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萬寧市北京師范大學萬寧附屬中學 龐春蓮
“一圖勝千言?!敝R可視化理論告訴我們:運用適當的圖解手段能夠建構和傳達復雜的知識,人腦的生理機制與知識可視化的機構特征,常常能做到完美的契合。用圖解的形式把知識表現出來,能大大降低語言的認知負荷,加速思維的發(fā)生。腦科學專家通過一系列實驗和研究發(fā)現,人的大腦是由數億個神經元組成,神經元之間構成復雜相連的功能網絡結構。思維導圖恰好能充分利用腦神經生理的功能網絡結構,借以正確調動人與生俱來的放射性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學習特性。
記憶的加工層次理論告訴我們,信息進行存儲時,需要進行深層次的正確加工,需要把它們納入過去經驗的復雜網絡之中,才能提高記憶效果。思維導圖剛好能幫助清晰地呈現新概念和舊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并且提供可視化的思維支架,使大腦更容易接受和記憶有視覺刺激的、多重色彩的、多維度的圖示。
基于以上的科學記憶理論,筆者對思維導圖進行了深入研究,又于高三英語教學上進行多方探討和反復嘗試,收獲幾許教學心得和教學經驗,現表述如下:
隨著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推陳出新,教師的備課方式和教學方式也緊跟科技的步伐。時下的思維導圖App和辦公軟件種類繁多,功能也非常強大,可以根據教師的需要選擇使用。MindMaster、Xmind、Freemind、易思、幕布、Mindmanager、思維魔方等辦公軟件都可以下載在電腦或手機上,供教師課件制作和挑選備課素材。
圖1就是筆者用Freemind辦公軟件制作的思維導圖:
當然,使用普通的office辦公系統(tǒng),也可以制作出生動形象的思維導圖,比如word、powerpoint等都可用來制作思維導圖。圖2就是筆者使用ppt制作的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在詞匯記憶方面的運用,相較于趣味性,更注重于知識性和歸納性,因此特別適合應用在高三英語詞匯教學過程中,詞匯集中性強,課堂容量大,針對性強。圖3就是有關形容詞后綴的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他們能在教師的主導下主動繪制出一幅又一幅精妙絕倫,樣式繁多的思維導圖。用心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就是高效記憶的過程。
圖4就是一位高三學生利用電腦辦公軟件powerpoint制作的思維導圖:
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引導、鼓勵學生進行任務型分工與合作,呈現成果時大力表揚,并提出合理化建議,避免華而不實、嘩眾取寵的現象發(fā)生。如果學生在電腦上制作思維導圖條件不具備,不夠現實,有畏難情緒的話,可提倡學生手繪思維導圖,教師適時跟蹤督促并結集成冊,激發(f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他們記憶和歸類詞匯的積極性,更有利于形成互相借鑒、比爭趕幫、百家爭鳴的局面。
圖5是一位高三學生的手繪思維導圖:
1.增加教學導入的趣味性。結合思維導圖的自身特質,運用思維導圖將課堂教學的新知識恰當地導入,無疑能做到把思維導圖和課堂教學有效融合。如在高三一輪的講授課中,整理歸納異形同義詞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把不同的幾組詞匯或詞組分別呈現出來,回顧其意,然后導出共同的用法和功能。
2.在新授課的講解中能夠做到畫龍點睛。教學工作的主陣地當然是課堂。教師可用思維導圖來解析重點詞匯,可圍繞新的知識點制作思維導圖,可利用思維導圖節(jié)節(jié)分枝,逐個分解,最后達到掌握新知識點的目的。例如,在講授高三學生話題作文“人際關系”詞匯積累時,教師可利用思維導圖來復習歸納有關 “人際關系”的相關單詞,激活并鞏固相關表達。
3.有助于學生在課堂上思維拓展和延伸。思維導圖能將表面看似毫無聯(lián)系的零碎知識進行創(chuàng)造性鏈接,通過記憶鏈條巧妙地串聯(lián)起來,在學習者的頭腦中構成知識網絡圖,使枯燥無趣的字或詞在人腦中形象地立體起來,并讓學習者進行主次輕重地記憶。而且,隨著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記憶的不斷深入,學習者的思維模式也會橫向、縱向拓展,創(chuàng)造性建立新的知識網絡圖。記憶得到強化,效率也進一步提高。例如,在帶領高三學生整理高考詞匯同形異義詞時,教師可有意識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串起數個分枝的不同詞性不同詞形的詞匯。
4.能有效進行課堂小結,使知識呈現和歸納承上啟下、一目了然。課堂小結用時雖短,但不容小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因此充分利用好課堂小結并體現課堂小結的價值就變得至關重要。思維導圖的引入,使課堂小結中內容更加緊湊,知識點呈現得更加明顯。抓取整堂課的知識點關鍵詞,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總結和呈現,有助于師生理清知識脈絡,規(guī)避知識點的疏漏,真正發(fā)揮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例如,在一輪復習講授聽力短對話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把短對話中運用到的相關詞匯用抓取關鍵詞的方法,做成思維導圖,進行課堂小結。
通過近一年來的理論初探和教學實踐運用,筆者發(fā)現: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教與學的現代化輔助工具,能激活學生已有的相關背景知識,補充新的、必要的背景知識,能讓學生在較短時間內復現、運用已學過的詞匯,縮短師生機械記憶和盲從探索的過程,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以及總結歸納能力,為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提供了一種全面、科學的記憶方式,不失為一種新型、高端、現代化的教學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