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棟別院的主人,大家都叫他船長,清華畢業(yè)后經(jīng)歷了一段職場生活的他開始追尋真正的理想。他做著每一個人都曾想過的夢,想有一個院子,種花、觀景,閑看云卷云舒,很多人都覺得是黃粱一夢的想法,慨嘆片刻又走進(jìn)自己匆忙的都市生活之中,船長在太湖邊一磚一瓦、一寸一寸建起來自己的“太湖小院”。
每天從船長的微信朋友圈都可以看見太湖小院的一點一滴,掀開屋檐、鑿開墻壁、推走泥土……就在太湖邊上建起來一個三層樓的別院,每一層都能透過落地的玻璃窗看見一整個太湖,波光粼粼之時不禁會想起“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端坐在玻璃前仿若與整個太湖相融合。
進(jìn)入三樓的“花酌”這間房,以玻璃為墻面的改造讓太湖景色凈收眼底,潔凈雅致不沾一絲渾濁之氣。它有特別好聽的名字“花酌”,在別院改造的過程中,船長碰到了諸多困難,他特別煩躁,拎起酒瓶就到這間陽臺上賞月,那是一個夏日的月圓之時,月光傾瀉湖面投影,看著眼前一切不禁念起李白的“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這間房被稱為“花酌”。在克服很多安裝吊床的細(xì)節(jié)之后,花酌這間清雅的房間還有一個面對太湖的吊床,船長想象,在這里最美的時光無非是聽著船鳴,在被陽光揉醒的同時,升起電動窗簾邊搖著邊看日出,湖面偶爾經(jīng)過的漁船讓時光慢下來。
他們一家人都住在這個院子中,時常呼朋喚友前來游玩。太湖四季看多少都看不夠。在復(fù)古格調(diào)的房間有著唱片機(jī)播放那些黑膠時代的經(jīng)典,前來玩耍的孩子總情不自禁彈起一角的鋼琴,白天泛舟在太湖,與小狗院中玩耍,親手用鮮魚烹羹湯;晚上一起燒烤飲酒,孩子們在一旁玩耍,手中的煙火點綴著家人、親友相聚的時刻。家,很多時候是不屬于漂泊的人,屬于在寧靜中相聚的安心之人。
太湖小院只是船長別院計劃中的一個,在開始別院計劃之前他曾在陽朔、大理、三亞認(rèn)認(rèn)真真考察分析民宿客棧并主導(dǎo)參與很多個項目。今年蘇州下一場雪的時候,他想起2015年1月還在大理時的一場大雪,他瑟瑟發(fā)抖躲在房間跟伙伴說:“就像云南不是傳說中的四季如春一樣,民宿也不是炒作的人所描繪的那樣美好,跟傳統(tǒng)的住宿服務(wù)行業(yè)沒什么區(qū)別,只是改個名字換湯不換藥而已,我們要做的事情,一定不是民宿?!?/p>
他說對于生活,做院子是他喜歡的事情,對于事業(yè),想要和大家一起從擁有院子這件事中折騰出一個偉大的企業(yè)。他想要的并不是院子本身,而是在院子里度過的美好時光,在院子里擁有的家人記憶,所以整個項目命名為“別院”,讓每一個想有院子的人擁有院子,并且解決“如何在自己的院子里浪費時間”這個問題。房間只是其中達(dá)成目標(biāo)的方式之一,但并不是目的,就像大家在淘寶上買賣東西,但阿里巴巴并不是商城。
如今“淡竹小院”已經(jīng)在施工中,綠意環(huán)繞之中白色屋子清晰可見,雅致出脫;“瀑布小院”也在施工中,山水之間瀑布情懷。建筑從來都不只是因為自身的動人,那些棱角的、光影的、曲直的都帶著夢想制造者的心性。藏于建筑中永遠(yuǎn)最打動人心的是時光的理想,如同船長所言,他想要的并不是院子,而是院子里的美好時光。想有個院子,除了建在心里,你還想建在哪片山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