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篩子
有這樣一家人,父親力大無窮,單手舉起一輛轎車不在話下;母親的身體有著超強的彈性,可以輕松把自己抻到幾十米長;處于青春期的女兒能隱形,還能發(fā)出能量場形成防護罩;正上小學的大兒子行動飛快,跑起來子彈都追不上;小兒子還是嬰兒,超能力尚在形成期,但看上去比家中其他人都要厲害……對這樣一個家庭來說,發(fā)生在他們身邊的事,恐怕我們這些普通人幾輩子都不會遇上,但他們在這些事件中的感受,卻能與千千萬萬的普通人產(chǎn)生共鳴——這就是生活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帕爾一家,他們的故事在2004年被講述過一次,14年后,帕爾家的故事得以在大銀幕上繼續(xù),而且是緊接著當年的講述哦!
皮克斯新動畫《超人總動員2》一開頭就展現(xiàn)了這一家人與金庫大盜的激戰(zhàn),可結(jié)果是大盜帶著贓款成功逃跑,而這場大戰(zhàn)給城市街道和建筑物帶來了巨大破壞,超人的義警行為因此受到輿論的強烈譴責,一家人不得不偃旗息鼓。正當他們郁悶之際,一對來自巨富之家的兄妹找到他們,表示要支持他們用超能力維護社會治安。母親彈力女超人率先得到邀請,她的任務是在拯救世界的同時,將超人群體的積極形象傳遞給公眾,從而扭轉(zhuǎn)社會輿論,進而推進對超級英雄管制法律的變革。可誰都沒想到的是,事情遠不像彈力女超人計劃中那么簡單……
至今還記得14年前第一部《超人總動員》上映時,坐在影廳里和大家一同歡笑的感覺。漫長的等待是值得的,我們在銀幕上再次看到了那些設計巧妙又驚險、令人目不暇接的動作場面,還有相當多的笑點——多數(shù)由帕爾家的小嬰兒小杰貢獻。更重要的是,影片并不滿足于為觀眾提供視覺盛宴,還涉及了多個社會議題,比如通過母親外出工作、父親在家看護孩子,展現(xiàn)了性別平等問題;通過帕爾一家嘗試改變公眾對超級英雄的印象,進而推動法律變革的努力,探討了法律的合理性議題;還借助一些對話,呈現(xiàn)了當今社會“營銷第一,內(nèi)容無所謂”的怪象……不過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本片作為一部超級英雄片,對超級英雄備受社會推崇這一現(xiàn)象的質(zhì)疑。
用片中大反派的話來說,人們崇拜超級英雄,是因為他們喜歡將希望寄托在英雄身上,而忘了自己同樣有行動的能力,明明可以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卻非要設想一個“救世主”,將責任統(tǒng)統(tǒng)推到“救世主”的身上。而向人們傳播這種理念的,正是遍布千家萬戶的電視屏幕——別忘了,這故事設定在上世紀60年代。于是,大反派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利用高科技在屏幕上做手腳,使人們的思維和行動完全被屏幕控制——像不像眼下隨時隨地都舉著手機的我們呢?不僅如此,大反派為了更加有效地實施控制,干脆將屏幕嵌在了眼鏡里,那樣子更像極了時下流行的虛擬現(xiàn)實裝備,戴上這些眼鏡的人如同被洗腦一樣,無條件地聽從屏幕上發(fā)出的任何指令,他們可以去攻擊任何人,甚至是孩子。這個設定在上世紀60年代的故事,仿佛是對遙遠未來的預言,可仔細想想,又并不太遠。
2004年,超級英雄題材電影還處于“前漫威時代”,我們透過帕爾一家,意識到原來超級英雄也有著和普通人一樣的喜怒哀樂,也會遇到和我們相似的煩心事;2018年,超級英雄已然占據(jù)電影銀幕的大片江山,帕爾一家的再次亮相提醒我們:媒介在制造虛幻崇拜和盲目追隨上是有責任的,超級英雄不應被當做唯一的救世主,人們應當回歸獨立思考,不迷信任何權威,切實行動起來,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
希望下次見面,不要再等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