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煒
〔關(guān)鍵詞〕水滸傳;人物分析;教育啟示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biāo)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8)18-0077-02
《水滸傳》里的軍師吳用,人稱“智多星”。作為梁山好漢創(chuàng)業(yè)團隊的核心人物之一,這位吳老師滿腹經(jīng)綸,足智多謀。這不僅體現(xiàn)在他對梁山事業(yè)發(fā)展方向的把握上,還體現(xiàn)在他的人際溝通能力上。在“吳學(xué)究說三阮撞籌”一節(jié)中,吳老師步步為營,說服阮氏三兄弟加入創(chuàng)業(yè)團隊的故事,充分彰顯了他超人的溝通魅力。真不愧是做老師的!
吳老師說服三阮入伙,大致上用了順其性格、問題刺激、動之以情、導(dǎo)之以行的步驟。我們翻開原著,仔細品味這段情節(jié),相信對我們在與孩子溝通方面有不少啟發(fā)。
一
吳用來到三阮所在的石碣村,第一個找的是立地太歲阮小二。見到阮小二,吳老師沒有直接表明來意,而是說,自己要幫人買魚??此齐S意的一個小謊言,實際上是吳老師煞費苦心埋下的伏筆——由打魚這件事,隨時可以引出他此行的真正計劃。但阮小二并沒有直接回應(yīng)魚的事情,而是邀請吳用喝酒。吳老師順勢答應(yīng):“小生的來意,也正欲要和二郎吃三杯?!?/p>
這一下子,就拉近了關(guān)系,為后邊深入開展思想工作爭取了條件。兩人乘船來到酒店,遇見活閻羅阮小七。三人又到鎮(zhèn)上找到正在賭錢的阮小五。
這段情節(jié)中,對話不少,吳老師一直沒說正事兒,始終順著三兄弟說話,句句帶笑,句句客套,讓三阮感到很是親切。
金圣嘆讀到這里,忍不住感嘆道:吳用說三阮,只用一個順?biāo)愿?,順?biāo)谡Z之法,一篇皆然,蓋深得控御豪杰之術(shù)者也。一句“順?biāo)愿瘛薄绊標(biāo)谡Z”,就是吳用開展思想工作前的絕妙技巧。
作為老師或家長,在跟孩子談話時,也應(yīng)該注意這個“順”字。尤其是孩子尚沉浸在負面情緒之中時,切忌以成人身份直接說教,而是應(yīng)該俯下身子,做一個安靜的聆聽者,讓孩子感覺到你是和他站在一起的,做他的貼心人。這就是“情緒認同”。有了這種認同感,孩子才可能對你敞開心扉,和你建立良好的信賴關(guān)系。而完成了這一步,高效的溝通才算正式啟動。
二
人齊了,大家邊喝酒邊談事兒。阮小五問,教授到此有何貴干。吳用還沒說話,阮小七搶先替他回答了,說吳教授如今在一個大財主家做家教,今天來呢,是按照主人家的要求,來買十來條十四五斤重的金色鯉魚。阮小七接著說出了兄弟三人的窘?jīng)r:
“若是每常,要三五十尾也有,莫說十?dāng)?shù)個,再要多些,我兄弟們也包辦得;如今便要重十斤的也難得!”
吳用聞言,說那不行,就要十四五斤的,不白要,按市場價給錢。這時,阮小七說:
“教授,卻沒討處。便是五哥許五六斤的也不能夠;須要等得幾日才得。你的船里有一桶小活魚,就把來吃些?!?/p>
這就是吳用要拋出的問題:打魚為生的人,為何弄不到大魚?其實不管是誰,面對這事兒都要提出疑問的??扇钚∑弑苤鼐洼p,立刻轉(zhuǎn)移話題,去船上把小魚搬進來下了鍋。吳用沉住氣,沒著急刨根問底。晚上到阮小二家里,繼續(xù)喝酒。
吳用開始“問題刺激”了。
“你這里偌大一個去處,卻怎地沒了這等大魚?”
阮小二回答道:“實不瞞教授說,這般大魚只除梁山泊里便有。我這石碣湖中狹小,存不得這等大魚?!?/p>
吳用趁勢問:“這里和梁山泊一望不遠,相通一脈之水,如何不去打些?”
這時,阮氏兄弟才道出實情。原來,前不久,梁山泊被王倫一伙強人給占了?,F(xiàn)在沒人敢去打魚。為此,他們也很郁悶,但是沒有辦法。
至此,吳用“問題刺激”的效果就出來了:和阮氏兄弟一起,找到了非正?,F(xiàn)象背后的癥結(jié)所在。
這也是啟動下一步溝通工作的關(guān)鍵所在。就像老師、家長在給孩子做思想教育工作時,若能站到孩子的角度,和他一起找到問題所在,然后再去激發(fā)其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路徑,教育工作一定事半功倍。
三
關(guān)鍵點找到了,吳用開始啟動“曉之以情”模式。
接著上面三阮對王倫一伙兒占據(jù)水泊的描述,吳用趁勢說了一句:“恁地時,那廝門倒快活?”這一句話,效果很明顯。且看阮小五怎么說:“他們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論秤分金銀,異樣穿紬錦;成甕吃酒,大塊吃肉:如何不快活?我們弟兄三個空有一身本事,怎地學(xué)得他們!”
看,對于梁山好漢,他們是多么羨慕嫉妒恨啊!吳用聽了這話是什么反應(yīng)?當(dāng)然是很“嗨皮”,書中說他“暗暗地歡喜”:“正好用計了?!钡麤]說話,只是靜靜地觀察兄弟三人的反應(yīng)。心直口快的阮小七表態(tài)了: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我們只管打魚營生,學(xué)得他們過一日也好!”
眼看激情燃起來了,吳老師卻欲擒故縱:“這等人學(xué)他做甚么!他做的勾當(dāng)不是笞杖五七十的罪犯,空自把一身虎威都撇了?倘或被官司拿住了,也是自做的罪?!?/p>
這是欲擒故縱,也是對三阮決心的試探。果然,三兄弟道出了掏心窩子的話:“如今該管官司沒甚分曉,一片糊涂!千萬犯了彌天大罪的倒都沒事!我兄弟們不能快活,若是但有肯帶挈我們的,也去了罷?!薄拔乙渤3_@般思量:我弟兄三個的本事又不是不如別人。誰是識我們的!”
吳用見對方情緒徹底被燃燒起來了,趁機問:“假如便有識你們的,你們便如何肯去?!比钚∑唏R上回應(yīng):“若是有識我們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夠見用得一日,便死了開眉展眼!”
吳用又是一陣暗喜,心想這事兒基本成了,就差最后一步!
欲擒故縱,試探?jīng)Q心,老師、家長在引導(dǎo)孩子做事的時候,完全也可以用這些方法。找到問題關(guān)鍵點后,巧妙地幫助孩子堅定信念,點燃激情,才能讓他真正找到自主解決問題的內(nèi)驅(qū)力,進而全力以赴地去實現(xiàn)自己定下的目標(biāo),兌現(xiàn)自己許下的承諾。
四
接下來,吳用就要捅破窗戶紙,給阮氏三兄弟指明人生方向了。這時,剛好三兄弟說到梁山第一領(lǐng)導(dǎo)王倫的為人。這個人心胸狹窄,容不得人。小七說,想去梁山應(yīng)聘,又怕他們不錄用:“他們?nèi)羲评闲诌@等慷慨,愛我弟兄們便好。”
阮小五說:“那王倫若得似教授這般情分時,我們也去了多時,不到今日。我弟兄三個便替他死也甘心!”
吳用見時機真正成熟,果斷地接過話頭,切入正題:
“量小生何足道哉,如今山東河北多少英雄豪杰的好漢?!?/p>
“只此聞鄆城縣東溪村晁保正,你們曾認得他么?”
“這等一個仗義疏財?shù)暮媚凶樱绾尾慌c他相見?”
然后,在一番介紹后,三阮立刻收拾行囊,跟吳用趕赴東溪村聚義。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們稱它“導(dǎo)之以行”。
前期思想工作完成以后,及時引導(dǎo)孩子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也是教育工作取得高效的必要一環(huán)。
五
這番談話后,吳用順利地把阮氏三兄弟帶進了晁蓋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成就了“七星聚義”“智取生辰綱”等一段段江湖傳奇。
從順其性格、問題刺激,到動之以情、導(dǎo)之以行,這一節(jié),完全可以拿到今天來用,作為老師、家長對孩子開展思想工作的優(yōu)秀范本。
吳老師的溝通藝術(shù),值得去反復(fù)揣摩,借鑒經(jīng)驗。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山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院,濰坊,261000)
編輯/于 洪 終校/衛(wèi)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