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集偉
『有點像鄧麗君加入了二炮文工團』語出作家賈行家飯文:“出租車上聽不知道誰唱的《花房姑娘》,夏威夷吉他solo,歌手是男是女聽不出,有點像鄧麗君加入了二炮文工團”……賈老師的這句神喻除沒藏好歲月劃痕外,沒毛病——它將極難訴諸文字的奇葩聽覺體驗視覺化,讓人頓生去趟文工團現所在的沖動一甚而,下次逛寶島,怎么也得自由行了,先就去趟金寶山。
『人類有沒有靈魂這件事還沒有定論』語出作者喃醬對新片《哆啦A夢》快評。有關這部大電影,作者“為叔叔阿姨們潑一盆冷水”,認為哆啦A夢“和人類正在造的那些人工智能機器人差別還是很大的”,“人類有沒有靈魂這件事還沒有定論,哆啦A夢作為一個機器貓,已經在漫畫設定里出現了靈魂”……“有無靈魂”一句看似尋常,可卻聽得我一脖頸冷汗:是哦,我們有靈魂嗎?
『娘剛之氣』語出作者馬寧微信公眾號文章。本詞仿熟詞“陽剛之氣”而來,刻錄男性健身者的諸多習慣改變,簡言之,更精致,更自戀,更講究一刻板印象中的“娘”順手成為描述如此之變的首選定語。文中馬先生回應質疑說:“我認為這不是自戀,而是對中年油膩的一種反抗,男人活得精致些,有錯嗎?”……這回應不夠硬氣,可就詞語創(chuàng)新而言,從“陽剛之氣”中挑剔出個“娘剛之氣”,其實蠻好——誰說男性只能陽剛不能娘剛?
『需要彎腰事權責的時候就選哈巴狗風格』語出飯友axco:“我覺得語音轉文字并不牛逼,什么時候文字能轉成和我發(fā)音一樣的語音那才厲害呢——如果能像KTV一樣選風格就更好了:比如我只是面無表情的輸入一句我想你啦,然后撩小哥哥時選嗲甜風格,感覺能幫到一大批單身狗……需要彎腰事權貴的時候就選哈巴狗風格,耿直臉社交再也沒有障礙了”……這個帶有科幻色彩的句段嬉笑怒罵,又皮又傲嬌,光是想想,都是酸爽。
『理解這段旅程的唯一方式就是走上這段旅程』語出翻譯家黃昱寧為作家于是新作《查無此人》撰寫的書評。收尾處,黃昱寧寫:(小說中)“經過的悲喜風物,歷史煙塵,企圖抓緊又終于松開的動作,仿佛解開又難免纏繞的活結和死結,都不是一則淺陋的梗概或者評析就能說清楚的。你理解這段旅程的唯一方式就是走上這段旅程——你需要打開這本書,從第一個字看起……”
『我倒是覺得文學挺有用的』語出作家巫昂:“我倒是覺得文學挺有用的:她讓你很科學地打發(fā)時間,你可以精彩地罵人,你可以講故事哄那些身處苦悶和絕望的人們,她給了你稿費和活下去的勇氣?!?/p>
『社懶癥』網絡熟詞,全稱叫“社交懶惰癥”,相關語詞是“社恐癥”,雖僅一字之差,卻提示出微妙的內涵差異。這種將“恐”與“懶”精準剔分的社會學視角研究對我們探究自我助益頗多,既有助于稀釋刻板印象,還能導引我們考證小習慣背后那些更為本質的因由。
『會議人格』開會是職場要務之一,在會期間,與會者說學逗唱的部分既是性格投影,也是社交表演,一舉一動一顰一笑是在工作,還順便秀演技——它當然不是與會者人格的全部,但卻是其人格的一部分——較為靠近舞臺、接近其核心演技的一部分。
『這是怕作家們嫌臟』來自記者康慨有關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暫停頒發(fā)一事的報道:“在上周發(fā)表的官方聲明中,學院承認,作出停獎決定的原因是‘學院減員和公眾對學院信任度的下降。學院臨時常務秘書安德斯·奧爾松還表示,盡快恢復公眾信任也是‘出于對過往和未來獲獎者的尊重。換一個直白的說法:這是怕作家們嫌臟?!薄悼壬a足的這個‘‘直白”之喻很中國,其語義蘊含雖刪繁就簡,卻意向豐贍。在漢語表述習慣中,“嫌臟”既是物理的,也是精神的,既是具象的,又是抽象的,既是技術的,還是道德的,導引我們想起好多臟、嫌臟乃至不嫌臟。
『集郵式閱讀』網絡熟詞,亦稱為“集郵閱讀”,描述類似于集郵那樣一種閱讀習性。其特點一是求多不求精,一是重廣不重深,三是滿足淺嘗輒止拒絕深度把握一它更多的是在滿足時間進程上的進度條,而忽略了閱讀初衷……最終入深山卻空手回,蠻可惜。
『睡眠債務』來自記者戴錚有關日本睡眠主題暢銷書的報道。報道說:近年間,以《斯坦福式最佳睡眠》等圖書為領頭的睡眠健康書持續(xù)熱銷,“睡眠債務”隨之成為熱詞,熱至入選2017年日本十大流行語之一?!八邆鶆铡币员扔餍揶o成詞,再現出“每天睡眠不足就像欠債一樣積重難返”的普遍性。研究者稱:“睡眠時間不足是一筆可怕的健康負債,要償還四十分鐘的睡眠負債,需要付出連續(xù)三周每天睡十四小時的代價。不斷削減睡眠時間,最后可能會讓你的壽命越縮越短,如果睡眠時間不足七小時,患癌機率、死亡風險都會大幅提高。”
『總有一個在快速老化』來自好奇心辭典創(chuàng)意詞條“年紀輕輕”釋義:“年紀輕輕”像一句“可怕的咒語,如果出自按摩師,接下來多半是‘肩膀這么硬是天天打麻將嗎,來自醫(yī)生可能是‘這么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在你這個年紀不多見啊,牙科大夫則會看著CT驚嘆‘為什么你這么年輕牙床上卻有這么大的囊腫,貼心地提示你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快速老化”……這釋義精準還原出技術大咖刻板思維帶給我等普通人的壓迫感,讓原本人畜無害的4個漢字秒變脅迫語,有誠懇,有囂張。
『理智吃瓜』來自作者建國文章。作者認為,彌漫于社交媒體上那些危言聳聽的黑色新聞,就像是21世紀的“黃色新聞”,如是,當下讀者尤需理智吃瓜:“因為劇情是否反轉實在無法預測,大家干脆保持中立的態(tài)度,分析事件后再各自站隊……有時候,不做比做還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本詞語態(tài)底色為退讓修辭,哪怕吃瓜即命,可好歹吃得有心有肺?
『為證明自身去神話祖先的勾當可以終止了』來自澎湃新聞推薦,語出學者鄭也夫,是鄭為己作《文明是副產品》韓語版所作序言:“學術絕非侍奉本國元首與眾生的虛榮心,而是要探究人類文明之發(fā)生和演化……因而為證明自身去神話祖先的勾當可以終止了?!薄嵪壬倪@句祈使句語義邊界的遼闊已遠超出序文常規(guī),但這個溢出,更契合其一以貫之的歷史觀:“一個民族不需要自尊心嗎?當然需要。但自尊心不可建立在虛妄的歷史觀之上,那是不牢靠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