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潔 張江珊
摘要:Web2.0時代下,社交媒體蓬勃發(fā)展,給檔案信息服務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檔案館利用社交媒體開展信息服務的內部優(yōu)勢、劣勢以及外部機遇、威脅,并提出相應措施,以便充分發(fā)揮社交媒體的優(yōu)勢,提高檔案館的信息服務質量。
關鍵詞:檔案館社交媒體信息服務SWOT分析
Abstract:In the era of Web 2.0, social media is flourishing, bring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 es to the archive information service. This article ana? lyzes the internal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and ex? ternal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utilizing the social media by means of SWOT analysi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social media and improve the quali? ty of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of the archives.
Keywords: Archives;Social Media;Information Service;SWOT Analysis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fā)展,我們進入Web2.0時代。在此背景下,社交媒體蓬勃發(fā)展,改變傳統的信息單向傳遞方式,開啟雙向傳播模式,廣泛地應用于各行各業(yè),成為社會信息傳播的重要渠道。早在2010年,美國國家檔案與文件署就發(fā)布了社交媒體戰(zhàn)略,利用社交媒體開展多樣化的檔案信息服務,而我國檔案界研究社交媒體起步較晚。筆者以“社交媒體”和“檔案信息服務”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搜索,相關文章只有50篇左右,研究成果尚不豐富,而以SWOT研究方法分析我國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開展信息服務尚未見論文涉及。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研究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的優(yōu)勢及劣勢,探索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開展檔案信息服務的機遇與挑戰(zhàn),提出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開展信息服務的新模式,以供參考。
一、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開展信息服務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稱態(tài)勢分析法,主要分析研究對象的內部優(yōu)勢、劣勢及外部的機會、威脅等。筆者基于文獻和對我國省市級檔案館社交媒體應用情況的網絡調研,分析了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的內部優(yōu)劣勢及外部機遇與挑戰(zhàn)。
(一)Strengths:優(yōu)勢分析
作為傳統信息服務機構,我國檔案館利用社交媒體開展信息服務具有一定的天然優(yōu)勢。
1.擁有豐富的檔案信息資源
檔案來源于社會生活各領域,內容十分豐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科技、歷史等多個方面。豐富的檔案信息資源為社交媒體發(fā)布信息提供了堅實的資源保障。浩如煙海的檔案資源,獨特的城市記憶展,精深的編研作品均可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向公眾展示。
2.擁有較強的信息存儲管理技能
檔案社交媒體生成的大量信息需要系統存儲和管理,為社會保存可供利用的數字記憶,而檔案館在數字資源存儲與管理方面的專業(yè)特長為此提供了條件。此外,檔案館有電子文件或數字檔案管理系統,有相應的設備、技術、標準、制度,豐富的實踐經驗可保證檔案社交媒體信息的妥善管理。[1]
3.擁有豐富的檔案信息傳播及服務經驗
檔案社交媒體本質上是傳播檔案信息,提供檔案服務的公眾平臺,而檔案館的信息傳播及服務經驗豐富。我國的檔案網站現已形成較大規(guī)模,檔案館在網站上發(fā)布檔案,展示大事記、城市記憶等編研作品,開設信箱、論壇等互動專區(qū),提供多種檔案信息服務。網站建設至今,檔案館已積累寶貴經驗,對應用社交媒體新平臺開展信息服務具有較強的借鑒作用。
(二)Weaknesses:劣勢分析
盡管我國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開展信息服務具有天然優(yōu)勢,但在意識、人才、服務質量等方面仍有較大缺陷。
1.社交媒體應用意識淡薄
社交媒體快速發(fā)展,已滲透到社會各領域,國外檔案界積極應用社交媒體開展信息服務。美國國家檔案與文件署已應用超過20種社交媒體,加拿大國家圖書與檔案館使用了7種,而我國中央檔案館尚未使用社交媒體,省級檔案館中應用社交媒體的比例不超過半數,除湖北和遼寧省檔案館應用了檔案APP,其他多局限于微信和微博??梢姡覈鴻n案館應用社交媒體提供信息服務的觀念淡薄。
2.缺乏社交媒體應用人才
據調查,我國大部分檔案微信公眾號未設置專門的管理人員,多是檔案館工作人員兼職管理。由于缺少專業(yè)訓練,發(fā)布的檔案信息內容單調,形式單一,缺乏吸引力,不利于檔案公眾平臺的長足發(fā)展。
3.檔案信息資源開發(fā)質量不高
一方面,缺乏廣度。我國許多檔案微信公眾號發(fā)布的大部分信息為本地的歷史文化,微博上多為轉發(fā)的新聞動態(tài),單調的信息資源無法滿足用戶需求。此外,微信、微博公眾平臺上不同載體檔案的數量十分有限,一般為文書檔案和照片,視頻類檔案屈指可數。另一方面,缺乏深度。目前,很多檔案微信公眾號存在檔案深加工產品資源匱乏的問題,大多是工作動態(tài)、規(guī)范標準等介紹性信息。檔案信息資源開發(fā)質量欠佳。
(三)Opportunities:機會分析
社交媒體時代特色及國家政策的引領為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開展信息服務提供了良好機遇。
1.Web2.0時代潮流
Web2.0開啟了信息開放交互的時代,人們越來越重視信息開放共享以及公眾參與。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到7.51億,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7.24億,手機上網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上升至96.3%,比例持續(xù)提升。[2]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和智能移動終端的普遍使用為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開展信息服務提供了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2.用戶閱讀方式的變化
以互聯網為載體的閱讀開啟數字化閱讀方式,人們的閱讀習慣越來越碎片化、淺層次化、個性化。社交媒體技術能對檔案內容進行編輯加工,為用戶提供更具視覺沖擊力的獨特內容,短小精悍、圖文并茂,更適應現代用戶的閱讀方式。因此,用戶閱讀方式的改變也能進一步促使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開展信息服務。
3.國家政策的引導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四次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互聯網特別是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重新定義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fā)展,增強主流媒體信息內容傳播力、影響力。[3]同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提出要加強檔案宣傳工作,檔案館要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大力宣傳檔案部門貫徹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新舉措、檔案工作服務社會的新成績、檔案工作者投身現代化建設的時代精神。[4]一系列相關政策的提出,為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提供了極大的外部動力。
(四)Threats:威脅分析
由于用戶關注度不高,缺乏外部資金投入及競爭等方面的外在不利因素限制,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也存在一定挑戰(zhàn)。
1.檔案微博、微信平臺用戶關注度不高
截至2018年3月18日12時,南京檔案官方微博顯示的關注人數是1399人,宿遷檔案官方微博顯示的關注人數只有384人,而進行評價、轉發(fā)的網民更是寥寥無幾。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的消息、文章的閱讀量累計只有幾千次,留言板上的留言寥寥無幾。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開展信息服務,如何留住用戶是一個難點。
2.缺乏資金投入
據統計,目前70%的檔案微信公眾號未得到足夠的資金支持,不少自開通后就不再更新內容,成為空殼微信號,只有“十堰檔案”“數字檔案管理”“檔案那些事兒”有少量撥款。[5]由于缺乏資金投入,帶來人才技術短缺,許多檔案社交平臺建設質量不佳。例如“常州檔案”微信公眾號里的“檔案故事”和“珍檔薈萃”兩個模塊,均顯示“敬請期待”。
3.缺少業(yè)內競爭
社交媒體的應用,對于公共信息服務業(yè)的檔案館來說,增加了壓力,卻沒有天然的利益驅動所帶來的競爭動力。檔案館是非營利性的公共機構,不存在激烈的業(yè)內競爭。缺少競爭壓力,工作人員可能會產生惰性,忽視社交媒體平臺的建設,得過且過。
二、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開展信息服務的策略
根據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提供信息服務的SWOT態(tài)勢分析,筆者將各種因素相匹配,通過系統性分析,提出檔案館開展信息服務的發(fā)展策略。
(一)優(yōu)勢—機遇(SO)策略
1.發(fā)揮館藏優(yōu)勢,創(chuàng)新社交平臺檔案編研成果
檔案館可依托館藏特色資源,創(chuàng)新社交媒體平臺編研成果,對平臺進行特色化建設,充實檔案信息服務的內容。例如,法國博訥檔案館的Facebook主頁處處展現其歷史悠久的葡萄酒文化,不僅封面采用葡萄種植園圖片,而且發(fā)布的信息也圍繞其葡萄酒文化,包括相關歷史文獻,實體檔案圖片以及視頻等,吸引了大批其他領域用戶,如葡萄酒愛好者、葡萄酒生產商和銷售商等。[6]
2.借助移動終端,拓寬檔案信息傳播途徑
隨著筆記本、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的普及,社交媒體用戶日益增多。用戶閱讀到社交媒體平臺上的檔案信息,會對感興趣的內容加以留言、分享轉發(fā);經過多次轉發(fā),形成樹狀的檔案信息傳播渠道,從而拓寬檔案社交平臺信息的傳播途徑,促使檔案信息得到迅速傳播。
3.發(fā)揮信息服務優(yōu)勢,迎合公眾閱讀需求
檔案館應發(fā)揮信息服務優(yōu)勢,用雙微平臺向公眾推送篇幅短小、內容簡練、富于趣味、便于公眾訂閱的檔案信息,迎合人們當今的閱讀方式。如福建省檔案館在畢業(yè)季時啟動“尋找青春記憶”的活動,將本省百余年間十幾所高校的學籍檔案、通訊錄、同學錄、知青檔案以及畢業(yè)生分配檔案借助微博和微信發(fā)布,為公眾在這些檔案背后尋找曾經的青春記憶提供了機會和渠道。[7]
(二)優(yōu)勢—威脅(SW)策略
1.挖掘民生檔案,吸引用戶廣泛關注
民生問題事關億萬百姓的切身利益,檔案館加強民生檔案建設,必然會吸引廣大用戶的眼球。檔案館可深挖民生檔案,利用雙微平臺講述民生故事,展示社會生活衣、食、住、行的變遷;或推送健康小貼士,貼近百姓生活。例如,淮安市檔案館依據飲食文化檔案,在微信公眾號上推送關于“淮安飲食文化‘九大怪”的文章,以特色美食文化博得公眾關注。
2.促進融合,增進檔案館跨界合作
通過社交媒體平臺,檔案部門可進行信息橫向交流,尋求多元合作伙伴,開拓多種合作途徑,加強跨界合作。例如,江蘇省的各市級檔案館可在雙微平臺上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館藏資源,形成江蘇特色檔案文化圈?!罢憬n案館與騰訊·大浙網創(chuàng)新性地開展新媒體全平臺合作,成功推出了檔案文化類互動欄目——《浙江往事》和《鄉(xiāng)音浙江》”。[8]檔案館跨界合作,可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拓展資源開發(fā)的視野,提供優(yōu)質的檔案信息服務。
3.分析檔案社交平臺用戶行為信息,調整服務策略
社交媒體應用的顯著特征是信息雙向流動。檔案館向公眾發(fā)送信息的同時,應注重分析用戶反饋信息,定期分析用戶瀏覽檔案信息所產生的行為數據,獲知公眾興趣所在,對檔案信息服務質量進行評估,從而調整服務策略,優(yōu)化檔案信息服務。
(三)劣勢—機遇(WO)策略
1.順應時代潮流,樹立社交媒體意識
進入Web2.0時代,博客、微博等社交媒體迅速發(fā)展,憑借開放、平等、互動等特點,擁有龐大的用戶群,爆發(fā)出令人炫目的能量。檔案界應樹立社交媒體意識,積極開展檔案服務。早在2010年,美國國家檔案與文件署就發(fā)布了社交媒體戰(zhàn)略。我國檔案館也應順應時代潮流,及時制定社交媒體戰(zhàn)略,建立應用社交媒體的制度規(guī)范,促進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制度化,通過制度化帶動檔案館社交媒體意識的形成與固化。[9]
2.響應國家政策,轉變檔案服務方式
服務方式的轉變是完善檔案服務的前提和基礎。檔案館要響應國家政策,充分利用各類媒體開展工作,利用大數據挖掘技術,主動分析用戶的瀏覽歷史、興趣偏好,在社交平臺上針對性地推送檔案信息,加強與用戶的實時在線互動,提供個性化及“以用戶為中心”的檔案信息服務。
3.利用社交平臺,引導公眾參與檔案信息資源建設
目前,我國檔案館的館藏主要來自于例行接收和民間征集,來源渠道比較單一,很難滿足檔案信息資源建設的客觀需要。社交媒體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檔案用戶成為檔案信息利用及生成的雙重身份者,用戶可在檔案社交平臺上發(fā)布獨家擁有的照片檔案、視頻檔案及其他類型的檔案,利用社交平臺,公眾能更好地參與檔案信息資源建設。檔案館借助公眾力量,能將存于民間的一些原生檔案信息也進行收集,進一步強化檔案信息資源建設。
(四)劣勢—威脅(WT)策略
1.增加資金投入,完善社交平臺功能
檔案館應積極申請增加政府資金投入,聘請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完善社交媒體平臺的功能。首先,檔案館要開發(fā)社交平臺的功能板塊,使平臺能展示除文字以外多種形式的信息內容,包括圖片、音頻和視頻資料等,提高檔案社交平臺功能的完整性和豐富性。其次,完善互動功能,可在微信公眾號里開設語音留言功能,使社交平臺智能化,方便用戶咨詢。功能完善的社交媒體平臺是高質量服務的前提,檔案館需要加強社交媒體平臺的功能建設。
2.建立競爭機制,提高工作人員積極性
態(tài)度決定高度,檔案人員的工作態(tài)度決定了檔案信息服務的質量。一方面,上級要動員鼓勵下級,利用社交媒體開展信息服務;另一方面,檔案館內部要建立激勵機制,調動員工積極性,使其主動探究社交平臺的功能板塊,認真編寫發(fā)布的信息內容,力求創(chuàng)新,提高信息服務質量。
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開展檔案信息服務能極大地提高服務質量,留住用戶,樹立社交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機構的形象,具有重大意義。我國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開展信息服務還處于初始探索階段,形式單一、信息主題狹窄、內容匱乏,尚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未來檔案館要積極探索社交媒體應用的理論并付諸實踐,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交媒體應用道路。
*本文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社交媒體背景下的檔案信息公共策略研究》(項目編號17BTQ078)的階段性成果。
注釋與參考文獻:
[1]丁華東.論社會記憶數字化與鄉(xiāng)村檔案記憶工程推進策略[J].檔案學通訊,2015(4):38.
[2]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18-01-05].http://www. cnnic.cn/gywm/xwzx/rdxw/201708/t20170804_69449. htm.
[3]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講話[EB/OL].[2018-01-05].http://news.xinhuanet.com/pol? itics/2014-08/18/c_1112126269.htm.
[4]黃霄羽,馮磊,郭煜晗,王丹.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創(chuàng)新檔案服務的可行性[J].北京檔案,2016(10):13.
[5]倪麗娟,陳陽.“互聯網+”環(huán)境下檔案微信建設的SWOT分析——基于全國微信公眾號的調查[J].檔案學研究,2017(3):45.
[6]馮磊,黃霄羽.法國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創(chuàng)新檔案服務[J].北京檔案,2017(3):39.
[7]黃霄羽,郭煜晗,王丹,馮磊.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創(chuàng)新檔案服務的內容[J].北京檔案,2017(1):18.
[8]王玉玨,劉佳欣.國外檔案館跨界合作模式及啟示[J].檔案學通訊,2017(2):94.
[9]周耀林,路江曼.論社交媒體下檔案服務的創(chuàng)新[J].檔案學通訊,2014(6):47.
作者單位:揚州大學社會發(fā)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