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檔案局 河北省廣播電視臺
(主持人)
我們都說“家書抵萬金”,尤其在戰(zhàn)爭年月,烽火硝煙,瞬息生死,能從戰(zhàn)場上收到丈夫寄來的家書,哪怕只是寥寥幾字,手捧書信的妻子必定也會感受到紙短情長。今天,我們要給大家讀的,是被珍藏在河北省檔案館里的兩封家書,收信人的名字,叫魏敏。
(短片解說)
“魏敏同志:好久不通信了,在這么寂寞病室中的我是多么想知道些你的消息呵!到今天止又是四日未眠。痛雖然不及剛受傷時,但也夠受了”……寫這封信的,是時任冀南第七軍分區(qū)政治委員兼第七地委書記的蕭永智(圖一)。1943年10月,在敵后環(huán)境愈加殘酷的形勢下,黨中央決定抽調大批干部到延安學習,肖永智也在名單之內,但他堅持要打完一場硬仗再去。
(同期聲)
當時,肖永智身患疾病,他忍受著病痛折磨。但是作為一名革命者,他在信中寫道:要有赴湯蹈火、死不旋踵的崇高犧牲精神……”從這封家書中我們也看到蕭永智同志的錚錚鐵骨。
(短片配音)
“小敏:一月了見不到你的來信,你是否已經(jīng)到達目的地呢?念甚!我曾給你去過兩次信,還送去一包棉衣材料收到否?天氣冷了,平原上已感到冷,山上想必更冷,我怕凍著了你……”(圖二)
(同期聲)
這封家書是1943年10月2號寫的,20天之后,也就是10月21日,蕭永智在臨清陳官營英勇犧牲。
(主持人)
“我怕凍著了你”,這樣的6個字背后,那沒有說出口的千言萬語,大概只有魏敏能讀得懂。這封信雖然是蕭永智的最后一封家書,卻不是留給魏敏最后的文字。我們再來看一本特別的日記,它的前半部分是蕭永智在冀南抗日時的一些記錄。蕭永智犧牲后,這本日記就被帶回到了妻子魏敏手里。
(短片配音)
“1942年11月18日,晴?!挂u河沙鎮(zhèn)之戰(zhàn)于十六日晨開始了,我們于十五日午后五時由住地出發(fā)后穿插敵人的兩道經(jīng)濟封鎖溝,三道汽車路,五十里地遠距奔襲……動作是迅速的,行動是保密的,而又是有最大勇氣和決心的去消滅敵人,故在四個半小時便把五十里路走完了,且沒有一個人掉隊或落伍?!?/p>
(同期聲)
蕭永智日記一共是88篇,記錄了從1942年10月到1943年10月蕭永智的工作經(jīng)歷和斗爭經(jīng)驗和個人的感想。這個日記的時間不是完整的,其中,從1943年1月到6月是空缺的。這個日記對我們研究蕭永智的生平,對研究冀南抗戰(zhàn)史都有重大的意義。
(短片配音)
日記的后半部分,蕭永智的妻子魏敏接過丈夫的筆,記下了這樣的文字。“曉寧告訴我日本投降了,其他同志興奮的坐立不安,我當然也高興,但不知什么東西總是在約束著我,每當歡笑之時便有悲傷二字襲上心頭?!保▓D三)
(主持人)
我們要感謝那個一封家書要走上一個月的慢時代,讓我們今天能有這樣珍貴的檔案可以留存下來細細品讀,我們更要感謝那些在烽火硝煙里棄小我成全大愛的人,正因為他們的守護,我們才有了手機上發(fā)一條消息就跨越萬水千山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