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長青 ,邵媛 ,任勇 ,趙粉霞 ,任國富
(1.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油氣工藝研究院,陜西 西安 710018;2.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fā)國家工程實驗室,陜西 西安 710018)
長慶氣田水平井的主體壓裂增產(chǎn)工藝[1-4]是不動管柱水力噴射壓裂工藝和裸眼封隔器壓裂工藝。在這些壓裂工藝實施過程中,需要多級滑套投球來實現(xiàn)各層段之間的作業(yè),從而產(chǎn)生多條獨立裂縫或復雜裂縫網(wǎng)絡,實現(xiàn)增產(chǎn)的目的,具有施工連續(xù)、作業(yè)速度快等優(yōu)點,因而在氣田得到廣泛的應用[5-9]。但在前期,普遍更關注如何投更多壓裂球?qū)崿F(xiàn)更多級數(shù)壓裂,而忽略了壓裂球在壓后能否實現(xiàn)返排,以及返排的條件。2016年靖邊氣田某區(qū)塊5口水平井,空心鋼球作業(yè)后返排率僅為61.3%,有近40%的壓裂球仍滯留在井筒,對后期生產(chǎn)及作業(yè)產(chǎn)生不利影響。
目前有關直井段、斜井段候球時間的研究,只是重點對投球后的下行時間進行了預測[10-12],但對壓裂球在返排液中的運動情況,以及能否返排到地面均未見文獻報道。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研究了水平井內(nèi)壓裂球返排的運動規(guī)律,探索了壓裂球返排條件,為現(xiàn)場施工設計中壓裂球密度及材料的選擇提供依據(jù)。
壓裂球在水平井筒中的返排過程是,先通過水平段,然后運移到直井段,最后返出井口。為了簡化計算,分別在水平段和直井段建立運動模型,并假設:井眼軌跡簡化為水平段和直井段,無造斜段;忽略壓裂球的旋轉(zhuǎn)及碰撞(曲線運動);忽略壓裂球由水平段到直井段的速度變化,壓裂球始終勻速運動;井筒內(nèi)流體為牛頓流體。
壓裂球在水平段返排過程中受4個力的作用,分別是:垂直方向上的重力和支撐力,水平方向上流體對壓裂球的曳力[13]和壓裂球與井壁之間的摩擦力。如圖1所示。
圖1 水平段壓裂球受力分析
顯然,此時流體曳力是動力,摩擦力是阻力,即在壓后返排條件下,壓裂球是被井筒流體“拖曳”而運動的。由此得出:
式中:FD為流體曳力,N;ζ為流體阻力系數(shù);dp為壓裂球直徑,mm;ρ為流體密度,g/cm3;vt為壓裂球相對于流體的移動速度,m/s;Ff為壓裂球與井壁之間的摩擦力,N;λ為壓裂球與井壁之間的摩擦因數(shù);g為重力加速度,m/s2;vf為流體流速,m/s;vs為壓裂球移動速度,m/s;ρp為壓裂球密度,g/cm3。
由式(1)可得:
將式(5)代入式(4)得:
式(6)表明,水平段壓裂球移動速度與返排流體速度、壓裂球直徑、壓裂球密度、液體密度、摩擦因數(shù)、流體阻力系數(shù)有關。
流體阻力系數(shù)可由表1得出[10-13]。
表1 不同雷諾數(shù)下牛頓流體阻力系數(shù)計算公式
以直徑40mm的實心鋼球為例,鋼球與井壁之間的摩擦因數(shù)0.01,流體阻力系數(shù)0.45,壓裂球密度7.80 g/cm3,液體密度1 g/cm3。由式(5)可計算出壓裂球與流體的相對速度為0.3 m/s,即讓壓裂球開始移動的啟動流速為0.3 m/s。這一數(shù)值表示,流體在水平段流速至少達到0.3 m/s,鋼球才可能移動。
壓裂球在直井段返排過程中的受力情況為:垂直方向上受到3個力,即向上的浮力、流體曳力,以及向下的重力;水平方向上不受力(見圖2)。
圖2 流體返排時直井段壓裂球受力分析
壓裂球所受重力、浮力、流體曳力的表達式分別為
式中:Fg為壓裂球的重力,N;Fb為壓裂球的浮力,N。
當壓裂球勻速運動時,壓裂球受力平衡,則:
將式(7)—(9)代入式(10)可得壓裂球與流體的相對速度:
將式(11)代入式(4)可得壓裂球的移動速度:
以直徑40mm的實心鋼球為例,由式(11)可得出鋼球與流體的相對速度,即啟動流速2.8 m/s。這一數(shù)值表示:流體在直井段的流速要大于2.8 m/s,鋼球才可能移動;若流體流速低于2.8 m/s,鋼球就無法返出。
以上分析表明,直井段的啟動流速是決定壓裂球能否成功返出的關鍵。
選取目前水平井常用的4種不同材質(zhì)的壓裂球,分別為實心鋼球、空心鋼球、可溶解球及樹脂球。4種球直徑均為45mm,油管內(nèi)徑62mm,壓裂球與井壁之間摩擦因數(shù)0.01,流體阻力系數(shù)0.45,液體密度1 g/cm3,重力加速度 9.8 m/s2。通過式(5)、式(11)可分別計算出水平段和直井段啟動流速,取兩者中最大值即可計算得到壓裂球返排最低排液量(見表2)。
表2 4種不同材質(zhì)壓裂球計算出啟動流速和最低排液量
由表2可以看出:
1)在水平段,壓裂球密度對啟動流速影響較小,在直井段,壓裂球密度對啟動流速度影響較大。
2)由直井段啟動流速及油管直徑即可計算出不同壓裂球?qū)淖畹团乓毫?。排液量最低的為樹脂球,每小時最低排液量11.4 m3。也就是說在壓裂后,如果地層無能量,每小時排液量無法達到11.4 m3,則樹脂球無法隨液體排出;反之,若地層能量充足,排液量超過該數(shù)值時,樹脂球可順利返出。
以現(xiàn)場應用較多的空心鋼球為例,壓裂球密度4.20 g/cm3,直徑大小分別為 30,35,40,45,50,55mm,其余參數(shù)同前。通過式(5)、式(11)可分別計算出水平段和直井段啟動流速(見圖3)。
圖3 不同直徑壓裂球在水平段、直井段啟動流速對比
由圖3可以看出,與壓裂球密度影響規(guī)律類似,水平段時,壓裂球直徑對啟動流速影響較小,而在直井段影響相對較大。
對靖邊氣田某區(qū)塊5口水平井收球情況進行跟蹤統(tǒng)計(見表3)。5口井均采用不動管柱水力噴射壓裂工藝,壓裂球采用空心鋼球,球直徑為19~45mm,合計投入31個壓裂球,返出來19個,返出率61.3%。
表3 5口水平井壓裂球返排情況統(tǒng)計
由表3可以看出:H5井排液量達到20.0 m3/h,直徑45mm的壓裂球無法返出;H2井排液量達到31.3 m3/h時,直徑45mm的壓裂球可順利返出。據(jù)此推算,直徑45mm壓裂球能夠返出的排液量為20.0~31.3 m3/h,取兩者平均值25.6 m3/h作為現(xiàn)場實際最低排液量。表2中計算的直徑45mm空心鋼球返出的最低排液量為22.2 m3/h,則模型預測精度在85.77%。從表3還可以看出:H1,H3井的排液量遠高于H2井,但是卻沒有返出直徑45mm的壓裂球。原因可能是,由于壓裂過程施工壓力高,壓裂球與球座卡死而無法返出。
在多級壓裂工藝設計階段,應根據(jù)鄰井和本井資料,預測每小時排液量,再結合不同排液量,優(yōu)選壓裂球。對于長慶氣田,預測排液量門檻值推薦為30.0 m3/h,若排液量高于此值,可選用空心鋼球;若低于此值,則建議采用可溶解球或樹脂球。
1)針對水平井多級滑套壓裂管柱,對壓后排液過程中壓裂球的返排條件進行了模型建立和分析。結果表明,壓裂球在直井段能否返排是關鍵,而在水平段的移動情況差異甚微;壓裂球材質(zhì)和直徑是決定自身能否返排的主要因素,地層能量是否充足則是客觀因素。
2)對4種不同材質(zhì)的壓裂球返排條件進行了計算,并與現(xiàn)場實際情況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模型預測精度85.77%,可為不同區(qū)塊及壓力條件下壓裂球材質(zhì)及直徑的選取提供依據(jù)。
3)在多級壓裂工藝設計階段,可先預測每小時排液量,再優(yōu)選對應的壓裂球。長慶氣田預測排液量門檻值推薦為30.0 m3/h,壓裂后排液量高于該值時,可采用空心鋼球;反之,則采用可溶解球或樹脂球。由于壓裂施工壓力高,存在卡球等不可控的意外因素,現(xiàn)場可能出現(xiàn)排液量高于門檻推薦值,卻仍然無法返排出壓裂球的情況。除了優(yōu)化滑套結構設計外,對于高破裂壓力區(qū)塊,建議適當提高預測排液量門檻值。
4)模型計算公式可用于采油井或注水井中同類球形物體返排分析,以及水平井沖砂規(guī)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