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師九十團新聞中心,新疆博樂833409〕
從河南鄲城到新疆兵團支邊,一干就是25年;從娃娃上不起學,到奮斗致富;從電焊維修,到改進創(chuàng)新農機。愛動腦、肯鉆研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九十團十連職工姜國俊,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獨到眼光,對農用機具進行改進創(chuàng)新,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天地。
圖1 改進農機
記者來到姜國俊的農機庫時,他正忙著給打藥機切割、打眼、焊噴桿,這是再次改進655、750型機車牽引的自動伸展平衡打藥機。說起自己的小發(fā)明,他滔滔不絕。“其實都不是特別高科技的發(fā)明,只是我敢想敢試,普通人就能做到。”姜國俊介紹說,“最早這個液壓桿是人工收,后來就改裝液壓桿可以自動伸開、收起。在地高洼不平的情況下,架子晃動厲害,給它裝個液壓系統(tǒng)。打藥時架子穩(wěn)定性好、噴灑均勻。駕駛員在車上不用下車扳動液壓系統(tǒng)手柄就可以控制。”
圖2 量尺寸
圖3 切割鋼材
姜國俊獲得“科普惠農帶頭人”、“科普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是個不折不扣的創(chuàng)新型技能人才。榮譽的背后卻是苦練,“每個行業(yè)都不容易,要想做好就要吃苦。”
他從小就喜歡擺弄機器。1996年連隊沒有修農機的地方。姜國俊東拼西湊買了一輛小四輪,一年后還清借款6 000元。后來用賣小四輪的6 500元錢購買電焊等工具,在連隊開起農機維修店。當時有多辛苦只有自己最清楚。
圖4 焊接打藥機
干一樣就要把一樣干好。修車時想著進點配件,誰的車壞了就換個零件。照著拆,拆了裝,這樣就把操作農機的基本功給練出來了。
從“門外漢”到“農機迷”的華麗轉變,得益于姜國俊的勤奮好學。從農機的結構、操控、修理,到設計、繪圖,他自學成才。別人吃飯,他在鉆研機械圖紙;別人休息,他在操作農機。有一陣子,他迷上了農機,自費到技校學習電焊技術。一門心思鉆在里面,妻子叫他吃飯根本顧不上。
圖5 對打藥機綁結
姜國俊一步一步改,終于在2013年銷售第一臺自己做的小四輪帶動的碎土機3 800元。每一分努力都將會有收獲,這讓他的興趣和熱愛開了花。2014年姜國俊申請了打藥機上“自動收線器”、“減震平衡器”和“鎖定滑塊”的實用新型發(fā)明專利,完成了團場所有打藥機的改進。
沒幾年,經過認真學習和操作實踐,姜國俊對碎土機、封土機、摟膜機、施肥機、推雪機、打藥機等10余種農機改進技術了如指掌,日常農機維護、修理不在話下。
圖6 給打藥機輪胎圈套
相比之些,最讓他自豪的發(fā)明是他的打藥機。從加大藥罐、增高機體,到自動調節(jié)機體高度、自動、全自動收展架子。他一步步從第一代人工氣壓式15匹馬力機車帶動的打藥機,創(chuàng)新改進形成第五代全自動90匹馬力帶動的打藥機。
姜國俊對打藥機進行多次改進創(chuàng)新,但又遇到了難題。要找到打藥機的缺點在哪,優(yōu)點有哪些,哪個有問題要及時改變。他觀察發(fā)現(xiàn),有些農機在使用時不好操作、尺寸不對,改變角度,一遍一遍改。他照著想法去做,有時只需要稍做改動,便會更加省時省力。
如果打藥機顛簸厲害,應更新輪胎,加大加寬;另外給打藥機后面的架子裝上彈簧。根據小汽車原理,給打藥機裝上避震器,左右調油壓缸平衡,這樣機車走到農田里,即使打藥機跟車頭再顛,它后面的大架子打藥也不會顛,只是晃動一下,避免產生打藥不勻的現(xiàn)象,升級改造了一款全新自動打藥機。
在全程機械化提升機采棉的同時,姜國俊另辟蹊徑。2017年擴大規(guī)模,投資5萬元,在連隊新建了一個農機庫,增添了設備。因為他誠信經營,許多外地農民前來訂做農機具。
圖7 給打藥機做最后檢測
如今,改革的春風吹拂墾區(qū)大地。取消“五統(tǒng)一”后,農業(yè)機械行業(yè)成了新寵,姜國俊更迷戀他的農機了,到這里來定做打藥機的人也越來越多。2018年訂單有8臺打藥機、3臺裝棉花拖斗箱,已銷售4臺打藥機。他的農機銷售到石河子、博樂及附近鄉(xiāng)鎮(zhèn)農民。姜國俊對農機的改進和發(fā)明上了癮,還在琢磨自己的新發(fā)明。
春播期間,職工的摟膜機、播種機、封土機壞了,或需要焊接什么零件,他都熱情服務,既為棉農解決了不少問題,給大家?guī)矸奖?,也使自己的腰包越來越鼓,再加上承包棉花、搞農機維修,年收入在20萬元左右。讓更多職工群眾享受科技福利,毫不保留傳播科學技術,讓更多人擁有創(chuàng)業(yè)資本,這就是姜國俊深遠而樸實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