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 高友東
中共十九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對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多黨合作事業(yè)的發(fā)展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參政黨機關建設也掀開了新篇章。
中共十九大報告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為參政黨進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續(xù)寫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必須以最新的理論成果武裝頭腦,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中共十九大精神上來,自覺在思想和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大力加強新時期參政黨機關建設。
治國憑圭臬,安邦靠準繩。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個全面”“五位一體”“四個自信”“四個偉大”“四個意識”的論述,以及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對“參政黨”機關要求與以往“民主黨派”機關有重大變化,不管是“高壓線”,還是道德底線,堅決不能觸碰;不論是“多樣性”,還是“一致性”的要求;不論是嚴格執(zhí)行財政預決算,按照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定的執(zhí)行標準辦事,還是全面接受正規(guī)的經濟責任審計;不論是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還是從嚴執(zhí)紀,等等。我們不能“逐步適應”,必須要積極適應、盡快適應這種抓思想從嚴、抓管黨從嚴、抓執(zhí)紀從嚴、抓治吏從嚴、抓作風從嚴、抓反腐從嚴的新常態(tài)。我們必須清晰審度“時與勢”,在國家管理、參政黨建設的重大變革中,不迷航、不掉隊;要清醒地認識到在參政黨及其機關建設起步較晚、層次較低的情況下,必須時刻牢牢把握這一歷史性的偉大變革,積極響應新時代的召喚,革故鼎新,迎難而上,奮起直追,積極贏得主動。
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這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給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提出了許多新要求,自然對參政黨自身建設與全面履行職責提出了許多新要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和祖國偉大成就、偉大事業(yè)的感召下,按照新發(fā)展理念,參政黨積極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jiān)督,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xié)商,反映社情民意,貢獻聰明才智,需要機關的相助、轉換與運行。這種正常的正規(guī)的組織渠道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及其成員參與政務、處理事務的具體形式,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的優(yōu)勢體現(xiàn)。
參政黨領導集體、骨干成員兼職是主體,專職干部少,也是我國參政黨的一個顯著特點。絕大部分是兼職,靠什么來凝聚人心,靠什么來令行禁止,靠什么來對組織產生歸屬感、認同感、存在感和獲得感?怎么更好地履行職能?組織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機關是實現(xiàn)組織賦予的各項功能的最直接的具體化。加強參政黨機關建設,是參政黨自身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參政黨全面履行政治職能、社會責任的需要,是鞏固多黨合作制度的需要,是提高機關干部政治素質和業(yè)務水平的需要。機關需要用真摯的感情、有效的組織、自身的修養(yǎng)和腳踏實地的努力,當好各級組織、廣大成員與社會的橋梁和紐帶,提供更加優(yōu)質高效的服務,與廣大成員一起完成參政黨的歷史使命和時代擔當。
中共十九大報告科學分析當前國際國內形勢,在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作出重要判斷的基礎上,提出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富有遠見。當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資本、利益與公平、正義間的矛盾,全球文化交融背景下彰顯民族文化特色的困難日益凸顯,參政黨要立足新的歷史方位,切實加強自身體系和能力建設,為解決好這些矛盾和問題履職盡責、獻計出力。
參政黨從中央到基層的各級組織是一個體系,而機關則是維系和保障這個體系的樞紐。這套體系不僅包括參政黨制度的規(guī)范、章程、制度和具有“軟法”特征的文件,也有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的有效做法和運作機制,包括長期形成的習慣性做法,以及領導人與領導集體的作為、人格魅力、道德文章,都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參政黨機關干部是國家公務員,是中國共產黨的統(tǒng)戰(zhàn)事業(yè)的工作者和黨派工作者,不僅要按照公務員法要求辦事,也要按照自身所在的黨派及其機關的規(guī)章、制度行事。要認識到參政黨體系建設的特點和特殊性,充分發(fā)揮協(xié)調、聯(lián)絡和服務保障的作用,在做好同級政務、事務以及各項任務的同時,要認真傾聽基層聲音,為下級機關提供指導和幫助,并身體力行作出示范;下級機關要對上級機關交辦的任務積極響應、認真落實,重要事項及時上報。
總之,切實加強參政黨體系建設,一靠信念共識,二靠組織紀律,三靠制度保障,四靠黨派情懷。如果沒有形成加強參政黨體系建設的共識,不能體悟這項工作的價值和意義,體系建設就失去了源動力;如果沒有組織觀念,不守組織紀律,對上級的精神不貫徹,對下級的意見不理會,組織就無法實現(xiàn)良性運轉;如果缺少制度保障,體系建設就會缺乏科學性、規(guī)范性、嚴肅性、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工作也很難落到實處;如果沒有黨派情懷,遇到攻堅克難的關頭就會退縮,就會缺少做好黨派工作所必需的主動性和奉獻精神。
隨著形勢的發(fā)展、工作任務的增加和要求的提高,如何進一步提升參政黨機關建設的成效,需要我們認真研究和認真對待。這是我們在參政黨機關工作的同志必須清醒認識的問題。工作中,應重點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是找到立足點。做好新時期參政黨機關工作,首先要從大局著眼,要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發(fā)展階段,參政黨機關工作的意義和價值。2018年是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正值實施“十三五”規(guī)劃的重要階段、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期,我國既面臨大有作為的重大戰(zhàn)略機遇,也面臨諸多矛盾相互疊加的嚴峻挑戰(zhàn)。如何凝聚改革最大公約數(shù)、匯聚發(fā)展最大正能量,為破解改革難題,厚植發(fā)展優(yōu)勢獻計出力,是參政黨的歷史使命和時代擔當。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參政黨機關工作的地位、作用和性質,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用心做好本職崗位工作,以自己較高的工作質量,表現(xiàn)出實際水平,真正使組織放心、領導信任、成員滿意。
二是準確定位。“盡職而不越位”是參政黨成員常說的一句話。這是講掌握火候和把握分寸不偏不倚、恰到好處。做到這點,首先要明確定位,這樣就能使自己較好地找準方向,做到盡職而不越權,幫忙而不添亂。從任務上看,機關既是參謀部,又是工作部,既是保障部,又是協(xié)調部。參謀部,主要是指為領導和領導班子決策服務;工作部,主要是指既辦文又辦事;保障部,主要是指保障領導和機關干部辦公、生活;協(xié)調部,主要是指聯(lián)系上下,平衡左右。從工作特點看,參政黨機關工作具有綜合性、繁雜性、時效性。綜合性指的是各項工作必須從國家大局和工作全局去考慮,要統(tǒng)籌兼顧,綜合分析,綜合籌劃,綜合處理,而不能顧此失彼;需要有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理論水平。繁雜性指的是職責涉及范圍廣,既有內部的,又有外部的;既有上邊的,又有下面的;既辦事,又管事,工作涉及部門多、方面多,且時間、空間跨度大。需要有較多的經驗,較好的性格修養(yǎng),較強的協(xié)調、辦事能力。時效性指的是有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時間要求,需要經常加班加點,特事特辦、急事急辦,且不能出差錯。這就需要有任勞任怨的工作態(tài)度和較高的業(yè)務素質。
三是找準支撐點。以前,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給我一個支點,可以把地球撬起來?!边@是一個方法論問題,找到支點,準確定位。參政黨機關居于組織的中心樞紐地位,作為專職干部必須找準做好工作的支點,同時也要找準參政黨的工作重點。如,組織體系的支撐、隊伍結構的支撐、知識結構的支撐等,關鍵還是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的支撐。要把參政黨建設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大格局中,把參政黨成員的思想、意識集中在國家改革開放和發(fā)展大局中,把機關工作放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大局中,放在參政黨自身建設和履行職責的大局中,努力服務好、協(xié)調好、管理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參加國家政權,參與重要方針政策、重要領導人選的協(xié)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和執(zhí)行。參政黨機關主要是做好政務工作、政治工作和保障政務暢通的工作。機關工作自然也應該圍繞著中心工作和大局工作來服務,積極圍繞政務、服從政務工作。這是體現(xiàn)參政黨機關本質,體現(xiàn)機關工作水平、層次的標志,也是機關工作人員能否有所作為、有地位的基本要求,是我們轉變工作思路,改變工作方法的重要方面。只有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我們的工作才能真正上水平、上檔次,才會有更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