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惠君,賈鴻震,李虎軍,李欣,馬倩國,鞏慧玲
(蘭州理工大學 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甘肅 蘭州,730050)
寧夏枸杞(LyciumbarbarumL.) 是寧夏、內(nèi)蒙古、甘肅、青海、新疆等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廣泛栽培的一種旱生經(jīng)濟灌木,具有極強的耐旱、耐鹽堿和耐貧瘠性,其嫩枝和葉還可作為家畜的優(yōu)良牧草[1-4]。同時,寧夏枸杞根、葉、果實均可入藥,尤其是其干燥果實-枸杞子,食用和藥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5-8]。枸杞產(chǎn)業(yè)成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qū)重要的經(jīng)濟支柱之一,絕大部分枸杞鮮果都通過自然晾曬或烘干后制成干品,干果年產(chǎn)量超過50萬t[6]。但是,由于品種來源、選育方向等差異,各品種在果實大小、含水量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而這些特征與鮮果干燥效率密切相關。
本文以9個西北干旱地區(qū)廣泛栽培的寧夏枸杞品種為材料,比較不同品種寧夏枸杞鮮果形態(tài)、表皮蠟質分布、體積、比表面體、百粒鮮重、百粒干重、組織含水量的差異,旨在篩選適宜干制加工的品種,為提高枸杞干果生產(chǎn)效率和品質,促進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枸杞深加工產(chǎn)業(yè)發(fā)展提供理論依據(jù)。
9個寧夏枸杞(LyciumbarbarumL.)品種的鮮果,即蒙杞1號、扁果枸杞、寧杞3號、寧杞4號、寧杞5號、寧杞6號、寧杞7號、寧杞0702和寧杞0901號,于2014年8月在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玉杰公司枸杞品種引種基地采集,各品種樹齡相同,均為4年生,樹體大小相似,高1.0~1.3 m,冠幅1.0~1.2 m。
GZX-9030MBE型烘箱,上海博訊醫(yī)療設備廠;AB104-N型電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有限公司;日立HITACHI S-3400N型掃描電鏡,日本Hitach公司。
1.3.1 鮮果表皮形態(tài)觀察
將不同品種枸杞鮮果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后,切取鮮果中部表皮,置于液氮中冷凍后,用HITACHI S-3400N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表皮蠟質形態(tài)。
1.3.2 鮮果形態(tài)特征的測定
果實的形態(tài)、體積和表面積體積比的測定:果實采摘后,每個品種以四分法隨機選取5粒為代表拍照記錄果形。在100 mL量筒中準確加入50 mL蒸餾水,再加入隨機選取的10粒鮮果,記錄總體積,單果體積即為總體積減去50 mL蒸餾水的體積再除以10。每個品種測定8次重復。再隨機選取20粒鮮果用游標卡尺逐個測定果??v徑、橫徑,按照橢球形表面積公式計算單果表面積=4/3π×(2×縱徑×橫徑+橫徑×橫徑),比表面積=表面積/體積,表示單位體積占有的表面積。
百粒鮮重、百粒干重和組織含水量的測定:以四分法隨機選取100粒鮮果,用分析天平精確稱量鮮重;再將鮮果轉入培養(yǎng)皿中在80 ℃下烘干至恒重精確測定干重。組織含水量為百粒鮮重與百粒干重的差值除以百粒干重。每個品種測定8次重復。
變異系數(shù)為每個測量指標的標準差占平均值的百分比。
1.3.3 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3建立數(shù)據(jù)庫,用SPSS 17.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相關性分析、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
植物表皮蠟質是阻止表皮細胞內(nèi)水分向外擴散的屏障[19-21],且表皮蠟質限制水分的散失與蠟質的厚度沒有直接聯(lián)系[22]。尹榮菊等[23]的研究表明:除去枸杞鮮果表皮蠟質后,鮮果烘干時間縮短20 h,日曬干制時間由10 d縮短至4~5 d。可見,枸杞鮮果干制中,表皮蠟質是影響枸杞鮮果干制的主要因素之一。BARTHLOTT等[24]用掃描電鏡觀察了13 000多種植物表皮蠟質的形態(tài)結構并對其進行了系統(tǒng)分類和命名,將表皮蠟質形態(tài)分為柱狀、棒條狀、垂直片狀、線狀等26類。本文中,9個品種寧夏枸杞鮮果間表皮蠟質的微觀形態(tài)相似,均呈緊密排列的平行線狀,線與線之間無間隙 (圖1),表明表皮蠟質形態(tài)不適合用作不同枸杞品種鮮果干燥加工特性的評價指標。
圖1 9個品種寧夏枸杞鮮果表皮蠟質形態(tài)Fig.1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of Lycium barbarum L. fresh fruits epidermis wax in nine cultivars
不同品種寧夏枸杞鮮果形態(tài)相似,均為鮮紅色,長橢球形(圖2),但比表面積、組織含水量、體積、百粒鮮重和百粒干重差異顯著(表1)。
圖2 9個品種寧夏枸杞鮮果形態(tài)Fig.2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of Lycium barbarum L. fresh fruits in nine cultivars
表1 9個品種寧夏枸杞鮮果干制加工性狀及變異特征Table 1 Drying process indicators and variation analysis of Lycium barbarum L. fresh fruit in nine cultivars
注: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同一指標不同品種間差異顯著(p<0.05)?!?” 表示差異顯著(p<0.05),“**” 表示差異極顯著(p<0.01)。
以比表面積和組織含水量最小的蒙杞1號為對照,扁果枸杞、寧杞0901號、寧杞6號、寧杞5號、寧杞0702號、寧杞3號、寧杞7號和寧杞4號的比表面積分別比對照高33%、31%、27%、21%、20%,寧杞3號和寧杞7號均比對照高14%,寧杞4號比對照高13%(表1);寧杞7號組織含水量比對照高6%,寧杞3號、扁果枸杞和寧杞0901號均比對照高5%,寧杞5號、寧杞4號和寧杞6號比對照高4%,寧杞0702號比對照高1%(表1)。
以體積、百粒鮮重和百粒干重最小的扁果枸杞為對照,蒙杞1號、寧杞0901號、寧杞3號、寧杞7號、寧杞6號、寧杞4號、寧杞5號和寧杞0702號的體積比對照分別高74%、52%、51%、35%、30%、20%、15%和7%;寧杞3號、蒙杞1號、寧杞0901號、寧杞7號、寧杞6號、寧杞4號、寧杞5號和寧杞0702號的百粒鮮重分別比對照高75%、72%、60%、42%、26%、22%、16%和3%;蒙杞1號、寧杞3號、寧杞0901號、寧杞7號、寧杞6號、寧杞4號、寧杞0702號和寧杞5號的百粒干重比對照高121%、75%、66%、39%、38%、33%、28%和21%(表1)。
因子分析結果表明:前2個因子的累計貢獻率為83.15%,即前2個因子所含信息量占總信息量的83.15%,且2個因子的特征值均超過1,表明前2個因子可以用于枸杞鮮果干制加工性狀指標評價。因子1的方差貢獻率為61.89%,代表性指標分別為體積、百粒鮮重和百粒干重,可定義為產(chǎn)量因子;因子2的方差貢獻率為21.26%,代表性指標為組織含水量和比表面積,可定義為水分狀況因子。產(chǎn)量因子的3項指標中,百粒干重因子權重最高(表2),與體積、百粒鮮重呈極顯著正相關(表3),故百粒干重可代表產(chǎn)量因子。
表2 9個品種寧夏枸杞鮮果干制加工性狀的因子分析Table 2 Factor analysis of drying process indices of Lycium barbarum L.fresh fruit in nine cultivars
水分狀況因子的2項指標中,組織含水量因子權重最高(表2),且與比表面積呈顯著正相關(表3),因此組織含水量可代表水分狀況因子。通過對枸杞鮮果干制加工性狀指標數(shù)據(jù)標準化后的數(shù)值乘以各因子的權重,計算出每個樣品的綜合得分,用得分的高低進行枸杞鮮果品質排序(表4),結果表明,不同品種枸杞鮮果干制加工性狀存在差異。在供試的9個枸杞品種中,蒙杞1號排名最優(yōu);其次是寧杞3號、寧杞0901號、寧杞7號;再其次為寧杞6號、寧杞4號、寧杞5號、寧杞0702號;扁果枸杞綜合排名最后。
聚類分析結果表明(圖3):9個枸杞品種可分為4類,其中蒙杞1號單獨聚為一類,其特點為百粒干重和體積優(yōu)于其他類群,且比表面積和組織含水量低(表1);寧杞0901、寧杞7號、寧杞3號3個品種聚為一類,其比表面積、組織含水量、百粒干重、體積均較高(表1);寧杞0702號、寧杞6號、寧杞5號、寧杞4號4個品種聚為一類,扁果枸杞單獨聚為一類,其特點均為比表面積和組織含水量較高,而百粒干重和體積較小(表1)。
圖3 寧夏枸杞鮮果干制加工性狀特征聚類分析系統(tǒng)樹Fig.3 Dendrogram obtained from cluster analysis of drying process indices of Lycium barbarum L. fresh fruits in nine cultivars
枸杞單果體積和百粒重是評價枸杞果實質量的重要指標,體積和百粒重越大,經(jīng)濟價值越高[15]。比表面積、組織含水量是影響果蔬干制的重要因素[19-20]。比表面積越大,即單位體積對應的表面積越大,蒸騰面積越大,越利于干燥[20];組織含水量越高,越不利于干燥。本文中,體積、百粒鮮重和百粒干重定義為產(chǎn)量因子,以百粒干重為代表;比表面積和組織含水量定義為水分狀況因子,以組織含水量為代表;產(chǎn)量因子對方差的貢獻率遠遠超過水分狀況因子,且百粒干重在產(chǎn)量因子中所占的權重又高,因此在計算排序得分時百粒干重和組織含水量是影響得分的2個最重要因素,百粒干重對得分的影響遠遠大于組織含水量,又由于組織含水量與百粒干重呈極顯著負相關(表3),因此,百粒干重越大,且組織含水量越低的品種得分越高,如蒙杞1號;相反地,扁果枸杞得分最低。聚類分析也將百粒干重最大、組織含水量最小的蒙杞1號單獨聚為一類,而具有相反特征的扁果枸杞聚為另一類??梢?,百粒干重和組織含水量是體現(xiàn)枸杞鮮果干制加工特性的關鍵指標。
表3 9個品種寧夏枸杞鮮果干制加工性狀的相關性分析Table 3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drying process indicators of Lycium barbarum L.fresh fruit in nine cultivars
注: “*” 表示相關性分析的差異顯著(p<0.05),“**”表示相關性分析的差異極顯著(p<0.01)。
表4 9個品種寧夏枸杞鮮果干制加工性狀的因子得分Table 4 Scores of the factor analysis of Lycium barbarum L. fresh fruits in nine cultivars
9個品種寧夏枸杞鮮果表皮蠟質形態(tài)和果形相似,果形均為鮮紅色長橢球形,表皮均被排列緊密的線狀蠟質覆蓋。品種間比表面積、組織含水量、單果體積、百粒鮮重和百粒干重差異顯著。百粒干重和組織含水量是體現(xiàn)枸杞鮮果干制加工特性的關鍵指標。9個品種寧夏枸杞分為4類:蒙杞1號因百粒干重大且組織含水量低而綜合得分最高,最適合用于干制;其次適合于干制加工的品種是寧杞0901、寧杞7號、寧杞3號;寧杞0702號、寧杞6號、寧杞5號、寧杞4號為一類,扁果枸杞單獨聚為一類,這兩類的特點均為百粒干重小且組織含水量高,綜合排名低,不宜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