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志國
簡單而平凡的東西被賦予靈魂之后,就會有幸成為非凡的存在。
比如一根繩子。
有一種繩叫捆仙繩。在《封神演義》里,它不僅能捆住對手,而且對手越掙扎,它也就捆得越用力。這種很玄幻的東西,謂之為神話。
翻閱中國歷史,繩子與王侯將相結緣頗深,或者自縊,或者賜縊,或者絞刑,歷史把他們的靈魂交給了繩子。在朝代興亡之際,沒有了生命的帝王,是勝利者的狂歡;而有了靈魂的繩索,卻是失敗者的恥辱。當然,有靈魂的繩子總會被人留下的。
春秋時代的莒國,紀鄣城來了一位陌生的孤身女人,沒有人知道她姓什么叫什么從哪里來。直到她定居下來之后,左鄰右舍依然一臉茫然。
各種茫然的臉,不久后全裝滿好奇,因為孤身女人變成了搓繩女人。她每天的存在方式簡單而重復,就是不斷地紡紗織繩。最后連好奇的人,都覺得枯燥無比,慢慢取關走人,而她卻依然興趣盎然地重復著,似乎想把人生所有的歲月都搓進那根繩子。
直到有一天,大家的好奇才又滿血復活,因為搓繩女人終于停止了紡紗織繩。只見她費力地扛起那堆編織好的繩子,三步一喘五步一歇地朝城墻上爬去。
這是莒國最高大的城墻之一,堪比國都莒城。在城頭上,她慢慢地沿著城墻把繩子溜下去,當手里只剩線頭的時候,她朝外仔細地打量了一下,然后再把繩子拉回來,盤好,再吃力地背回家去。
這是要干嘛?大家議論紛紛,莫衷一是。有人說,如今齊國、莒國關系緊張,這是給自己準備逃生繩吧;有人說,看她的繩子做得挺結實,怕是部隊定制的攻城繩……因為好奇而洋溢在大家臉上的好心情,第二天又被紡紗聲葬送。搓繩女人繼續(xù)著簡單重復的紡紗織繩。大家認為,也許她手中的那根繩子只是一根無聊的繩而已。
不久之后,紀鄣城里涌進了很多殘軍敗勇,由國君莒共公親自率領。城里的人很快弄明白,原來齊國真的打過來了,國都已經失守。大家內心一片惶恐,祈禱高大厚實的城墻能夠阻擋齊軍鐵蹄。
紀鄣城的城墻,果然讓齊軍束手無策。
圍城的齊國士兵深夜驚喜發(fā)現(xiàn),有人從墻頭拋下了一根系牢的結實繩子。這是一條通向勝利的路。主帥決定組織敢死隊攀繩越墻,60個戰(zhàn)士被繩子順利送上城墻。在紀鄣城睡夢之際,城外的攻城聲和城墻上的士兵吶喊聲響成一片,倉皇的莒共公率殘部連夜棄城而去,狼狽逃竄。
搓繩女人成為莒國傳奇。大家都在傳說,莒共公曾殺死了她的丈夫,軟弱的她靠搓繩完成了對一個國君的復仇。
有一首歌曾打動過我:“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一路收獲點點滴滴的歡笑,留到以后坐著搖椅慢慢聊……”真有如此美好的事情,此生可以無憾。我甚至想象著,若干年后,不知所蹤的搓繩女人,正躺在某一個庭院的搖椅上,滿臉安祥。溫暖的陽光下,搖椅搖著,并發(fā)出吱呀~吱呀~的聲響……鏡頭交錯著現(xiàn)出那些搓繩的日子——越搓越長的繩子,和紀鄣城墻一樣高。搓繩女人的手流血了,變形了,但它鋪設了一條最長的路……倘若鏡頭推上去,搓繩女人已是老淚縱橫。
這根繩子的故事足夠震撼——因為悲劇,它被賦予了最有力量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