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亮鋮
近日,一位農(nóng)民朋友去某單位辦事,只見辦公室的門關著,敲門也無人應答,還有幾個人在門外徘徊張望。好不容易才打聽到原因:該辦公室工作人員去參加單位組織的集中學習,下午不辦公。朋友不得不悻悻離去。類似現(xiàn)象時有耳聞,令人深思!
作為機關工作人員,經(jīng)常參加學習是十分必要的。學習能凈化靈魂,堅定信念。但是,如果因學習而關門不為群眾辦事,讓群眾來回跑,就很不妥!
一個服務機構的設置,是為了服務群眾。工作時間,開門辦公,服務群眾,是職責所在。在上班時間,群眾認為辦事單位就應該開門,有工作人員為他們服務,如果因集中學習讓群眾進不了門、辦不了事,就會誤了群眾的事,讓群眾來回跑,增加群眾辦事成本,群眾就會心生怨言。
其實,學習與工作并不沖突。只要善于安排學習時間,就能相得益彰。雖然群眾何時來辦事具有不確定性,學習也不能放松,學習內(nèi)容更不能減少,但如果有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的態(tài)度,就能化解工學矛盾。例如,可以變通學習方式,安排工作人員輪流學習辦公,讓群眾來了找得到人、辦得了事。這樣不僅能學習好,而且不會讓群眾感到門難進、事難辦,也能維護好單位和工作人員的形象,維護好黨和政府的形象。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