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源
與聶一菁見面時,剛好趕上北京入冬以來第一次大幅降溫,采訪安排在她密集的工作間隙。記者到達約定地點后,收到她的短信:“來了!”透過玻璃窗,看到她穿著一件長羽絨服,抱臂迎風走來。天氣寒冷,但是依舊擋不住她臉上的熱情,從之前的工作狀態(tài)迅速地跳到采訪的問題當中去,聶一菁沒有表現(xiàn)出絲毫的不適應。在過去的一年中,聶一菁做了很多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直播》、特別節(jié)目《還看今朝》(北京篇)、跨年直播、公益事業(yè)……對于她來說,這是工作的常態(tài)。自2001年開始主持《每日文化播報》以來,17年的職業(yè)涯讓聶一菁對新聞主播這一崗位職責熟稔于心,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工作面前,她從未停止探索和創(chuàng)新,用她的話來說:“凡事用心去做,不經(jīng)意間就會開出一朵花?!?/p>
【蟄伏】“那段經(jīng)歷為我后來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在剛結束的2018年北京市政協(xié)會議上,相比往年,聶一菁多了一重身份——新政協(xié)委員。2008年,她第一次以記者身份參與報道,10年來,聶一菁通過采訪委員、代表傳遞民意,兩會對于她來說既有熟悉感又有新鮮感。身份的變化成為聶一菁入行17年不斷突破自己的契機和動力。2001年,因為對文化領域的熱愛熟知和清秀的書卷氣,聶一菁成為了《每日文化播報》的第一任主播,這檔節(jié)目讓大學畢業(yè)、初入職場的她得到了充分的鍛煉。每天她不僅要負責節(jié)目的主持工作,還要從前方記者回傳的現(xiàn)場消息中提取關鍵信息,撰寫口播導語。一年后,聶一菁又主持了《天天影視圈》,這時,她對自己的職業(yè)方向產(chǎn)生了新的想法。
這源自于聶一菁高中畢業(yè)后考取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時的職業(yè)夙愿,那時,中國電視正處于鼎盛時期,《東方時空》、《焦點訪談》等一系列新聞評論類節(jié)目讓人們眼前一亮?!肮?jié)目中有很多評論員類型的主持人,像水均益與白巖松,他們善于思考、敢于表達、個性鮮明,很有影響力,當時我希望能夠做一個這樣的新聞人?!?004年,聶一菁正式調入北京電視臺新聞中心,成為一名新聞主播?!肮ぷ饕幌伦幼兊眯量嗔撕芏?,從《天天影視圈》到《北京您早》,直播節(jié)目的壓力自然不一樣,披星戴月變成了工作常態(tài)。因為我想做一個記者型的主持人,有時候要外出采訪、回來寫稿編輯。但是我也非常感謝那段經(jīng)歷,這為我后來的工作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p>
【歷練】這份榮譽對于她來說是“一劑強心針”
進入新聞中心,成為一名新聞主播,意味著面臨高強度的工作,但聶一菁卻樂此不疲?!坝捎诓删幉サ奶厥庑?,又同時做著《北京您早》和《晚間新聞報道》兩檔節(jié)目,有時會加班到凌晨,第二天早上5點又要起床了,幾乎是連軸轉。大概因為我是一個對新聞工作有執(zhí)念的人,不然真的很難堅持?!?/p>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積累,聶一菁開始承擔一些“特別節(jié)目”和“大直播”的主持工作,2006年的一次直播經(jīng)歷讓她記憶猶新。那時,北京奧運會籌備工作如火如荼,8月8日那天,正值北京奧運會倒計時兩周年,北京電視臺和鳳凰衛(wèi)視合作舉辦了一次直播活動。這次直播中涵蓋了多種節(jié)目樣態(tài),現(xiàn)場連線、評論、訪談,還有播報,聶一菁也因此進行了職業(yè)生涯中最為全面的一次歷練。直播前,為了保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順利,聶一菁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其中包括熟悉相關的背景知識、嘉賓的相關資料、撰寫訪談提綱,更重要的是做足預案,應對現(xiàn)場直播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直播從早上7點一直持續(xù)到中午12點,全程有條不紊,聶一菁也因為在這次直播中的出色主持而獲得了中國播音主持最高獎“金話筒”獎。這份榮譽對于她來說不僅是一種肯定,更是“一劑強心針”,在日后的工作中,給予她很大的鼓舞和鞭策。
《2006年世界杯直播》、《眾志成城抗震救災》汶川大地震直播、《新中國成立60周年、65周年大直播》、《“天宮一號”發(fā)射直播》……一路走來,聶一菁擔綱主持的重大直播越來越多,用心準備、靈活應對、言之有物、親切交流,她這樣要求自己,也得到了大家的廣泛贊許和認可。聶一菁坦言,自己是一個表面看起來溫和不較勁的人,其實骨子里是個喜歡挑戰(zhàn)和創(chuàng)新的完美主義者。她在堅持一個新聞主播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和素養(yǎng)的同時,更想要挑戰(zhàn)自我,抓住機會去鍛煉和嘗試。
【奉獻】“這是我的職責所在,我不能徒有虛名”
“一件事,只要決定做,就要做到最好。”這是聶一菁多年以來的行事風格,對待任何事,她都會充滿熱情并且全力以赴。工作之外,聶一菁在公益事業(yè)中也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參加工作17年來,她利用休息時間義務主持各類公益活動數(shù)百場。直到2013年,聶一菁受邀成為北京市環(huán)保公益大使,使她感受到公益道路上更多的專業(yè)職責和使命?!爱斘医舆^這一稱號的同時,也感受到沉甸甸的分量。過去參與環(huán)?;顒佣际菓{著簡單樸素的感情,但是現(xiàn)在作為環(huán)保大使,我就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向人們宣傳環(huán)保知識和理念,因為這是我的職責所在,我不能徒有虛名,畢竟環(huán)保這件事不僅關系到我們自己,還關系到我們的子孫后代?!?/p>
除了環(huán)保事業(yè),聶一菁還經(jīng)常幫扶困難群體,前不久,她剛資助了兩名來自于新疆和田的貧困少年?!拔伊私獾疆?shù)氐暮⒆觽兩顥l件非常艱苦,有很多孩子學習條件都得不到保障。我當時毫不猶豫地決定資助兩個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她們馬上要考試了,考完試會給我寫信,匯報她們的考試成績,還會寄來照片?!辈稍L中,聶一菁的語氣充滿期待:“期待春天的時候,能去趟和田見見這兩個孩子。這種幫助應該不僅限于經(jīng)濟上的,更應該投入不斷的關注,還需要心靈上的交流,只有這樣才能讓她們的人生真的發(fā)生一些改變?!?/p>
【收獲】“我看重厚積薄發(fā)而不是一瞬間綻放”
2017年8月,在北京榜樣大型主題活動中,聶一菁被評為“北京榜樣”。提到這個稱號時,聶一菁感受到的是隨之而來的鼓勵和鞭策。過去在她的印象中,能夠稱之為“榜樣”的人,一定是難以企及的一個遙遠的形象,她謙虛地認為自己還需要不斷的努力。了解她的人可能知道,她雖然屬于熒幕,但行事風格低調謹慎,外表低調不張揚,內心保持開放,樂于接受挑戰(zhàn)。聶一菁說:“我的工作是每天都在聚光燈下被人關注的,這更要求我不斷學習,充實自己,“腹有詩書氣自華”,我看重厚積薄發(fā)而不是一瞬間綻放?,F(xiàn)在我每天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工作、充電學習、參加公益、參加青聯(lián)活動、陪伴孩子學習等等,也越來越享受自己的狀態(tài)?!?/p>
去年9月,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央視攜手全國省級電視臺推出大型直播特別節(jié)目《還看今朝》,聶一菁作為“北京篇”的主持人與央視主持人張羽搭檔,這次經(jīng)歷讓她收獲頗豐。與往常一樣,聶一菁會在錄制之前查閱大量資料,她說,北京是中國的首都,也是她深愛的城市,“北京篇”要區(qū)別于其他省市,體現(xiàn)出文化傳承、開放包容的首都氣質,主持人的表達也應該是富有文化感、輕松大氣的呈現(xiàn)方式。經(jīng)過與節(jié)目總策劃的碰撞,聶一菁決定在節(jié)目中用一種獨特的方式表達北京文化。在節(jié)目播出當天,觀眾不僅看到了兩位主持人準確而又不失親和力的主持,在說到什么是京味兒生活時,聶一菁用一首老歌《前門情思大碗茶》作出了生動的詮釋?!拔蚁M约涸诠?jié)目中能夠深索和創(chuàng)新,在這個過程中使節(jié)目的表現(xiàn)樣態(tài)和影響力不斷擴展。我想,這也讓新聞主播這個形象變得更三滿和豐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