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斜陽不暮
轉(zhuǎn)眼間又是半年過去嘍!時間真的好快。前幾天,上期咱們“提到”的武漢女子來電話,說要給我快遞一些喜糖,是她兒子小兩口五月圓滿完婚,他們“老”兩口也早就言歸于好的“雙喜”……
本期為大家提供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不瞞您說,該為讀者從眾多的來信來函中選一個“青年”人了。這次“選的”青年人比較“特別”。他心中隱藏著的,是說不清道不明的追憶……
老師好!我的咨詢可能根本上沒那么必要!但因為我無法向他人訴說,只能通過您緩解一下我心里的郁悶。
我是山東人,今年二十九歲,“據(jù)說”我爸家在北京,我媽家在省城,是在我剛剛出生那年搬到了青島。我讀書不好,文化不高,自幼喜歡文史哲,就是數(shù)理化和外語跟不上。眼下在一家公司做業(yè)務(wù)。知道你們的雜志是因為在做港口工作的父親常帶《中國儲運》回來,于是,有了“心結(jié)”的我可以找到《心雨》,找到您……
我媽是中學語文教師,是當年北師大的高材生,眼下在重點中學很受重視。因為她從不開設(shè)課外課程,而在課內(nèi)的教學又總是讓很多家長稱贊,甚至讓一些同行,甚至外校的同行嫉妒。雖然她多年來的堅持并沒有換來什么榮譽,更丟失了許多在別人眼里“信手拈來”的金錢,可她一直是“一意孤行”,從來沒有后悔過。當然,這也有賴于我爸的支持。
我爸是我媽同校的研究生學長,比我媽大三歲。今年五十五歲的他,是個做事嚴謹話不多的港口工程師,是北京人。但除了我成年后到北京旅游過之外,我這個北京人后代兒時就沒到過北京。只知道我爺爺奶奶去世早,我的一個大姑一個大伯也沒有往來。至于為什么北京一個來往的親人都沒有,爸媽不說,我從來也不問。不過有一點我知道,當年我媽是準備同我爸畢業(yè)后留在北京的。至于為什么后來改變了主意,他們從來沒提過。因為我想可能的經(jīng)濟“糾紛”之類的,從不啟齒去問。
我爸媽對我很好。您該說啦,誰爸媽對自己兒子不好啊。不,他們不是一般好那種,他們是所有的事情都要依著我。也可能因為這個,我養(yǎng)成了任性的習慣。不過呢,我雖然任性,但做人的底線絕對是有的。
其實我爸媽除了有我,其他都挺不幸的。媽媽的父母,也就是我那在省城的姥爺姥姥在我出生之后不久也都相繼去世。這雖然對我沒構(gòu)成什么“傷害”,可每每聽到他們提起,總感覺很是心酸,總感覺他們承擔著過多的責任……當然,這些都是我的猜測。父輩的事情我都弄不明白,更不要說祖輩的啦,歷史不很多都是在迷茫中寫就的嘛,更不要說自己祖輩的親人啦!
老師,我說了這么多,不知道您理解我的意思嗎?其實我就是想告訴您,我心理一直有個不確定的心結(jié),這個“心結(jié)”就是——我是不是我爸媽的親生兒子!
我媽媽一米六八,我爸爸一米八零,而我卻長了個一米六八的小個子!祖上的隱性遺傳嗎?我沒見過我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是因為我營養(yǎng)不好嗎?不會呀!為這個我在百度上搜索過多個網(wǎng)頁,實在是解決不了我的“心結(jié)”??蛇@種事情沒有瞎懷疑的呀……這個心結(jié)我從成年就開始有,雖然沒有影響我和爸媽的感情,可是這個陰影一直伴隨著我!
如果事情到這里也就罷了。我也知道有很多小孩未成年的時候都有過這樣的“想法”,但最終是“庸人自擾”??墒?,到了今年,我二十九歲的時候,問題來了!
別看我數(shù)理化外像個“傻子”,可在下喜歡文史哲啊。應該說,幾乎所有的女孩子都喜歡風花雪夜的浪漫氣息吧,要不,當年的徐志摩怎么讓那么多女子為他“喜怒哀樂”?。∵@么著,到了戀愛年紀,讀了大專的我自然就有人追求喲。我呢,別看個子不高,要求還挺高,如果談文學只懂瓊瑤,談歷史只懂一八四零的女孩我還真看不上。我這人啊,浪漫卻不失“嚴肅”,瀟灑吧,更懂“尺度”,從二十二三歲一路走來,女朋友交了也有六七位,可走走就“?!?,走走就“停”……這么著一來二去,直到二十六七歲的時候才有了“固定對象”。這個叫雨婷的女孩小我三歲,家是北京的,在青島大學讀書后,喜歡上這個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城市啦。爸媽態(tài)度簡單——只要你愿意,我們絕不“否定”!
自從把這位俊俏有涵養(yǎng)的姑娘帶進我家,爸媽那個喜歡啊,尤其知道了她爸媽同我爸媽同齡,是在北京搞科研的,越發(fā)喜歡。說你小子攤上這么個媳婦是太幸運嘍!我當然不無得意。我說,別看兒子“數(shù)”(學)不清,(物)“理”不明,但懂“化”(話),會“騙”人。
冬去春來,今年春節(jié),我到北京見了雨婷的父母,兩位也同我爸媽一樣,是兩鬢染霜的知識分子。在熙來攘往的大柵欄全聚德烤鴨店的一間雅致的包間,他們聽說我爸也是北京的,尤其是知道我爸媽同屬北師大畢業(yè)的學生后,那激動的表情難以描述。我很怕他們問起我父母為什么不留在北京,為什么我竟然被他們“寵得”連大學本科都沒有“進門”。但兩位目前屬于國家級的科學家,竟然什么也不問,為我保留了一個可憐的自尊!
春節(jié)假期后回到青島,我認為雨婷父母對我這個大專畢業(yè)的學生肯定會有“不好”的印象。殊不知雨婷的反饋是:“他們都很喜歡你!尤其是同你談起文學和歷史的時候,他們對你的思維邏輯和獨到見解很是贊賞……老師,如果我家有錢,有背景,我是身高一米八以上的帥小伙兒,或是以后有可成為領(lǐng)導干部的公務(wù)員、科學家……雨婷說這些我真的不敢“認同”!但上述當今所謂的“優(yōu)越條件”我一個沒有,更別說雨婷是要從北京“下嫁”到青島的可愛女孩!是時,我從雨婷深深的長吻中默默地體會到,雨婷父母對我的“認可”是真的!
轉(zhuǎn)眼就到了五月,我面前的生活是一片光明……
真不知是蒼天有淚還是父母有知……那天,說好了我順道送媽媽上班,并說好了我到車庫里提車等媽媽后,不知怎么,我卻拿錯了母親的同款手機!媽媽的手機是沒設(shè)密碼的,當我想打家里座機,怕媽媽找不到自己手機時,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一條微信是來自雨婷的母親!我按捺不住好奇心,打開一看,微信的內(nèi)容不由得使我大驚失色。微信的內(nèi)容寫道:
“秋實你好!自從女兒清明節(jié)回來為爺爺奶奶掃墓,并按照我們歷年的慣例,一起為秋風和春燕掃墓祭奠,提到你們的名字后,真的令我們太感到意外!世上竟然有這么巧的事。你和程剛為了撫養(yǎng)小杰,真的是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們沒有權(quán)力譴責你們?yōu)槭裁匆欢ㄒ獑为殠?,更沒有權(quán)力指責你們這么多年來音信皆無……我們只有感激,感激你們這對夫婦的大仁大愛,感謝你們頂著親人的壓力收留了他們唯一的血脈……眼下的交流有N多的方式,我們想,想先用微信方式說出我的心情,我們等你們的電話,并盼望早日相會。
愛你們的校友……
從署名上我知道那就是我未來的岳父母!原本,他們離我已經(jīng)很“近”,可忽然間,卻讓我感到好“遠”……我的“心結(jié)”竟是真的!
此時此刻,我抬起迷離的淚眼,看到的是媽媽在車外那復雜的眼神……
爸媽跟我進行了凝重的認真談話。
媽媽告訴我,我的生父叫秋風,雖然她自己叫秋實,可同父親沒任何關(guān)系!我的生母叫春燕,是她的同窗好友……我的生身父母是在我剛出滿月后不久,騎自行車一起遇到了車禍。當時媽媽春燕在相對清醒的情況下,告訴我現(xiàn)在的媽媽秋實說:“你同小杰爸名字像是兄妹。如果一旦我們……請你幫助把小杰撫養(yǎng)大……不要管他的一切,讓他張開翅膀自由地飛翔。但一定要注意安全。人們總說要注意健康。其實,防止意外,保證安全,比重視健康不知重要多少倍……”
老師,我生母的話,我是在錄音光盤里聽到的。為了保存我媽媽的聲音,我父母早就在科技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把錄音帶刻成了光盤……
所有的人都會一樣的,當明確知道了養(yǎng)育自己多年的爸媽竟然不是生身父母的時候,那個感情真的是很復雜!我最傷心的,不是他們不告訴我,而是他們就不該讓我知道!可是生活卻像我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好擰巴!尤其讓我心酸的是,由于計劃生育的嚴格政策和他們怕有了自己孩子而“怠慢”了我,竟然選擇了“不生育”……
眼下,我不知道該怎樣面對我的父母!怎樣報答他們的養(yǎng)育之恩!一時間,本來輕松的心情好累好累……老師,這就是我的“心結(jié)”!誰都知道的“感恩之心”我當然具備,可是,我現(xiàn)在的心理是痛苦和“分裂”的……怎么能幫我呢?
我們通了電話!進一步了解了他的心情。我告訴“小杰”,目前唯一解脫自己“心結(jié)”的是面對現(xiàn)實,認真地了解生身父母的“足跡”,了解他們的過去和曾經(jīng)的“狀態(tài)”,從而在追憶中給予他們應有的心靈“地位”。這個“追憶”,以他養(yǎng)父母的為人和水準,非但不會不高興,而且還會傾心地支持他!而追憶的結(jié)果,則是繼承他們的“優(yōu)秀”,珍惜今天的生活,感恩養(yǎng)育的爹媽……
讀者朋友們,生父母和養(yǎng)父母的“故事”,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并不鮮見。盡管情況各異,但宗旨只有一個——坦誠面對中,在追憶生身父母的思緒中,理智地珍重多年的親人、過往和今天和未來的生活。人生的旅途中,盡管“意外”誰都難以把控,但可以把控的生活、情感的“方向”,則是未來幸福與否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