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
【摘 要】目的:總結腹膜后巨大腫瘤切除術護理體會。方法:選擇2017.1月-2017.9月間在我院接受腹膜后巨大腫瘤切除術的患者,共19例,回顧性分析患者一般資料,總結護理體會,結果:所有患者手術均成功,無1例死亡,術后未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平均住院時間為(20.56±3.42)d。結論:腹膜后巨大腫瘤切除術對臨床治療及護理工作均提出較高要求,護士應為患者提供圍手術期全面護理干預,可促進術后康復。
【關鍵詞】腫瘤;手術;護理干預;并發(fā)癥
【中圖分類號】R47.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4--02
腹膜后腫瘤病因包括原發(fā)性與繼發(fā)性,以原發(fā)性腫瘤多見,腫瘤性質多為肉瘤,常見肉瘤由淋巴、肌肉、血管、脂肪等形成,發(fā)病后早期機體多無明顯癥狀,隨著腫瘤體積不斷增大,患者會出現腹脹、腸道梗阻、發(fā)熱、惡心嘔吐等表現,可在腹部觸及包塊,出現惡病質體征等[1]。此階段患者確診時多處于中晚期,腫瘤體積較大、為臨床治療措施提出較大難題,手術切除過程中會發(fā)生大量出血,可能引發(fā)休克及重要組織臟器受損,增加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因此加強術中護理配合及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十分必要[2]。文章選擇2017.1月-2017.9月間在我院接受腹膜后巨大腫瘤切除術的19例患者,現將手術護理體會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1月-2017.9月間在我院接受腹膜后巨大腫瘤切除術的患者,共19例,包括男性14例、女性5例,年齡范圍在16-63歲,平均為(37.6±7.9)歲,腫瘤預估存在時間為5-20年,平均為(12.4±1.0)年,腫瘤大小范圍在(21cm×20cm)-(51cm×60cm)。腫瘤性質:淋巴瘤4例、纖維瘤10例、脂肪瘤5例。
1.2 方法
術前:㈠心理干預,首先護士應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協(xié)助患者進行各項基礎檢查工作,確診后醫(yī)師與患者商議手術方式,告知患者手術計劃及配合事項,如實告知疾病現狀,強調手術切除的必要性,鼓勵患者表達內心感受,告知腹部腫大原因,緩解患者焦慮情緒,提供積極心理疏導。護士帶領患者熟悉院內環(huán)境,約定手術時間,術前1日手術室護士前往病室提供術前訪視干預,告知患者主治醫(yī)師、麻醉師等信息,介紹院內過往同類型手術成功案例,尊重患者知情權,如實告知手術風險及術后可能存在的并發(fā)癥情況,提高及患者疾病知識掌握度與配合意識[3]。㈡術前準備:除各項基礎檢查外護士應指導患者完成術前準備工作,包括腸道準備,護士遵醫(yī)囑指導患者服用清腸藥,術前加強生活護理干預,囑咐患者保持良好睡眠,加強營養(yǎng)干預,告知患者正確深呼吸、有效咳嗽技巧,做好術前準備。㈢術中配合要點:洗手護士:術前護士應準備好足夠數量的棉球,當醫(yī)師準備剝離腫瘤及腹腔血管時,護士應迅速準備好血管器械,根據腹腔缺損面積大小而選擇合適的修補材料,對缺損部分較大的情況應快速準備好做大腿闊筋膜張肌筋膜瓣轉移操作。巡回護士:術前訪視、遵醫(yī)囑預防性使用止血藥物及抗生素,術中協(xié)助醫(yī)師完成鎖骨下靜脈穿刺置管,測量中心靜脈壓并記錄,術中監(jiān)測血氣及電解質變化,認真核對手術用物,密切監(jiān)測患者體征變化,觀察手術進展。㈣術后護理:術后積極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患者因術中失血較多,術后應嚴格記錄尿量變化,監(jiān)測中心靜脈壓變化,及時調整輸液速度,遵醫(yī)囑輸血,常規(guī)吸氧,術后4日后可解除腹帶,觀察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困難表現,定時更換敷料[4]。㈤重視引流管護理,嚴密觀察引流液性質、量、顏色等,做好引流護理記錄,觀察胃管位置,留置胃管期間護士應觀察患者耐受表現,及時清除口腔分泌物,固定導管,術后3日左右可拔管。術中1-2日觀察腹腔引流管,早期發(fā)現是否存在吻合口瘺表現,多在術后7日左右可拔除;術后每日為患者提供會陰消毒護理。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用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所有患者手術均成功,無1例死亡,術后未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平均住院時間為(20.56±3.42)d。
3 討論
腹膜后巨大腫瘤手術會對機體造成較大創(chuàng)傷,術中出血量較大,術后存在并發(fā)癥風險,因此加強術后護理干預十分必要,包括術后護士應重視疼痛護理,關注患者疼痛表現,觀察患者夜間睡眠表現,情緒變化,站在患者角度思考問題,主動關心患者,向其表達支持與關愛。護士告知患者肌肉松弛法、呼吸放松法緩解疼痛,必要時遵醫(yī)囑為患者提供止痛藥物,改善病房環(huán)境,執(zhí)行護理操作時降低噪音,避免刺激患者。此外加強術后飲食護理十分必要,術后常規(guī)留置胃管,護士應做好固定工作,每日為患者靜脈輸液補充營養(yǎng)液,如白蛋白、脂肪乳等,及時明確拔管指征,拔管后早期為患者提供流食,堅持少量多餐原則,逐漸向普食過度。告知家屬患者飲食原則應堅持高熱量、高蛋白等,術后協(xié)助患者早期離床活動,增加肢體活動量,預防腹脹、下肢血栓、腸粘連等并發(fā)癥出現[5]。
綜上所述,為促進腹膜后巨大腫瘤切除術后患者恢復,護士應加強圍手術期護理干預,重視術期心理疏導、健康宣教、做好檢查及準備工作,積極提供知識講解,改善患者不良情緒。術中手術室醫(yī)護人員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做好一切手術準備,術中密切關注患者體征變化,術后加強營養(yǎng)支持、止痛用藥、導管觀察及輸液輸血等,可有效促進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羅彩霞,周楠,常后嬋等.后腹膜入路腹腔鏡肝腫瘤切除術的護理配合[J].全科護理,2016,14(22):2333-2334.
李俊甲,劉玉強.經腹膜后或經腹腔入路腹腔鏡下腎上腺腫瘤切除術對單側腎上腺腫瘤患者腎功能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17,57(13):70-72.
沈敏偉,張新萍.手術室術前訪視在腹膜后腫瘤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20):60-63.
裴銳鋒,江涌,楊為彬等.腹腔鏡腹膜后腫瘤切除術[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9):1647-1648.
宋東建,岳麗芳,楊合英等.腹膜后腎腫瘤切除術與經腹腎腫瘤切除術治療小兒雙側腎母細胞瘤的療效比較及預后分析[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6,31(20):1571-1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