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業(yè)大學210037)
視覺傳達設計是人們?yōu)檫_到某種目的(如信息傳遞、促銷、表達、影響)而進行的、有計劃的、講究效果的設計圖像生成和交流活動,即對設計圖像及傳遞方式的設計,是集藝術、科學技術于一體的邊緣性學科。心理學的科學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人類接受信息的程度85%來自視覺,10%來自聽覺,5%來自其他感官。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視覺傳達設計可以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信息的接受與傳達更加容易,尤其是在如今這樣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通過視覺傳達來傳遞信息可以減少我們在生活、工作、學習中有效時間的無端被占用率。
“視覺傳達設計”這個專業(yè)名詞被大眾廣泛熟知是在20世紀60年代左右,由于當時科技的蓬勃發(fā)展,電視廣播等媒體在日常生活中逐漸盛行,繼續(xù)使用傳統(tǒng)二維的平面設計的印刷品已經無法在當時這些新興的載體上得到應用,無法更加有效的傳達信息,因此,有設計師就在當時日本召開的世界設計大會上提出這個問題,于是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滿足人類需求的視覺傳達設計隨之得到了廣泛的傳播與推廣。
尹定邦在《設計學概論》中是這樣對視覺傳達設計進行論述的:“視覺傳達設計的主要功能是傳達信息,它是憑借視覺符號進行傳達,不同于靠語言進行的抽象概念傳達。視覺傳達的過程就是設計者將思想和概念轉變?yōu)橐曈X符號形式的過程,而對于接受者來說,則是個相反的過程,視覺傳達設計正是利用視覺符號來進行傳達的設計,設計者是信息的發(fā)送者,傳達對象是信息的接受者?!币簿褪钦f,視覺媒介乃是橋梁、橋梁的作用即是傳達信息,而橋梁的兩端一邊是設計者一邊是接受者。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視覺傳達設計不僅包含設計層面的意思,也包含信息傳播的過程。更直觀的來講,僅從字面就可以看出,視覺傳達設計由“視覺符號”和“傳達”兩個方面組成,顧名思義,“視覺符號”即為媒介,即我們所看到的圖形、符號、色彩等設計元素,其為一設計層面;“傳達”意為傳遞信息,在視覺傳達里即特指為利用視覺符號傳遞信息,傳受雙方為設計者和接受者, “誰”“傳達什么”、“向誰傳達”、“效果、影響如何”是這個傳播過程的要素,其為二傳播層面。
“視覺傳達設計的主要功能是傳達信息”,信息如何傳達,自然需要一個可以傳播信息的媒介——媒體,媒體根據(jù)科技的發(fā)展也得到了不斷的更新,報紙、廣播、電視、雜志是傳統(tǒng)的四大媒體,隨著發(fā)展,逐漸衍生出新的媒體,如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等新媒體,新媒體的出現(xiàn)使視覺傳達設計有了新的設計形式、方式,為視覺傳達注入了新生的力量,使其更加豐富化,可以說新媒體時代為視覺傳達設計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世界發(fā)展日新月異,科技的進步帶給世界極大變革,從傳統(tǒng)媒體到新媒體,傳播形式也隨著世界的發(fā)展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正處在一個媒體典范巨大轉移的時代。然而,到底什么是新媒體?新媒體這個全新而且快速變動的領域涵蓋范圍無遠弗屆,從新聞、娛樂、政治宣傳、企業(yè)等都面對新媒體的挑戰(zhàn)與機會,視覺傳達設計也不例外。
我們熟知廣播、電視、報紙等都屬于傳統(tǒng)媒體,并在過去長期作為信息發(fā)布的首選媒介,但是從來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在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下,數(shù)字媒體、網絡技術等很快進入到我們的視野并占據(jù)我們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無時不在為我們提供不同形式的不同內容的信息的傳播。新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的不同之處在于兩個方面,一是新媒體具有靈敏的整合信息的能力,影視聲音文字信息皆可傳遞;二是新媒體具有強大的互動性,信息的傳遞不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傳受雙方互動交流。
新媒體的發(fā)展速度遠遠快于人們對于新媒體思考的速度,在這樣一個變革劇烈的時代下,視覺傳達設計若想更好發(fā)展,關鍵就在于對新技術的運用以及新時代設計思維的建立,若提前對視覺傳達設計的發(fā)展趨勢予以研究,產生競爭力,便能在萬變的時代下穩(wěn)健發(fā)展。
視覺傳達設計不是孤立存在的,了解它所處的媒體環(huán)境,才能知道未來視覺傳達設計的方向。人們對新媒體時代下?lián)碛械闹鲃舆x擇權在無限增大,對視覺傳達設計也越來越挑剔,無數(shù)的設計在新媒體上向受眾傳遞,但只有少數(shù)被人們所選擇注意。過去我們需要的是搜集信息,現(xiàn)如今撲面而來的信息符號已經干擾了我們的生活,傳統(tǒng)的視覺傳達設計的信息傳達方式、效率已經不能適應新媒體傳播的發(fā)展速率,更好的、更有效的視覺傳達設計才值得被新媒體時代需要。注重新媒體時代下視覺傳達設計的趨勢研究,可以使設計者掌握主導權,傳播符合流行趨勢的有效信息。在新媒體時代下,我們應該在視覺傳達設計的現(xiàn)有思維基礎上建立新時代最具前瞻的設計思維,運用新媒體技術探尋新的設計方式與發(fā)展趨勢。
設計趨勢的預測可能是在已有的設計現(xiàn)象上的總結提升也可能是對還未出現(xiàn)的將有可能出現(xiàn)的設計現(xiàn)象的假設。對于視覺傳達設計的趨勢研究,建立在對過去整體視覺傳達設計的形式與媒體的研究基礎上,提出符合新媒體時代下的發(fā)展方向。
在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通常從消費者或使用者的‘需求’出發(fā),并從這個角度來定義設計問題,可以說對需求的不同判斷導致設計結果的不同?,F(xiàn)在,許多有形的東西正在從我們的周圍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數(shù)字形式呈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然而,隨著實體形式的消失,與真實物體交互才能獲得的感受與體驗也在逐漸消失。但是,真實的觸感在設計中有著很大的作用。過去幾年,人們太過于關注數(shù)字技術,而忽視了身體的感知。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我們的行為以及我們所接觸的事物,有助于我們更強烈和更有意義的感知所處的場景。
如何在視覺傳達設計領域創(chuàng)造觸感的體驗?是通過我們的觸感與現(xiàn)實世界的聯(lián)系,來解決問題的方案,還是讓我們盡可能直接與周圍環(huán)境進行交互,而不是通過智能手機或其他顯示屏的方案。新媒體時代帶來的科技發(fā)展,讓我們可以預測MR、VR和AR可能是我們的未來,這些技術是基于強調人類行為、心理學、物理規(guī)律和人體工程學上而創(chuàng)建的,這是一件好事。體驗是真實的,而不僅僅是在屏幕上觀察。當視覺傳達設計的感官刺激形式越多,受眾接受設計所傳達的信息也將更多,歸根到底,新媒體時代所需要的這種多感官刺激,其實恰恰是傳統(tǒng)的、以人為本的方案——即把真實世界的特質,帶回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不僅如此,多感官體驗不僅使視覺傳達更行之有效,更是我們文明社會所需要的——為殘障人士服務,多感官的體驗是相對人性化的,殘障人士調動全身的感官來感受接收信息,遠比單一視覺感官帶來的豐富,幫助這個群體更好的融入到社會活動中去。
在新媒體時代發(fā)展時代,萬物皆媒,很多事物都在不斷的變化,不斷的融合,也在不斷的細分,視覺傳達設計涵蓋的內容將更全面,設計的邊界在逐漸消解。新媒體時代下消解的不僅是不同設計領域的邊界,更是設計與藝術、設計與生活、設計與商業(yè)等的邊界。近年來共享概念的流行也是強調界限模糊下的產物。界限的消解使原有領域注入新鮮血液,激發(fā)新的靈感從而使設計得到創(chuàng)新。
在新媒體的大環(huán)境下,受眾的主觀能動性大大得到提升,人們不再滿足于單一的設計,服務于人的設計順應受眾的需求變化,突破原有的領域界限,不再只是單純表現(xiàn)形式,結合現(xiàn)代技術推陳出新,使之更加多元、更具互動性。設計界限的消解使視覺傳達設計呈現(xiàn)出“多領域融合性”、“科技性”等等新的豐富可能性。
在數(shù)字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新媒體快速崛起。在激蕩的新媒體變革中,人們的越來越多元化的需求使視覺傳達設計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zhàn),我們不能只看到表層技術對新媒體帶來的改變,忽視了最本質的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新時代的設計需要非常重視受眾,無論何時,視覺傳達設計都應該以人為本,在未來則更是如此。
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為中心的、人性化的設計、情感化的體現(xiàn),在視覺傳達設計中把人作為設計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新媒體時代,設計的提升不再是只依靠技術等方式,還需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到"人"上,讓設計回歸以人為本。
馬特·馬圖斯說:“你必須對下一步的設計趨勢有一個前瞻性的、充滿智慧的、有效的答案。否則,你就不配當設計師?!笨梢姡O計趨勢的敏感度對于一個設計師來說是多么的重要,同樣對于整個設計行業(yè)亦是如此。那既然談到趨勢就不得不說它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設計趨勢的生命不超過一兩年”,所以我們需要時刻保持設計上的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新并不是來自跟隨,而是來自知道很多信息,創(chuàng)造力是一個民族發(fā)展的根本,也是現(xiàn)代化科技發(fā)展的思想體系指導[5]。我們設計師必須把趨勢看作一種信息,而非提供選擇的清單。你一定得弄清楚它們來自何方,是什么正影響著這種趨勢;然后尋求趨勢之后的因素,將這些新的影響因素串連起來,就可能形成新的趨勢。設計需要時刻保持在當下的新興環(huán)境中,時代背景的變化使我們在生活的四面八方接受層出不窮的新鮮的事物、洪水猛獸般的信息沖擊,恰恰正是由于這種變化、沖擊,使得人們對于視覺傳達設計的要求也在不知不覺中不斷的提高,這不僅意味著視覺傳達設計在時刻面臨著挑戰(zhàn),而且也要承認它也為視覺傳達設計制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設計本身需要變革,順應未來的發(fā)展趨勢才能更好地面向未來。視覺傳達設計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在未來,視覺傳達設計將會如何變化、以何種趨勢發(fā)展,仍是我們需要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