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芳
青島內分泌糖尿病醫(yī)院二病區(qū),山東青島 266000
糖尿病足是常見的糖尿病并發(fā)癥,該病具有病程長、治療緩慢治愈率低等特征,因此導致患者常會出現焦慮煩躁的心理情緒,失去治療信心,對治療依從性較低,從而影響治療效果[1-2]。臨床治療中發(fā)現,綜合性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足患者治療過程中可起到較好的應用效果,通過全面的親情護理幫助患者改善不良心理情緒,從而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3]。為此,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間該院該次針對糖尿病足患者治療護理中采用了綜合性護理干預,并將其應用效果進行了分析,現報道如下。
隨機選取在該院治療的150例糖尿病足患者,以平均分配方式方式將其中75例患者定為觀察組,另外75例定位對照組,觀察組男患者40例,女患者35例,年齡 45~68 歲,平均年齡為(56.5±5.2)歲;對照組男患者39例,女患者36例,年齡46~68歲,平均年齡為(57.0±5.3)歲,組間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護理包括患者的用藥、飲食及病房環(huán)境。觀察組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其中包括環(huán)境護理:保持病房空氣清新及干凈整潔,并熱情的將住院環(huán)境及相關日常設施告知患者,降低患者陌生感,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心理疏導:給予親切的語言溝通,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緒,并和家屬配合對患者進行鼓勵,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提高患者對抗疾病的信心。血糖控制:給予患者胰島素及降糖藥物,并指導患者正確用藥方法,確保血糖穩(wěn)定,以免影響足部創(chuàng)面愈合。 足部創(chuàng)面護理:定期對患處足部創(chuàng)面進行消毒及清洗處理,并對創(chuàng)面變化、患者麻木及疼痛度進行密切觀察,若出現嚴重癥狀時采取相應處理措施,對潰爛部位用浸泡過的生理鹽水及胰島素紗布進行貼敷。健康教育:將疾病相關知識為患者進行講解,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并講解按要求及時服藥的重要性,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運動指導:根據患者病情恢復情況,指導患者適當進行一些有氧運動,提高患者自身免疫能力。飲食指導:為患者制定合理的營養(yǎng)飲食方案,在保證營養(yǎng)均衡的同時更好的控制血糖。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對比根據以下3個標準進行觀察記錄,其中包括“完全依從”“基本依從”“不依從”。(完全依從例數+基本依從例數)/總例數×100.0%=治療依從性。
以治療后患者的血糖水平恢復正常值,足部潰瘍面愈合良好,已恢復正常生活則為“顯效”;患者的血糖水平明顯改善,足部潰瘍面基本愈合,對生活無明顯影響則為“有效”;患者的血糖水平無明顯改善,足部潰瘍面愈合較差,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則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0%。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調查以該院自制的滿意度問卷調查表進行調查,滿分為100分,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89~70分之間為滿意,70分以下為不滿意,(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0%=護理總滿意度。
數據分析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實施 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通過觀察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過程中的治療依從性為97.3%,對照組患者護理過程中的治療依從性為88.0%,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過程中治療依從性對比詳情
兩組對比,觀察組75例患者中治療顯效的有42例,有效30例,無效3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6.0%;對照組75例患者中治療顯效的有28例,有效37例,無效10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6.7%。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調查顯示,觀察組75例患者中對護理表示非常滿意45例,滿意29例,不滿意1例,護理總滿意度為98.7%;對照組75例患者中對護理表示非常滿意30例,滿意34例,不滿意11例,護理總滿意度為85.3%。兩組結果對比,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與生活節(jié)奏也在發(fā)生著變化,長期的生活飲食不規(guī)律及不合理導致人們身體患病率明顯增高[4]。近年來糖尿病的發(fā)病率明顯呈上升趨勢,該病對患者的生活飲食造成影響極大,同時糖尿病最易引起的并發(fā)癥便是糖尿病足,因該病治療漫長,大多數患者在治療期間易產生煩躁焦慮等多種不良心理情緒,導致治療效果明顯下降。因此加強患者住院期間的護理水平,是改善患者心理情緒及提高治療效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5]。通過對患者實施住院環(huán)境、心理疏導、血糖控制、創(chuàng)面護理、健康教育、鍛煉及飲食指導等綜合性的護理干預,可有效拉近護患之間的距離,改善患者的焦慮煩躁情緒,從而使患者每天都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治療,最終使治療效果得到更好的提高[6]。該次觀察中,該院針對糖尿病足患者采取了綜合護理干預,并將其與臨床常規(guī)護理進行了效果對比。結果顯示,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顯著,之所以綜合護理干預能夠得到較高的臨床效果,主要是因該護理方法具有人性化的護理模式,在多方面的親情護理下,使患者的情緒得到良好的改變,并因親情護理使患者充分相信護理人員,從而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及治療效果。該次研究結果中也顯示,采取綜合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性、護理滿意度和治療效果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其結果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通過以上結果表明,在糖尿病足護理中應用綜合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焦慮不安的心理情緒,增強患者治療依從性,使治療效果得到更好地提高,并得到了患者及家屬對護理的一致好評及滿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張艷,黎彩虹.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應用[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5,7(24):72-73.
[2]張蔓菁,鄭旋玲.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以及護理干預措施[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0):154-156.
[3]李霞.糖尿病足發(fā)生的高危因素與護理措施分析[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25(23):16-17.
[4]郭杏花,黃小花,顏淑玉.蜂蜜聯(lián)合胰島素治療糖尿病足的臨床療效觀察及護理[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5,23(8):182-183.
[5]張麗霞.綜合護理用于糖尿病足患者對療效的影響[J].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6,3(13):2593-2594.
[6]王影.評價糖尿病足預防護理“五步曲”的教育實施與效果[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