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林超
(廣州市增城區(qū)荔城街第二中學,廣東 廣州 511316)
從世界足球角度看,因為受到體能因素及其他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我國的足球運動一直未能有十分出色的表現(xiàn)。雖然在中學階段也舉辦過多場足球聯(lián)賽,但是從比賽情況來看,中學生不管是在足球技術還是在戰(zhàn)術上,其身體對抗程度與職業(yè)聯(lián)賽間還存在較大差距,而且其觀賞性也不高。但是中學生足球聯(lián)賽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隨著中學生聯(lián)賽舉辦時間的增加,足球在各個中學的影響力已越來越大。為了不斷提高足球比賽的技巧、豐富足球戰(zhàn)術,需要采取有效方法對中學生足球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從而提高比賽成功率。
與其他田徑類運動項目有所不同,足球體能具有一定的間歇性特征,也就是足球運動員在進行不同強度的跑動后會存在不同時間的間歇。通過對足球比賽進行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足球運動員在每場比賽中有球的概率占到了70%,除去半小時左右的中斷時間外,運動員在比賽期間多是進行慢跑、轉身或是急停等運動。通常,在一場比賽中,運動員會進行5s以內的短距離沖刺,這就需要大量的體能來支撐。因此,在對足球運動員進行日常訓練時,需要針對比賽的具體情況對運動員進行耐力、有氧運動等訓練,從而提高運動員對比賽的適應能力。
通過對競技比賽的周期規(guī)律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足球運動員的體能只能在一段時間內保持最佳水平,因此在時間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足球運動員為了籌備足球賽事會進行高強度的體能訓練,以儲備充足的體能。通過加大訓練強度,足球運動員的負荷適應能力能夠有所提升,但是這種訓練方式也存在一定的時間限制。如果運動員過度疲勞則會出現(xiàn)狀態(tài)下滑、機體勞累、情緒低迷等作用效果,不僅不利于提高運動員的體能儲備,反而會影響比賽效果。所以在對足球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時要進行科學、系統(tǒng)的安排,不能只注重訓練強度。
足球運動員的體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可以通過外在形式表現(xiàn)出來。在足球比賽中,運動員需要長距離沖刺、短距離急停變向等多種形式的體能運動。但是由于身體特征及遺傳因素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同運動員的體能各不相同。因此,在對足球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時,教練可以根據(jù)其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訓練。通過對中學生足球運動員在各種足球賽事上的表現(xiàn)不難發(fā)現(xiàn),雖然運動員的身體條件很好且跑動距離也符合一般足球賽事的要求,但是體能表現(xiàn)卻差強人意。這主要是因為在以往的運動員體能訓練中教練采用的多是一刀切的訓練方式,沒有充分考慮運動員的個性化特點,因此在體能和戰(zhàn)術結合問題上效果并不理想。
在足球比賽中由于運動員會經常性的進行身體上的接觸,且這種同場對抗類項目不僅會受到攻守技術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影響,而且還需進行心理、智力等方面的較量。例如,在現(xiàn)代足球比賽中,更注重對時空主動權的搶奪,而這就對運動員的體能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運動員只有具備較高的體能素質才有助于在對抗比賽中占據(jù)優(yōu)勢。但是這也不是僅靠體能能夠有效解決的問題,還需要提高戰(zhàn)術水平及進行科學的訓練來解決足球比賽中的問題。
想要對足球運動員進行有效訓練,提高其足球競技水平,就需要采用體能與專項訓練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訓練。雖然通過體能測試對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情況進行摸查,從而能針對運動員的具體情況進行訓練。但是也不能盲目按照檢測要求對運動員進行訓練,而是要綜合考慮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合理調整身體素質、專項、技戰(zhàn)術、身體訓練與足球比賽之間的關系。但是作為足球教練一定要明確,雖然可以通過體能訓練為比賽做好充分準備,但是也需要運動員自身提高鍛煉意識,自覺進行長期的體能訓練。在整個訓練過程中,要將體能訓練融入戰(zhàn)術訓練過程中,既能避免訓練枯燥乏味,同時也能達到訓練目的。因此,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對中學生足球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
在對運動員進行有氧耐力訓練時需要對訓練強度進行合理把握,通常有氧耐力訓練的強度可以以運動員每分鐘心率大于等于150次為準。有氧耐力訓練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2.1.1 持續(xù)負荷訓練法 由于持續(xù)負荷訓練法并不存在間歇,因此可以作為主要方法對運動員進行有氧耐力訓練。在組織學生進行訓練時,每次訓練時間應超過半個小時,也可以根據(jù)運動員的具體情況對其進行適當調整,如對部分水平較高且耐力好的運動員,也可以將負荷時間提升到1h或100min左右。
2.1.2 重復訓練法 除了持續(xù)負載法之外,還可以采用重復訓練法對運動員進行有氧耐力訓練。這種訓練方法與持續(xù)負載法相比負荷強度更強,但是卻能在培養(yǎng)運動員有氧耐力的同時兼顧專項能力及比賽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有氧耐力訓練中,這種訓練方法十分可行,但是在訓練時要充分考慮運動員的自身情況,要在其體力充分恢復之后才能再次進行重復訓練。
2.1.3 交替跑訓練法 采用交替訓練法對足球運動員進行有氧耐力訓練時,可以將運動員隨機分成3組,之后由教練指定訓練距離,引導運動員在該部分距離內進行交替跑訓練,如將A組和B組分在一邊,而C組分在另外一邊。在進行練習時,指導A組學生向C組所在位置跑,而C組則向B組所在位置跑,當C組到達指定位置后,B組再往A組方向跑,如此往復交替。通常在指定距離時可以控制在30~60m左右,而練習時間需要控制在半小時以內,但是不能少于20min。借助這種訓練方式對運動員進行訓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運動員的攝氧量,從而有助于提升運動員的體能。
在足球比賽中為了提高球隊的贏球機會,教練在比賽前通常會布置各種攻防戰(zhàn)術或是球員在比賽過程中根據(jù)對手的戰(zhàn)術布置情況進行己方足球戰(zhàn)術的調整,在調整戰(zhàn)術或是采取應戰(zhàn)措施時,運動員需要在短時間內進行大量的反復沖刺跑,而這對運動員的無氧耐力水平提出了較高要求。因此,在進行無氧訓練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2.2.1 保證運動員機體內可以產生較高的乳酸值 在對運動員進行無氧訓練時通常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間接訓練法,這也是目前足球界普遍采用的訓練方式。在對運動員進行無氧訓練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一訓練方式的特殊性,因此需要不斷加大訓練強度,同時也要保證訓練的持續(xù)時間。在進行體能訓練時每次活動持續(xù)時間應不超過1min,但是最低時限不少于10s,如果訓練的時間過短、訓練強度有所下降就有可能演變成有氧訓練。
2.2.2 對訓練方法進行及時調整 在對運動員進行訓練時,需要根據(jù)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對訓練方法進行及時調整,如保持間歇時間不變,對練習時間進行適當延長,或是保持練習時間不間斷,對間歇時間進行適當縮短等來不斷提高訓練效果及訓練水平。
2.2.3 訓練時要做好準備活動 與有氧耐力相比,無氧耐力訓練的活動強度相對更大,因此在進行訓練時教練需要指導運動員事先做好準備活動。在訓練間歇期應選擇積極的休息方式組織運動員進行休息,從而避免運動員因高強度的訓練活動突然停止而產生血液回流困難問題造成運動員的昏厥。
足球運動員的各項體能特征需要與足球運動的特點相協(xié)調。在當今的足球運動中,體能在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體能訓練的作用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在今后的訓練中為了不斷提高足球運動員的訓練效果,教練需要針對運動員的不同情況制訂個性化訓練方案來不斷提升運動員的足球技能水平。
[1]李暉,劉羽.專項化視角下對我國高水平足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7(24):38-39.
[2]孫燦江,林曉輝,馮雨晴.淺析中學生足球運動訓練中體能訓練的各種方法——以鄭州市中原區(qū)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9):19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