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時語
對于尖子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來說,在美國公共教育體制內(nèi),“重點中學”幾乎是提高未來精英教育機會的唯一途徑。
美國公立學校遵循按家庭住址就近入學的學區(qū)制,在小學階段,突出的學生最多只能在本學區(qū)內(nèi)就讀“尖子班”,唯一可以跨學區(qū)入學的是有“磁石學?!敝Q的“重點學?!?,絕大多數(shù)是中學。
這些學校大都通過考試(另外加上種族平衡的考慮)跨區(qū)招收尖子學生,所以在教育界通稱“考試學?!?。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歷史比哈佛大學還悠久的波士頓拉丁學校,和歷史超過百年的紐約史岱文森高中。其他較為著名的還有紐約布朗克斯科學高中、亨特學院高中、弗吉尼亞州托馬斯·杰斐遜科技高中等等。美國常春藤名校招收的“寒門子弟”,大量來自這些“重點中學”。
例如,《紐約時報》曾經(jīng)報道,與奧巴馬出身夏威夷老牌貴族中學不同,芝加哥黑人區(qū)長大的奧巴馬太太米歇爾,便是從芝加哥當時唯一的重點中學脫穎而出,考入普林斯頓大學本科,然后獲得哈佛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最后成為社會精英。
據(jù)斯坦福大學教育專家統(tǒng)計,全美有兩萬多所公立高中,其中教育條件比得上私立貴族預校的,只有165所“考試學校”。有19個州根本沒有這樣的尖子學校,就算像洛杉磯這樣的大都市,竟然也沒有一所這樣的公立“考試學?!薄?/p>
米歇爾·奧巴馬回憶她上芝加哥重點中學時,必須每天凌晨6點搭乘公共汽車,花費一個多鐘頭穿過整個城市才能到校。筆者有一位加州友人的女兒考進哈佛之前上的也是這樣的公立重點中學,整整四年每天搭乘商家組織的專門客車上學,單程也超過一個小時??梢怨浪阋幌?,四年高中下來,一個尖子生為此喪失的寶貴時間,原本可以投入到學習和其他活動上,增加自己的競爭優(yōu)勢。
這樣的情況使得高質(zhì)量重點中學成為嚴重稀缺教育資源,僧多粥少,入學競爭極為激烈。例如上述弗吉尼亞州托馬斯·杰斐遜科技高中,每年招生480名,卻有3300多名學生報考。其結果便是大量資質(zhì)出眾的尖子中學生不得其門而入,被迫混跡于普通高中,而失去高質(zhì)量教育機會。
其次,在公立學校體系中,由于很難實施常春藤名校采納的憑“全面素質(zhì)”招生,只能普遍采用嚴格的以考分劃線的標準,結果導致亞裔華裔的高比例,以及黑人和其他少數(shù)族裔學生的相對匱乏,造成了相當不正常的學校環(huán)境。例如,亞裔在全美高中生中的比例約為5%,在重點中學的比例卻超過了20%。托馬斯·杰斐遜科技高中甚至出現(xiàn)了黑人學生組織缺乏成員、由白人出任會長的局面。
這些重點高中的入學競爭之激烈,是精英教育競爭下延的例證,而入學之后的學業(yè)競爭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不擇手段的情況也時有發(fā)生,其中,史岱文森高中的學生考試作弊案是一個典型。
以科學教育著稱的史岱文森高中算得上是世界名校,校友中已經(jīng)有4名諾貝爾獎得主,入學全憑嚴格考試,錄取的是大紐約區(qū)最出色的學業(yè)尖子,據(jù)《華爾街日報》統(tǒng)計,史岱文森高中的畢業(yè)生有近一成進入了美國頂尖名牌大學,屬于美國公立中學中的翹楚。
2012年夏季,近百名學生在并非緊要的公共課程考試中利用手機短信作弊。作為擁有百年歷史的名牌中學,史岱文森高中的這一大規(guī)模作弊案震動美國教育界,也顯示了美國精英教育“割喉”競爭的低齡化?!都~約時報》引述的史岱文森高中一位應屆畢業(yè)生的解釋“只幾分之差就能決定是否進得了常春藤學校”,很好地說明了作弊的動機。
“重點中學”即便有各種不足,仍然是寒門子弟進入名校的重要跳板。總的說來,除了有幸擠進165所重點“考試學校”的1%的尖子高中生之外,公立中學與私立貴族“預?!睂W生之間的質(zhì)量差距越來越大。
貴族“預校”畢業(yè)生進入常春藤名校的機會,是公立中學畢業(yè)生的5倍!無怪近年來從老小布什、克里、麥凱恩、奧巴馬到羅姆尼等大多數(shù)總統(tǒng)候選人都是貴族“預校”畢業(yè)的精英教育產(chǎn)物。
(綜合摘編自FT中文網(wǎng)、政商智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