例,年齡范圍在6歲到1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9.4±2.4)歲,其中33例患兒為慢性牙髓炎,25例患兒為齲病。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病癥類型等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兒在治療之前,均通過相關檢查確認無麻醉禁忌。
對照組患兒以利多卡因(生產(chǎn)廠商:河北天成藥業(yè);國藥準字:20141206)給予麻醉,用藥量為前牙2ml,后牙3ml。
觀察組患者以復方阿替卡因(生產(chǎn)廠商:江蘇恒瑞醫(yī)藥;國藥準字:20141106)實施麻醉,單牙用藥量為0.4~0.8ml,多牙用藥量為1.0ml,注射時間每根牙齒不得大于15s。
麻醉成功后,按計劃對患兒實施治療。
(1)對比兩組患兒的麻醉效果,分為完全麻醉、良好麻醉、有效麻醉和無效麻醉,麻醉有效率包括完全麻醉和良好麻醉患兒之和占患兒總數(shù)量之比;(2)對比兩組患兒麻醉前后血壓、心率變化;(3)對比兩組患兒麻醉后的不良反應。
以SPSS19.0作為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工具,計量數(shù)據(jù)表示為(數(shù)量/百分比),以卡方檢驗驗證組間差異;計數(shù)數(shù)據(jù)表示為(平均數(shù)±方差),以t檢驗驗證組間差異,P<0.05說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兒的麻醉有效率96.6%顯著高于對照組患兒的84.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兒麻醉效果對比
在各58例患兒的兩組中,分別有2例觀察組患兒和5例對照組患兒有不良反應;觀察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率2.4%與對照組患兒的8.6%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詳細數(shù)據(jù)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對比
觀察組患兒麻醉前后的收縮壓、舒張壓、心率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對照組患兒麻醉后,收縮壓無顯著變化,P>0.05;但舒張壓明顯降低,心率明顯增加,P<0.05。詳細數(shù)據(jù)如表3所示。
表3 兩種患兒麻醉前后血壓、心率對比
在兒童口腔疾病治療過程中,采用麻醉的方式實施無痛治療,有利于患兒的配合,也能夠最大限度降低患兒的痛苦。當前,利多卡因是使用最為廣泛的麻醉藥物,復方阿替卡因則在口腔領域有較為廣泛的應用,兩種麻醉藥均具有較為理想的麻醉效果。
有研究表明,復方阿替卡因作為口腔專用麻醉藥物,其麻醉效果與麻醉時長都更具優(yōu)勢。由于牙髓內(nèi)神經(jīng)末梢十分豐富,利多卡因容易導致牙髓腔壓力升高,進而影響麻醉效果[2]。也有學者認為,二者具有相同的麻醉效果[3]。
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觀察組患兒的麻醉有效率96.6%顯著高于對照組患兒的84.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觀察組患兒麻醉前后的血壓、心率更加平穩(wěn),P<0.05。觀察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率2.4%與對照組患兒的8.6%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綜上所述,在治療兒童牙體牙髓病的過程中,以復發(fā)阿替卡因?qū)嵤┞樽?,其麻醉效果更加顯著,在減輕患兒疼痛的基礎上更好的維持患兒血壓、心率穩(wěn)定,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