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海丹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醫(yī)院,湖北 武漢 430074)
卵巢早衰是常見婦科疾病,指患者40歲前出現(xiàn)因卵巢功能衰弱所致的閉經、性功能降低、第二性征退化等一系列癥狀,基本病理特征為雌激素水平降低、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1]。激素替代療法可模擬體內卵巢激素分泌,改善雌激素水平降低所致的五心煩熱、盜汗、陰道干澀、月經失調、情緒障礙等癥狀,是治療卵巢早衰的常用方法[2]。激素替代療法長期應用可增加乳腺疾病、心血管事件、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風險,還可導致肝腎功能異常,降低了患者治療依從性[3]。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可減少西醫(yī)治療不良反應,有效改善激素水平,緩解癥狀[4]。2015年1月—2016年6月,筆者采用滋腎活血方聯(lián)合激素替代療法治療卵巢早衰,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上述時期在我院就診的卵巢早衰患者182例,均符合卵巢早衰的診斷標準[5]:年齡<40歲,閉經>4個月,至少2次間隔超過1個月檢查FSH>40 IU/L、E2<73.2 pmol/L;第二性征發(fā)育及月經初潮正常;年齡20~39歲;符合腎虛兼血瘀的辨證標準[6]:體質素弱,腰膝酸軟,頭暈耳鳴,伴情志抑郁或易怒,脅痛與少腹脹痛拒按,舌淡或有瘀斑,苔正常或薄黃,脈弦或緊;患者對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多囊卵巢綜合征、高催乳素血癥、卵巢不敏感綜合征、性腺發(fā)育不全等疾病;合并甲狀腺、腎上腺、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及肝腎功能異常者;合并惡性腫瘤患者;入組前3個月內接受過藥物治療者;中藥過敏史者;認知障礙或精神疾病患者。隨機將患者分為2組:對照組91例,年齡28~39(35.02±3.14)歲;月經初潮年齡(13.24±1.69)歲;卵巢體積(2.51±0.41)cm3;閉經時間5~27(9.66±4.34)個月;婚姻狀況:未婚11例,已婚80例;妊娠次數(shù):0次12例,≥1次79例;有吸煙史14例;癥狀:潮熱64例,盜汗71例,陰道干澀61例,性欲低下83例。研究組91例,年齡29~39(35.14±3.37)歲;月經初潮年齡(13.41±1.72)歲;卵巢體積(2.49±0.37)cm3;閉經時間6~24(9.47±4.42)個月;婚姻狀況:未婚9例,已婚82例;妊娠次數(shù):0次11例,≥1次80例;有吸煙史16例;癥狀:潮熱69例,盜汗73例,陰道干澀67例,性欲低下85例。2組患者年齡、月經初潮年齡、卵巢體積、閉經時間、卵巢體積、婚姻狀況、妊娠次數(shù)、吸煙史、癥狀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2組患者入組后均完善相關檢查,對照組給予激素替代療法治療,雌激素0.625 g/d口服,服用的第16天加服醋酸甲羥孕酮片10 mg/d,服用5 d,激素替代療法28 d為1個療程。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滋腎活血方治療,組方:熟地黃15 g,杜仲15 g,山藥15 g,當歸10 g,山茱萸10 g,牛膝10 g,桃仁10 g,丹參10 g,紫河車10 g,益母草20 g,紅花9 g,甘草6 g,水煎至200 mL,早晚分服。2組均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
1.3觀察指標①治療前后抽取患者靜脈血,檢測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黃體生成素(LH)、抑制素(INH-B)水平。②治療前后采用彩色超聲多普勒檢測卵巢體積及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③治療前后采用改良Kupperman評分評價患者的臨床癥狀,改良Kupperman評分包括潮熱出汗、感覺異常、失眠、易激動、抑郁、眩暈、疲乏、骨關節(jié)肌肉痛、頭痛、心悸、皮膚蟻行感、性交痛、泌尿系統(tǒng)癥狀等共13項,得分越高說明癥狀越圍絕經期癥狀越嚴重[7]。④參照有關文獻制訂療效評價標準:痊愈指月經來潮至少3次,主要癥狀消失,實驗室檢查基本恢復正常;有效指月經來潮至少2次,主要癥狀消失或減輕,實驗室檢查指標有所改善;無效指未達有效標準。
2.12組治療前后激素水平比較2組治療前FSH、LH、E2、INH-B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2組治療后FSH、LH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均<0.05);2組治療后E2、INH-B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激素水平比較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2組治療前后卵巢體積和卵巢血流動力學變化2組治療前卵巢體積、卵巢內動脈血管收縮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數(shù)(RI)、加速時間(TA)、加速度(ACC)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2組治療后卵巢體積均較治療前顯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均<0.05);2組治療后PSV、RI、TA、ACC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2。
2.32組治療前后改良Kupperman評分比較2組治療前改良Kupperman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后改良Kupperman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均顯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2 2組治療前后卵巢體積和卵巢血流動力學比較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2.42組臨床療效比較研究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激素水平變化是卵巢早衰的重要因素和主要病理生理表現(xiàn),卵巢早衰患者卵泡數(shù)目減少,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降低,對垂體FSH抑制減弱,血清FSH水平升高,F(xiàn)SH水平升高可加快卵泡成熟速度,刺激雌激素分泌,隨著卵泡數(shù)目的持續(xù)減少,卵巢雌激素分泌逐步減少,F(xiàn)SH水平逐步升高,至卵泡不再發(fā)育后出現(xiàn)FSH持續(xù)升高而E2持續(xù)低下狀態(tài),臨床常以FSH>40 IU/L和E2<73.2 pmol/L作為卵巢早衰的診斷標準[8-9]。INH-B為轉化生長因子-β超家族成員之一,由卵巢顆粒細胞分泌,可反饋性抑制垂體FSH分泌,調節(jié)增加E底物調節(jié)E2產生,INH-B水平降低可導致FSH水平升高,加速卵泡耗竭,INH-B已經成為評估卵巢儲備功能的生物學指標[10-11]。卵巢早衰患者雌激素水平降低,卵巢間質纖維增多,可導致卵巢血管壁順應性降低,血流速度變快,血流阻力增加導致RI、PSV值升高,卵巢有效灌注不足,體積縮小[12]。
表3 2組治療前后改良Kupperman評分比較分)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4 2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P<0.05。
中醫(yī)無卵巢早衰之病名,多將其歸于“閉經”“血枯”“不孕”“經水早斷”“斷經前后諸證”等范疇。中醫(yī)學認為腎藏精、主生殖,為先天之本、陰陽之根,精能生血,血能化精,卵子為腎藏之“精”,腎氣不足則天癸不能如期而至,導致卵子匱乏或不能成熟[13]。月經的形成有賴于腎、天癸、沖任、胞宮的生理功能的協(xié)調,腎為先天之本,天癸之源,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行生化之源,肝藏血,脾統(tǒng)血,沖為血海,任主胞胎,精血同源而互生,氣為血帥,氣血則血行,諸虛不足或瘀滯均可為閉經之由,也就是說,閉經的病因多責于腎、肝、脾之虛損,精、氣、血之不足,血??仗摚浹獰o源以瀉,實則多責于氣、血、寒、痰之瘀滯,胞脈不通,經血無路可行,因此腎虛兼血瘀為卵巢早衰的常見證型,治宜補腎填精、養(yǎng)血活血[14]。滋腎活血方中熟地黃益精填髓、補血滋陰,杜仲溫補腎陽,山藥固腎滋精,紫河車溫腎補精、益氣養(yǎng)血,當歸補血活血,山茱萸補益肝腎,牛膝補肝腎兼逐瘀通經、引血下行,桃仁破血行瘀,丹參活血化瘀,益母草活血調經,紅花活血通經,甘草調和諸藥;方中熟地、紫河車、當歸補腎活血為君,山茱萸、山藥、杜仲養(yǎng)血益精、補腎氣、命門為臣,益母草、牛膝、紅花、丹參、桃仁通經血、強腰膝為佐,甘草調和諸藥為使,全方共奏補腎益精、活血調經之功效[15]。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FSH、LH、PSV、RI、TA、ACC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E2、INH-B、卵巢體積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滋腎活血方聯(lián)合激素替代療法治療卵巢早衰可調節(jié)患者性激素水平,改善卵巢血流動力學,改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