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蔚然
科學(xué)課的張老師給每個同學(xué)發(fā)了一些蠶卵,讓我們拿回家,觀察蠶寶寶生長的全過程。
我對蠶寶寶非常好奇,從把蠶卵拿回家那一天開始,就盼望著它們早日孵出來。但我沒想到,這個過程非常漫長。張老師說過,當黃色的蠶卵變成紫褐色后,才能孵出蠶寶寶??墒?,一個星期過去了,蠶卵還是黃色的,我還沒有看到蠶寶寶。
時間又過了一個星期。有一天,放學(xué)回家后,我終于看見了蠶寶寶。當時,我高興得跳了起來。剛孵出來的蠶寶寶很小,在盒子里四處爬動,尋找桑葉。我看著這些黑色的小寶寶,開始期盼著它們吐絲結(jié)繭的那一天。
桑葉是蠶寶寶唯一的食物。我聽奶奶說,鄉(xiāng)下的桑樹很多,但在城市里想找到桑葉,并不容易。我和奶奶四處尋找,終于在小區(qū)院子外找到五棵桑樹。我放心了,這五棵桑樹的葉子足夠把家里的蠶寶寶養(yǎng)大。從奶奶那里,我知道了,養(yǎng)蠶有很多講究:剛孵出的蠶寶寶,必須吃嫩桑葉,否則,它們咬不動;它們長大后,又必須吃老桑葉,否則,吐不出絲;隨著蠶寶寶漸漸長大,為它們提供的桑葉就要從嫩到老。
在喂養(yǎng)蠶寶寶的過程中,我慢慢地了解了很多知識。蠶寶寶最適合生長的溫度在25℃左右,如果夏天氣溫過高,就要采取降溫措施,否則,它們會生病。而且,蠶寶寶從小到大要休眠四次,每次休眠都要蛻皮。休眠和蛻皮,意味著它們在生長。當蠶寶寶不怎么吃桑葉,身體的顏色也變得透明,特別是胸部,似乎已經(jīng)能夠看到它身體里面的蠶絲時,表示它們已經(jīng)長大,即將吐絲作繭。最終,蠶寶寶會變成蛹,再變成蛾。
蠶與人類一樣,都要經(jīng)歷從出生到成長,然后到死亡的各個階段。這就是自然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