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321000)
隨著智能產品種類越來越多樣,開始逐漸朝著微型、輕便的方向發(fā)展,可穿戴智能產品應運而生,以穿戴在人身上的方式,將信息以數據的方式呈現給用戶,幫助人們隨時記錄和調取信息,真正做到了人機合一,使人的能力得到無限的擴展,對此,本文將以智能口罩為例,對智能穿戴產品的設計進行分析。
智能穿戴產品的誕生以Google Glass谷歌眼鏡為標志,并獲得社會大眾的光蛋關注。從目前智能穿戴產品的發(fā)展來看,國外對智能穿戴產品的熱衷度更高,并且索尼、三星、耐克等企業(yè)也紛紛推出了同類產品,如Nike+的運動鞋,可以記錄人們出行的步數;Google Glass谷歌眼鏡可以記錄人們日常所見的一切;Cloud Ring智能項鏈可以記錄人體機能等等。在我國,也在不斷的研制智能穿戴產品,并且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各種各樣智能產品如同雨后春筍般浮現出來,包括智能手環(huán)、智能手表、智能眼鏡、智能服裝等等。通過相關數據調查顯示,目前可穿戴智能產品已經獲取一定的市場份額,尤其在國外市場中,這種智能穿戴產品已經開始受到追捧,但是在對此類產品進行設計時,仍然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隱私問題。近年來,雖然智能穿戴產品受到國內外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但是由于該設備充分利用了社交網絡、大數據等技術,使很多消費者開始擔心個人隱私問題,甚至會產生法律糾紛,這屬于智能穿戴產品設計中存在的一大阻礙問題。
2.用戶體驗問題。目前,可穿戴智能產品無法為用戶帶來良好舒適的體驗成為制約其發(fā)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主要是受到用戶日常習慣影響,大部分用戶更傾向于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獲取信息,而內存較低、屏幕較小的可穿戴智能產品相比之下處于劣勢。
3.可持續(xù)問題?,F階段,大多數可穿戴智能產品在剛剛上市之時會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也有很多用戶愿意去嘗試,但是在使用一段時間以后,對新產品的新鮮感漸漸淡卻,便不再問津,這將不利于智能穿戴產品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保障產品的可持續(xù)性也是產品設計方面的主要問題之一。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智能穿戴產品的種類較多,本文將以智能口罩為例,對產品的設計方案進行分析與研究。
隨著工業(yè)領域的不斷發(fā)展,特殊環(huán)境下工作人員的數量也不斷增加,如建筑工程、礦山開采、冶金等等,這些崗位的工作者往往會受到粉塵影響形成職業(yè)病。從我國衛(wèi)生部針對職業(yè)病的調查報告中指出,塵肺病占調查總數的比例已經超過90%。另外,隨著空氣污染的增加、霧霾天氣頻發(fā),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危害,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研制出一種智能口罩,隔絕空氣中的有害物質與粉塵,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不受損害。
由于大部分建筑工程環(huán)境中都含有較高濃度的粉塵,且粉塵的構成也較為復雜,包括揚塵、粉煤灰等等,對人體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工作人員在工作時必須佩帶防塵口罩?,F有的防塵口罩大部分為自吸式,這種口罩結構較為簡單、成本較低、口罩與人臉的貼合度不強。而本文所研究的智能口罩,將防塵口罩與智能技術相結合,通過自動換風的方式提高口罩的透氣性,采用一次性濾布面料,使用戶的使用更加舒適健康。另外,考慮到人員所從事的工作帶有一定危險性,因此智能口罩中帶有報警功能與GPRS定位功能,一旦用戶遇到危險,能夠及時獲取用戶位置,極大的增加了獲取幾率。
本文所研制的產品的應用對象主要是粉塵環(huán)境下的工作者,產品包括口罩與智能模塊兩個主要部分,以及其他彈性帶、防護蓋、充電線等配件組成。由于用戶的工作環(huán)境危險性較大,因此產品采用辨識度較高的紅色三角樣式,口罩的主體部分使用無紡布與過濾布材料,具有透氣、吸汗、柔軟等特性,即便用戶在較為潮濕的環(huán)境下工作都可擁有舒適的體檢。另外,在過濾布中還具有可吸附極小微粒,能夠有效過濾掉微粒,防塵效果顯著。在使用之前,將口罩上的呼吸閥擰開,選擇智能模塊即可。
在佩戴方式上,由于用戶往往長時間處于粉塵環(huán)境下工作,因此在佩戴方式上采用頭戴式,這樣做不但能夠使口罩與臉部更加貼合,還不會影響用戶的正常工作,始終保持舒適感。配帶具有松緊性,在耳部位置增加為兩根,可以分散耳部壓力與束縛感。在智能模塊設置上,側面共計設置三個開關,分別為充電口、風扇開關與報警開關。在初次使用時,長按報警開關便可與手機連接,連續(xù)按兩次報警開關則啟動報警模式,智能模塊中的蜂鳴器響起。
智能模塊中設置了風扇系統(tǒng)、GPRS定位系統(tǒng)與報警系統(tǒng),其作用分別為:風扇系統(tǒng)能夠與主動排風,將口罩中的水蒸汽與C02全部排除在外,使用戶呼吸順暢不憋悶。另外,部分粉塵環(huán)境下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如礦山開采、建筑施工等等,因此在系統(tǒng)的內部模塊中安裝了報警與GPRS定位功能,一旦用戶遇到危險或者緊急情況,可以通過與口罩相匹配的手機尋找到用戶的實時位置、報警人數、規(guī)劃尋找用戶的路線等等。開啟報警裝置與蜂鳴器的方式有兩種,一種為長按報警開關,另一種是通過移動手機對報警模式進行設置。在使用過程中,如若用戶遇到危險而自己無法開啟報警功能時,搜救者可以通過移動手機開啟蜂鳴器,對用戶的位置進行精準定位,從而增加用戶的獲救幾率。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用戶使用智能穿戴產品的舒適度,不但在智能技術上有所突破,還應在產品的外觀上進行設計,使其更加輕小薄,追求人性化設計,避免給用戶帶來異物感。只有當用戶能夠無意識的使用某產品時,該產品才能是真正的滲透到了用戶的日常生活當中,為用戶帶來更多的便利與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