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剛,李 鑫,宋海鋒,王 倩,朱 旭,馬俊華
(1.江麓機電集團有限公司,湖南 湘潭 411100;2.山西協(xié)誠工程招標代理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9)
在能源危機初現(xiàn)及節(jié)能意識逐漸增強的背景下,制造業(yè)將結構輕量化作為提高產(chǎn)品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越來越多的高強度鋁合金被應用于航空航天、汽車及兵器等領域。
ZL205A合金是一種鋁-銅系鑄造鋁合金,該合金經(jīng)固溶時效處理后具有很高的強度和良好的塑性,是目前工業(yè)生產(chǎn)中強度高、綜合性能好的鑄造鋁合金之一,可代替部分鑄鋼件和鍛鋁件[1]。ZL205A合金具有3種熱處理狀態(tài),分別為T5(固溶處理+不完全人工時效)狀態(tài)、T6(固溶處理+完全人工時效)狀態(tài)和T7(固溶處理+穩(wěn)定化處理)狀態(tài),其中T5狀態(tài)的綜合性能最好,應用最廣泛。
某ZL205A合金產(chǎn)品試制時發(fā)現(xiàn),該合金試樣經(jīng)T5處理后延伸率未達到標準要求。基于此,本文從熱處理的角度出發(fā),進行了試驗研究,探索出了一種能夠提高ZL205A合金T5狀態(tài)延伸率的工藝。
ZL205A合金的化學成分要求見表1,力學性能試樣按GB/T 1173—2013《鑄造鋁合金》砂模試棒要求制作。經(jīng)高溫變質處理,其形狀和尺寸如圖1所示。試樣經(jīng)T5處理后,力學性能應達到GB/T 25745—2010《鑄造鋁合金熱處理》規(guī)定的要求,即:抗拉強度≥440 MPa,延伸率≥7%。
表1 ZL205A化學成分要求(質量分數(shù)) (%)
圖1 力學性能試樣
試制產(chǎn)品的熱處理工藝參照GB/T 25745—2010《鑄造鋁合金熱處理》設計,其工藝規(guī)范如圖2所示。由于之前未生產(chǎn)過ZL205A合金的產(chǎn)品,為驗證熱處理工藝的可行性,在澆注產(chǎn)品時,特意澆注了24根同熔煉爐批力學性能試樣。產(chǎn)品澆注完后,先用力學性能試樣進行T5處理試驗。第1輪試驗完成后,對同熔煉爐批的5根力學性能試樣進行檢測,其結果見表2。從力學性能檢測結果可以看出,5根試樣的力學性能均未達到標準要求,主要體現(xiàn)在延伸率偏低。
圖2 ZL205A 傳統(tǒng)T5熱處理工藝
序號抗拉強度/MPa延伸率/%備注14485.0不合格24774.0不合格34615.5不合格44484.5不合格54685.0不合格
對5根試樣進行化學成分檢測,其結果見表3。從檢測結果可以看出,該批鑄件的銅含量均勻性較差,試樣1和試樣4的銅含量超出了標準規(guī)定的上限值。
表3 ZL205A試樣化學成分(質量分數(shù)) (%)
該批ZL205A合金的鑄態(tài)組織如圖3所示。從圖3可以看出,θ(Al2Cu)和Cd相的共晶組織分布在α(Al)固溶體的枝晶間,無過熱過燒現(xiàn)象,鑄態(tài)組織正常。T5工藝熱處理后的顯微組織如圖4所示。從圖4可以看出,T(Al12CuMn2)相彌散分布在α(Al)固溶體上,晶界聚集有較多未溶的CuAl2相和其他析出相[2]。
圖3 ZL205A合金的鑄態(tài)組織
圖4 ZL205A合金的T5處理組織
從化學成分和顯微組織的結果可以看出,該批ZL205A合金的銅含量較高且均勻性較差,采用傳統(tǒng)的T5熱處理工藝,晶界殘留有較多未溶或析出的共晶組織,這些晶界殘留物將影響晶間的結合力,導致材料的力學性能降低。
從鑄態(tài)顯微組織來看,該批鑄件無過熱過燒且鑄造缺陷較少(疏松、夾雜和氣孔等),鑄態(tài)組織正常。若能通過優(yōu)化熱處理參數(shù),改變T5狀態(tài)強化相的析出,減少晶界殘留物的數(shù)量,則可提高該批ZL205A合金的性能。
傳統(tǒng)T5熱處理工藝所用的時效規(guī)范為單級時效。單級時效的優(yōu)點是生產(chǎn)工藝比較簡單,也能獲得很高的強度;但由于缺少充分的成核處理,過渡相易在缺陷和晶界處擇優(yōu)形成,時效后的合金顯微組織均勻性較差,難以得到良好的綜合性能。
分級時效是將已固溶處理的鑄件在不同溫度經(jīng)2次或多次時效處理,按其作用可分為預時效(又稱成核處理)和最終時效等2個階段。預時效處理溫度一般較低,目的是在合金中形成高密度的G.P.區(qū)。G.P.區(qū)通常是均勻生核,當其達到一定尺寸,就可成為隨后時效沉淀相的核心[3],從而大幅提高組織的均勻性,改善鑄件T5狀態(tài)的性能。
結合本批次鑄件的化學成分、顯微組織及力學性能情況,要想大幅提升其延伸率,必須應用分級時效工藝。
4.2.1 首輪試驗
根據(jù)分級時效理論,結合工廠ZL101、ZL104合金在分級時效工藝方面的應用經(jīng)驗,對ZL205A合金進行了分級時效試驗,試驗方案如圖5所示,共處理6根力學性能試樣。
圖5 ZL205A合金T5分級時效工藝
試驗完成后,對6根力學性能試樣進行檢測,其結果見表4。從檢測結果可以看出,6根試樣的延伸率均有大幅提高且達到了標準要求,其中3根試樣的力學性能完全合格,3根試樣由于抗拉強度偏低不合格。
表4 力學性能檢測結果
4.2.2 次輪試驗
從首輪試驗的力學性能結果來看,采用圖5所示工藝,試樣的延伸率均達到了標準要求,但有半數(shù)試樣的抗拉強度稍低于標準要求。針對這種情況,應再次調整工藝參數(shù),以提高其抗拉強度。從Al-Cu、Al-Cu-Mn和Al-Cu-Ti相圖可知,ZL205A合金的共晶轉變溫度(過燒溫度)為548 ℃,在548 ℃以下,保溫時間恒定,加熱溫度越高,銅的溶解越充分,固溶處理后的強化效果越好,在時效制度相同的情況下,T5處理后的綜合力學性能越好。實際生產(chǎn)時,考慮材料的成分均勻性和爐溫均勻性等因素,加熱溫度一般稍低于共晶轉變溫度。因此,在次輪試驗時,在圖5工藝的基礎上,將固溶處理溫度提高至543 ℃,具體方案如圖6所示,共處理6根力學性能試樣。
圖6 改進后的ZL205A合金T5分級時效工藝
試驗完成后,對6根力學性能試樣進行檢測,其結果見表5。從檢測結果可以看出,6根試樣的力學性能均達到了標準要求。
表5 力學性能檢測結果
對圖6工藝處理的試樣進行顯微組織檢測,其組織如圖7所示,從顯微組織可以看出,T(Al12CuMn2)相彌散分布在α(Al)固溶體上,晶界殘留有少量的CuAl2相和其他析出相,其數(shù)量和質量較圖4組織明顯減少(小)。由于晶界殘留物的減少,晶粒與晶粒之間的結合更為緊密,試樣的綜合力學性能得到提高。
圖7 優(yōu)化工藝后的T5 處理組織
力學性能試樣采用T5處理合格后,將產(chǎn)品和剩余試樣一同進行熱處理,熱處理完成后將其中1件產(chǎn)品進行解剖取樣,其力學性能達到了GB/T 25745—2010《鑄造鋁合金熱處理》解剖試樣的要求。
在后續(xù)的生產(chǎn)過程中,將固溶狀態(tài)相同的同批力學性能試樣,采用不同的時效工藝來驗證上述試驗的結論。結果發(fā)現(xiàn),在抗拉強度正常的前提下,采用單級時效處理的試樣若延伸率較好,分級時效處理的試樣延伸率也與之相當;采用單級時效處理的試樣若延伸率較差,分級時效處理的試樣延伸率常有較大提高。筆者推測,出現(xiàn)這種情況可能和鑄件的原始狀態(tài)有關。若鑄件的化學成分和組織均勻性較好,則單級時效和分級時效處理后的顯微組織基本一致;若鑄件的化學成分和組織均勻性較差,則分級時效較單級時效處理后的顯微組織更好。
通過上述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ZL205A合金采用543 ℃×10 h固溶+(100 ℃×3 h+150 ℃×7 h)時效較538 ℃×10 h固溶+155 ℃×8 h時效處理的顯微組織更好。
2)在ZL205A合金鑄態(tài)組織正常且化學成分均勻性較差的情況下,采用分級時效工藝,能夠提高其T5狀態(tài)的延伸率。
[1] 閻士標,肖年,劉建功. ZL205A箱體熱處理工藝探索[J].金屬加工/熱處理, 2010(11):40-44.
[2] 龔磊清,金長庚,劉發(fā)信,等.鑄造鋁合金金相圖譜[M]. 長沙:中南工業(yè)大學出版社,1987.
[3] 張寶昌.有色金屬及其熱處理[M]. 西安:西北工業(yè)大學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