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芙
北宋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交趾國國王(今越南,古代中國的臣屬國)為了討好皇帝宋仁宗,委派一名特使攜一種叫作麒麟的珍奇異獸前來進(jìn)貢。
當(dāng)交趾國特使把這種長著鳥嘴,虎背熊腰,龍頭蛇鱗,鹿角獅眼,牛尾馬蹄的奇怪動物呈送至宋仁宗面前的時候,在場所有的官員都用異樣而又吃驚的眼神看著這個稀奇古怪的東西,不知所云。
那個交趾國特使樂了,心想:別看你大宋威武,這下子懵了吧,沒見識。想到此,他便傲慢地炫耀起來:“皇上,這叫麒麟,有長壽、吉祥之意,它能活兩千年呢。凡是麒麟出沒的地方,就一定會有祥瑞的氣象出現(xiàn)。同時,它還是一種仁獸,乃吉祥之寶。它象征著皇上的權(quán)貴和威嚴(yán)。祝福萬歲福壽安康!”這樣的話宋仁宗自然愛聽,但他同時是個賢明、懂得取舍的皇帝。他也知道麒麟是一種神獸,是吉祥的象征,但是就是不知……還沒等他思考完畢,就聽到大臣們唏噓之聲:“喔,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麒麟??!”然后,大家便面面相覷。宋仁宗心中明白了幾分,看來大家都不知道這麒麟為何物??!為了不當(dāng)著外人出糗,他明智地遣人帶交趾國使者回住所待命了。
雖然宋仁宗也特想得到這個“祥獸”,但是他表現(xiàn)得十分淡然,問道:“各位愛卿,有誰見過麒麟呀?”這時,有的大臣諫言道:“吾皇萬歲,既然交趾國進(jìn)貢,諒他們也不敢貢假物。而今天降吉祥,此乃我大宋之幸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只見大臣呼啦啦跪倒了一大片。大部分人都向宋仁宗表示祝賀,只有少數(shù)幾個人覺得從來沒見過這玩意兒,究竟是不是真的,還有待考究。宋仁宗一想,有道理,畢竟這是個稀罕物,沒人認(rèn)識它,又怎么證明是不是真的呢?在持懷疑態(tài)度的人中,有人見皇帝略有所思的樣子,便建議道:“萬歲,何不將圖書館的司馬大人喚來?或許他知曉答案?!?/p>
司馬光此時擔(dān)任直秘閣之職。他聰明好學(xué),小時候還急中生智砸過缸呢。聽到傳旨,司馬光很快就到了。當(dāng)他仔細(xì)觀察了一番那個所謂的麒麟后,也不能判斷真假與否。他心想,這件事非同一般,不能魯莽行事,倘若處理不好的話,會直接影響到兩國的外交關(guān)系??傊?,既要慎重,又不能失了大宋的威嚴(yán)。如果是真的,貿(mào)然說不是,堂堂大宋會顯得孤陋寡聞,這些官員都是吃干飯的不成?如果是假的,豈不遭到了臣屬國的戲弄?大宋的威嚴(yán)何在?再者說了,有道是“官不打送禮之人”,無論是真是假,不能傷了兩國的和氣,應(yīng)該給交趾國一個完美的交代。
司馬光想到這,心生一計。于是,他向宋仁宗進(jìn)言道:“吾皇萬歲,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這麒麟是真是假,那么臣以為,如果它是真的,又不是它自己跑來的,所以算不得是吉祥的象征;如果它是假的,我們都沒有認(rèn)出來,恐怕會被交趾國人笑話。倒不如皇上用重金賞賜這個使者,然后客客氣氣地讓他把麒麟帶回去。這樣一來,便相安無事了。”
果然,司馬光這招很奏效。交趾國特使得到了各種珍奇的豐厚賞賜,樂顛顛地回去交差了,兩國關(guān)系也一如既往相安無事。
司馬光不惜重金來填補宋朝在“麒麟事件”上的知識“白點”,既維護了國家的威嚴(yán),又避免了兩國外交上的尷尬。在人際交往中也是如此,有時學(xué)會委婉地拒絕,既給自己留了自尊,又不會傷到別人,這也是一門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