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洪
達川區(qū)趙家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中醫(yī)內科,四川達州 635751
冠心病患者均存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情況,并造成冠狀動脈狹窄或者供血不足而引起心肌功能障礙或者產生器質性病變,該癥屬臨床上常見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類型之一,病情持續(xù)發(fā)展下會嚴重威脅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故該次研究選取該院于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對加味瓜蔞薤白半夏湯對痰濁壅塞型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漿同型半胱氨酸的影響做分析總結,現(xiàn)報道如下。
研究中納入對象為該院收治的痰濁壅塞型冠心病患者60例,將其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為:對照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為 51~68歲,均值為(62.17±3.95)歲。觀察組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齡為 53~72 歲,均值為(64.03±3.61)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入院治療時給西藥硝酸異山梨酯片,用法用量為心絞痛急性發(fā)作時舌下含服1次5 mg;阿司匹林腸溶片用法用量為口服、100 mg/次、1次/d,控制最大藥劑量每天<200 mg;馬來酸依那普利片用法用量為口服、5mg/次、1次/d,控制最大藥劑量每天<10 mg。經此持續(xù)治療1個月觀察效果。
觀察組:西醫(yī)常規(guī)方法治療與對照組相同;加味瓜蔞薤白半夏湯藥方為:薤白18 g、瓜蔞18 g、半夏15 g、神曲 15 g、山楂 12 g、茯苓 12 g、陳皮 8 g、石菖蒲 8 g、灸甘草8 g,將諸藥以3000 mL水煎熬至300 mL、取汁,1劑/d、1劑分早晚2次溫服;經此亦持續(xù)治療1個月觀察效果。
將患者治療前后的血脂(甘油三酯-TG、血清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詳細記錄并整理,將所獲各項數(shù)據(jù)做對比分析,以血脂、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提示治療有效。
以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所獲各項臨床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進行 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1個月治療后觀察效果可得:觀察組患者血脂各指標水平均見明顯改變,TG、TC、LDL-C水平顯著降低、HDL-C水平亦見相對升高,患者血脂水平改善顯著,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 1 治療前后血脂水平變化[(±s),mmol/L]
表 1 治療前后血脂水平變化[(±s),mmol/L]
組別 時間TG TC HDL-C LDL-C觀察組(n=30)對照組(n=30)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t治療后值P值5.85±1.68 1.97±0.43 5.79±1.57 3.75±0.93 0.314 2<0.05 4.71±0.24 3.22±1.73 4.69±0.15 3.08±1.23 2.590 6<0.05 0.96±0.24 1.45±0.48 0.98±0.21 1.26±0.50 1.795 3<0.05 3.36±0.38 2.31±0.08 3.41±0.35 3.16±0.27 0.341 6<0.05
經1個月治療后觀察可得:觀察組患者治療前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為(18.80±9.33)mmol/L、治療后為(12.38±7.06)mmol/L,對照組患者治療前血漿同型半 胱氨酸 水平 為 (18.91±9.27)mmol/L、 治 療 后 為(16.73±9.15)mmol/L;患者治療前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顯著,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馬來酸依那普利片等,其中硝酸異山梨酯片多用于冠心病的長期治療,并具有極佳的心絞痛預防作用,患者用藥后可充分松弛血管平滑肌,經此達到擴張血管的效果,故而擴張外周動脈、靜脈,隨之靜脈容量增加而減少了回心血量,心室舒張末壓力及體積便有效降低,并對局部動脈硬化阻塞具有選擇性擴張作用,能夠起到重新分布心肌血流,使冠心病患者相關臨床癥狀得以有效改善[1]。阿司匹林腸溶片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血栓素A2生成作用,隨之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患者用藥后可充分抑制環(huán)氧合酶合成,故而被廣泛用來治療心血管類疾病,同時該藥亦具有極佳的解熱、鎮(zhèn)痛與消炎效果。馬來酸依那普利片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之一,用藥后被水解為依那普利拉而達到極佳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效果,隨之血管緊張素II水平減低而產生全身血管舒張,故而起到降壓的目的[2]。此類藥物聯(lián)用治療冠心病的效果雖良好,但多是獲得較好的近期療效,對患者的病情遠期控制及預后改善并無較大作用,患者的病情并未得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中醫(yī)論證將冠心病歸為真心痛、胸痹的范疇,認為主要是患者體內氣血虧虛、臟腑功能失調等不良情況所致,而痰濁壅塞型冠心病患者高脂血癥嚴重,多見患者LDL-C水平極高,進入血管內皮下并長時間積聚而引起機體血流不暢,隨之形成脂質池并可見壞死核心,纖維帽破裂時便出現(xiàn)溢出的情況,故而導致凝血或者血栓形成的情況[3]。有資料顯示:痰濁壅塞型冠心病患者主要是因體內津液代謝、水谷精微雙重障礙所致,痰濁為血清脂類不能生化引起的。同型半胱氨酸為氨基酸代謝產物,該產物水平升高后會損傷血管內皮細胞,隨之出現(xiàn)膽固醇積聚于血管壁上的情況,故而增加了出現(xiàn)動脈粥樣硬化的幾率[4]。諸多資料顯示:同型半管氨酸水平升高為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其代謝紊亂時便出現(xiàn)水平升高的情況,并與LDL-C形成復合體,被巨噬細胞吞噬后出現(xiàn)泡沫細胞而積聚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處,便極易引發(fā)或加劇動脈壁糖蛋白纖維化結構,炎癥吞噬后便形成斑塊[5]。該次研究中觀察組接受常規(guī)方式+加味瓜蔞薤白半夏湯治療,其中加味瓜蔞薤白半夏湯中選擇薤白、瓜蔞、半夏、神曲、山楂等多味中草藥,薤白可通陽散結以及導滯行氣,瓜蔞具有極佳的消痰散結功效,茯苓可祛濕消痰、健脾和胃,半夏、石菖蒲、陳皮等藥具有良好的健脾祛濕、理氣和中、燥濕化痰功效;諸藥合奏可達到導滯行氣、消痰散結、理氣和中、燥濕化痰等效果,治療痰濁壅塞型冠心病時可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確保了患者病情得到全面治療與控制。
綜上所述,加味瓜蔞薤白半夏湯輔助西藥治療痰濁壅塞型冠心病的效果顯著,對患者血脂及血漿同型半胱氨酸的改善有著積極作用。
[1] 單霞,茍彩霞,胡克峰.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J].中外醫(yī)療,2017,36(16):1-3.
[2] 田雨,宮麗鴻.中西醫(yī)結合聯(lián)合體外反搏治療對冠心病患者臨床研究及對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響[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7,29(4):518-521.
[3] 韓斌.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32(17):105-106.
[4] 于洋,于國昌,張蕾,等.栝蔞薤白半夏湯聯(lián)合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冠心病的療效觀察[J].轉化醫(yī)學電子雜志,2016,3(8):12-13.
[5] 吳彩霞,王正椋.血府逐瘀湯聯(lián)合美托洛爾治療老年人冠心病心絞痛的療效及對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水平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4,21(18):2783-2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