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朝
(江蘇省徐州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站,江蘇徐州 221002)
由于河水中含有大量泥沙,黃河自古就經常淤積、改道。歷史上有文獻記載可查的黃河的泛濫、決口、改道有1 500多次,河道明顯的改流有20余次[1]。黃河自1128年在河南滑縣李固渡人為決口以后,“數(shù)十年間,或決或塞,遷徙無定”[2],河道在淮北平原上不斷擺動,直至 12世紀中葉以后從徐州由泗入淮,至清咸豐五年(1855年),改流大清河由山東利津入渤海止,黃河流經徐州市域757年,其間徐州人民飽受其害[3]。黃河曾經在徐州的河道被稱為故黃河。徐州現(xiàn)存的故黃河,由豐縣自西北向東南方向流經徐州市區(qū),從睢寧流出徐州轄區(qū)進入宿遷市,長度173 km。
隨著近年來徐州市經濟建設不斷發(fā)展,人類活動對故黃河流域內土地利用加強,使得故黃河流域的景觀格局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遙感技術是研究景觀格局變化最有利的手段[4-6]。為了探討這些人為活動對故黃河流域景觀格局的影響,更好地保護故黃河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筆者對2007和2016年2個時期徐州故黃河景觀變化進行了分析。
1.1研究區(qū)概況選取徐州轄區(qū)內故黃河兩側2.5 km作為研究對象,流域面積690 km2,包括豐縣、銅山區(qū)、徐州市區(qū)和睢寧4個區(qū)域。
1.2數(shù)據(jù)來源與分析方法選擇徐州市2007年的Landsat-5影像和2016年的Landsat-8影像,幾何校正后在ArcGIS 10.2中進行目視解譯,得到2個時期的故黃河矢量圖層。利用ArcGIS 10.2中的生成緩沖區(qū)功能,生成故黃河兩側2.5 km的邊界圖層。切割2007和2016年的遙感影像,得到這2個時期徐州故黃河流域的遙感影像。再一次通過目視解譯,得到這2個時期徐州故黃河流域土地利用類型圖。將2個時期的土地利用類型矢量圖層轉換成TIF格式的柵格圖層,運用Fragstats 4.2軟件計算景觀指數(shù)。
2.1徐州故黃河景觀類型變化從2007和2016年徐州故黃河土地利用類型統(tǒng)計(圖1)可看出,徐州故黃河流域范圍內的耕地顯著減少,由2007年的425.4 km2下降至2016年的406.5 km2,所占百分比下降了3.0%;草地面積基本無變化;林地和水體面積略有增加;建設用地面積顯著增加,由162.2 km2增加至174.4 km2,所占比例增加了1.7%。
2.2徐州故黃河景觀格局分析利用Fragstats 4.2計算斑塊面積(PLAND)、最大斑塊指數(shù)(LPI)、周長-面積分維數(shù)(PAFRAC)、斑塊密度(PD)、斑塊形狀指數(shù)(LSI)、蔓延度指數(shù)(CONTAG)、斑塊結合指數(shù)(COHESION)、Shannon 多樣性(SHDI)等景觀指數(shù),對2007和2016年徐州故黃河的景觀格局進行分析。選取景觀指數(shù)及相關描述見表1[7-8],相關計算結果見表2和表3。
由表2可見,徐州故黃河流域內耕地類型的LPI指數(shù)下降較為明顯,PLAND 指數(shù)和PAFRAC指數(shù)略微下降,說明徐州故黃河流域的耕地類型面積下降較多,耕地類型中的最大斑塊面積減小,斑塊穩(wěn)定性下降。林地類型和建設用地類型的PLAND上升明顯,PAFRAC和LPI略微下降。說明林地和建設用地面積增加較明顯。草地類型的3個指數(shù)數(shù)值基本無變化,草地類型在10年中無明顯變化。水體類型的PLAND和LPI基本無變化,PAFRAC指數(shù)上升較明顯,說明故黃河流域水體斑塊復雜性和穩(wěn)定性提高。
對比2007和2016年景觀水平的景觀指數(shù)(表3)發(fā)現(xiàn),2016年徐州故黃河流域的PD、SHDI指數(shù)略微上升,LSI指數(shù)上升明顯,其他指數(shù)下降,說明最近10年由于人為活動的影響,徐州故黃河流域景觀變得更加破碎化。
徐州故黃河流域2007—2016年耕地類型面積顯著下降,建設用地類型顯著增加,景觀穩(wěn)定性下降,這些是人類城市建設的結果,隨著城市化的進行,未來可以預見建設用地所占的比例將繼續(xù)增長。
圖1 2007年(a)和2016年(b)徐州故黃河土地利用類型Fig.1 Land use types of Xuzhou Ancient Yellow River in 2007(a) and 2016(b)
項目Item景觀指數(shù)Landscape index描述 Description斑塊類型水平Plaque type levelPLAND景觀中某類斑塊的面積占整個景觀面積的百分率LPI最大斑塊面積占總景觀面積的百分比PAFRAC度量斑塊類型的復雜性和穩(wěn)定性景觀水平Landscape levelPD反映景觀破碎程度,值越大,破碎程度越高LSI斑塊聚散程度的度量,LSI越大,斑塊越離散CONTAG景觀中不同斑塊類型的聚集程度,CONTAG越高,斑塊離散程度越低COHESION反映相應斑塊類型的物理連接度SHDI反映景觀類型多樣性大小的指標,一般來說,景觀破碎化程度越高,該指標越大
表2斑塊類型水平的景觀指數(shù)計算結果
Table2Calculationresultsofthelandscapeindexatthepatchtypelevel
景觀類型Landscape type年份YearPLANDLPIPAFRAC耕地Farmland200761.5450.671.31 201658.8138.601.29 林地Forest land200723.464.171.37 201625.234.081.24 草地Grass20077.710.921.46 20167.950.921.48 建設用地20076.470.391.20 Construction land20167.190.381.17 水體Water body20070.810.191.17 20160.820.181.45
表3景觀水平的景觀指數(shù)計算結果
Table3Calculationresultsoflandscapeindexatlandscapelevel
年份YearPDLSICONTAGCOHESIONAISHDI20071.0425.0064.2998.2299.911.0520161.2427.6062.8498.0299.851.09
林地類型和水體類型2類景觀略有增加,這2類景觀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徐州故黃河流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服務功能。建議今后在故黃河兩岸增建各類保護區(qū),提高森林和水體2類景觀的面積,使故黃河成為候鳥等遷徙動物的中轉站,為各類水生生物提供生存空間,顯著提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服務功能,新建的各類保護區(qū)也可作為市民休憩、游覽的場所。
[1] 鄒逸麟.歷史時期黃河流域的環(huán)境變遷與城市興衰[J].江漢論壇,2006(5):98-105.
[2] 周魁一,鄭連第.二十五史河渠志注釋[M].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1982:212.
[3] 錢程,韓寶平.徐州歷史上黃河水災特征及其對區(qū)域社會發(fā)展的影響[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114-118.
[4] 曾加芹,歐陽華,牛樹奎,等.1985年~2000年西藏地區(qū)景觀格局變化及影響因子分析[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08,22(1):137-143.
[5] 王傳輝,郭振亞,高超,等.基于遙感的巢湖流域景觀格局變化研究[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13,22(12):1586-1592.
[6] 王平.南通市生態(tài)環(huán)境遙感監(jiān)測及其動態(tài)變化研究[J].環(huán)境監(jiān)控與預警,2012,4(6):42-45.
[7] 董玉紅,劉世梁,安南南,等.基于景觀指數(shù)和空間自相關的吉林大安市景觀格局動態(tài)研究[J].自然資源學報,2015,30(11):1860-1871.
[8] 李曉謙,周雷,孫子程,等.基于TM影響的沈陽市城市景觀格局變化分析[J].生態(tài)科學,2016,35(1):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