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于蘭
摘 要:《城堡》是由著名的奧地利小說家弗蘭茨.卡夫卡晚年所創(chuàng)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在這篇小說里面,卡夫卡以一種冷峻的寫作手法帶給我們深刻的人生思考,從小說內容、表達手法、語言魅力還是整個小說描述的意境上來看,這篇小說稱得上是其所有作品中最為成功的一部,整個小說所帶給我們的都是滿滿的期待與喜愛。由此,本文對該部小說做了大致的分析。
關鍵詞:卡夫卡;《城堡》;風格意境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4--01
作為上世紀西方現(xiàn)代派文學小說之父的卡夫卡出生于奧地利著,在當時社會環(huán)境與文化背景下,他的文章所表達出來的思想理論一度成為了很多文學作家的領路人,同時也造就了那個時間西方小說的一個潮流。然而他并不是一帆風順,充滿著幸福美滿,他有著非常悲涼的人生經歷,盡管生命非常之短暫,但是他留給人類卻是無盡的精神財富,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文學的魅力,盡管他有著不幸的人生,悲慘的經歷一度嚴重傷害了他的精神世界,但是他憑著自己對生活的熱忱和頑強的意志力在文學世界里找到了屬于他的一片樂土,正因為他的堅強,今天才有了《城堡》,這篇我們大多數(shù)人生不會經歷到,卻又具有別樣風格意境的作品。
一、《城堡》中風格體現(xiàn)
1、對話模式
《城堡》的主要內容是講述主人公K的經歷,通過主人公K的人生經歷,文章二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描寫主人公K與諸多人們的對話,這種小說表達形式給了讀者很多獨立思考和感受的空間。每個人可能說話的語調內容都會根據(jù)場景發(fā)生變化,我們也可以根據(jù)不同人說話的形式來自我感受當時的場景氛圍。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讀者在思考文中人說話內容的時候都會夾帶有自己的想法,不同的人看這篇文章都會產生不同的感覺。這種新穎的對話方式文章帶給讀者是豐富多彩的世界。
首先,這種新穎對話模式的小說帶給讀者的感受是特別、獨一無二的。在具體內容上采用主人公對話模式,全程以主人公與不同人物之間的對話來進行,在故事情節(jié)上很單一,容易被讀者所理解,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給我們闡述事實,具體的感受如何需要讀者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去去想象。沒有帶入作者本身的情感色彩。這樣的小說從人物性格魅力上的不同注定可以增加我們閱讀的興趣,讓讀者無限擴展思維,深入理解文章所帶來的思維碰撞。
第二方面,這種對話模式的小說給讀者帶來了獨特的美感體驗。主要表現(xiàn)在對話模式美學藝術上。小說內容上主人公K具有獨特的身份,是一個外人,一個到了他鄉(xiāng)的流浪者而已,這樣的身份注定了他與城堡里面的人們之間的互相不理解,不協(xié)調。整個對話模式美學的運動也提升了文章的藝術境界,通過對話美學更加深層次的展現(xiàn)文章的內容和情感藝術。
第三個方面,這種對話模式給讀者帶來了獨特的經典性感覺。首先對話模式在小說表達形式中是常見和經典的,在小說《城堡》中作者通過概括整體文章結構打破了以往傳統(tǒng)對話表達方式,在把控整個文章結構和節(jié)奏的前提下,采用人物間對話模式增進人物的真實感,讓讀者能夠深入其境,更能理解人物關系人物形象。另一個方面卡夫卡的對話模式又與傳統(tǒng)對話模式不同,體現(xiàn)了一個全新的文學模式,成為了現(xiàn)階段文學史的經典,在整個國外文學界都有些重要的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象征意義
小說更多給人類帶來的現(xiàn)實意義是基于小說和現(xiàn)實讀者對小說中所謂城堡的理解。不同層次不同階級的人對于城堡的理解是不同的,一個方面,每個人都城堡的理解和向往不同,平凡沒有經歷過城堡的人對于城堡中美好簡單的生活都是有著一定的向往,但是另一個方面,對于從小出生生長于城堡中的公主或者王子而言,他們肯定是希望追求不一樣的人生,希望能夠逃離城堡,追求幸福自由的人。這種不怎么出現(xiàn)在意識流小說中的形式內容卻帶給了我們無盡的現(xiàn)實思考。此外,小說中存在的一些現(xiàn)象也給不同的讀者帶來了不同的感受,通過描述主人公K對于城堡外的生活與城堡內的生活不同的感受,讓我們體會到了,生活中人類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己,我們總是被自己的欲望所困住,走不出自己的心,一直被困在內心那座孤獨的城堡里面。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不停地挑戰(zhàn)自我,不停的戰(zhàn)勝自己,正是這樣的象征意義,使得讀者的情感產生了風格意境。
二、《城堡》中意境給我們的隨想
《城堡》帶給讀者很深刻的隨想,讀者從小說中描寫的內容所表達的情感中也得到了很多的思考。從發(fā)表以來,這部小說就受到了不同階級人的關注,作者思想中那些不確定和復雜的部分使得我們能夠更加全面的思考卡夫卡的人生。
一方面,進不去城堡的K自此踏上了去往城堡的路,并沒有聯(lián)系上城堡里面的官員,城堡與村里的聯(lián)系人帶給他的信早己失去了時效性。當K找不到與城堡聯(lián)系的方式時,每次進入到城堡,就像通往了別處。當K滯留于村子里時,城堡也沒有向他開門,雖然部分K聲稱自己是城堡中的伯爵,但并沒有一個人認識到他,也就不能夠確定所說的話是真還是假。此外,還有可能由于語言交流上的困難進而導致K難以進入到城堡。
另一方面,進不去城堡的卡夫卡與K一樣,卡夫卡有著自身身份與故土尷尬及其困惑,但并沒有一方屬于自己作為猶太人的堅實故土,有一種不安全的感覺。此外,有一部分地區(qū)也制定了猶太人的格托區(qū),并在該區(qū)域生活的猶太人為了能夠尋找安全,進而本能的與他人疏遠。正是由于這種原因,才使得他成為了陌生環(huán)境下的異鄉(xiāng)人,也就不可能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扎根。
結束語:
卡夫卡的《城堡》帶給讀者情感上的沖擊是巨大的,我們也從中學會了太多的思考與認識我們人類自己,從卡夫卡人生經歷中又感悟了一遍城堡的精神,無論是從哪一方面,我們對于城堡所帶給我們的風格意境卻是最深刻的,對于小說的隨想才是支撐我們去不斷追求的真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