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龍生
(核工業(yè)230研究所,湖南 長沙 410011)
塔里木板塊北山陸內裂谷活動帶是該礦的大地構造所在,區(qū)內構造特征發(fā)育,主要呈現NEE向展布,發(fā)育較多的線狀褶皺特征,巖層在兩翼部分非常陡峭。紅十井斷裂以及克孜勒塔格斷裂和小長山-小黑包南斷裂是該區(qū)的主要斷裂特征。
塔里木陸殼板塊北山裂谷活動帶偏西方向的區(qū)段上是該礦的主要分布所在。紅十井金礦帶上石炭紀、二疊紀火山活動強烈,剪切斷裂構造發(fā)育,造成了區(qū)域內復雜的構造地形、巖石種類和強烈的蝕變,紅十井金礦的發(fā)育分布受到斷裂構造蝕變帶和韌性剪切帶的控制。區(qū)域內經歷了多次大的斷裂構造變動,形成了呈NNE向的以白地洼-淤泥河大斷裂、紅十井大斷裂和平梁子大斷裂為主導的三大跨區(qū)大斷裂,形成了全區(qū)的構造格架[1]。其中在華力西中晚期較為活躍的紅十井大斷裂和由紅十井大斷裂派生的次級構造斷裂-平梁子大斷裂為紅十井金銅礦的主要控礦構造帶。區(qū)內火山活動在石炭紀、二疊紀較為活躍,由于火山活動造成非常復雜的巖性特征,不僅包括中性、中酸性以及基性和酸性火山熔巖和火山碎屑巖,對紅十井金礦形成了明顯的控制。
區(qū)內構造主要為斷裂構造,該區(qū)主要的構造骨架主要4條走向的逆斷層,尤以紅十井斷裂更為突出。玄武巖漿隨著紅十井斷裂表現為裂隙式噴溢,由該斷裂派生而出的次級斷裂構造,為區(qū)內容礦以及導礦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石英細脈以及石英脈是區(qū)內的主要脈巖類型。該區(qū)存在非常突出的動力變質作用特征,碎粒巖蝕變巖以及超糜棱巖和碎裂巖以及糜棱巖化巖石與糜棱巖等是其主要的巖性特征。隨斷裂中心向外擴展動力變質作用呈現逐漸減低之勢,區(qū)內的動力變質巖和該區(qū)的金礦化二者的關系非常緊密。
該區(qū)的糜棱巖礦化蝕變帶(以千糜巖化凝灰質砂巖為中心)主要分布于紅十井斷裂的北側區(qū)域上,其形成主要受區(qū)內擠壓構造的影響,(F4-F6)斷裂周圍產出(Ⅰ-Ⅳ號)礦化蝕變帶,區(qū)內構造展布方向與糜棱巖蝕變帶保持一致,主要呈帶狀北東向狹長展布,并對礦區(qū)進行橫越,東西長度達數千米。綠泥化以及黃鐵礦化以及絹云母化和褐鐵礦化以及碳酸鹽化硅化等是其主要的蝕變類型。
目前有9個礦體在紅十井金礦區(qū)被發(fā)現,Ⅰ、Ⅱ號蝕變帶是其主要的賦存部位,Ⅰ1號是區(qū)內的主礦體,同時還發(fā)現小礦體7個,其地表礦體特征見圖1。
圖1 礦化帶、礦體示意圖
Ⅰ1主礦體。Ⅰ1主礦體在東西方向上長度達673米左右,有11.41米的出露厚度,平均為5.3米,延伸方向呈現北東向,在其深部區(qū)域上逐漸的呈現南傾向向北傾方向轉變。斷裂F5對礦體形成了明顯的控制,凝灰質砂巖以及千枚巖化以及蝕變玄武巖化的干泉組第一巖性段是其主要的賦存部位。達4.60×10-6的金平均品位,淺部與深度品位沒有很大的變化,對這傾向的改變而發(fā)生變化,提升越往深處,其厚度越大,品位則越發(fā)變貧。
結構在黃鐵礦邊緣裂隙位置上分布著不等粒狀特征的自然金,晚結晶的黃鐵礦對早些時候結晶的自然金進行包裹。黃鐵礦以及絹云母中表現為稀散狀特征的分布的自然金。構造在脈石礦物以及黃鐵礦中分布著稀疏星點狀分布的自然金礦石。
礦物的組成成分主要有兩大類:金屬礦物和脈石礦物。金屬礦物類型主要有金礦物、黃鐵礦、褐鐵礦,其次是的黃銅礦、輝銅礦、磁鐵礦、赤鐵礦和金銀礦,還有少量的黃鉀鐵礬、磁黃鐵礦以及銅藍。主要的脈石礦物有石英和絹云母,其次為方解石、鐵白云石、綠泥石,以及少量的黑云母、電氣石、鉻云母、磷灰石等。
包裹金是礦石中金礦物的賦存狀態(tài),分布有一部分晶隙金,但裂隙金的賦存則非常的少,假褐鐵礦中包裹金為主,脈石(白云石)內包裹較少;假褐鐵礦顆粒位置以及脈石礦物和假褐鐵礦之間的位置上是晶隙金的主要賦存部位,假像褐鐵礦裂隙位置賦存細絲狀的裂隙金,可能為次生金。
(1)區(qū)內玄武巖導巖控巖構造主要為該區(qū)的紅十井斷裂,其活動特征非常突出,而且呈現長期性繼承特點,次級構造主要形成于該斷裂的北側區(qū)域上,斷層裂隙糜棱巖帶(不同性質),尤其是破碎蝕變帶逐漸的加深與拓寬,為區(qū)內礦液的運移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2)與沉積巖以及中酸性巖相比較干泉組玄武巖(上石炭統(tǒng))含金豐度明顯要高許多,多數金礦(化)點都分布在玄武巖的兩側區(qū)域上,證實金的礦層主要為玄武巖。破碎蝕變帶在地表的出露可以作為直接的找礦標志。熱液作用對含礦巖石的影響較大,表現為明顯破碎特征的巖石,同時糜棱巖化非常突出,具有強烈的蝕變特征,碳酸鹽化以及絹云母化和黃鐵礦化以及硅化等與區(qū)內的礦化存在非常密切的聯系。
(3)化探異常特征。Au元素化探異常分布區(qū),伴有Ag、As、Cu、Pb、Zn、Sb等元素異常,且相互套合較好,是找礦效果較好地段。綜合研究化探異常及地質特征是尋找蝕變巖型金礦床的重要標志。
[1]陳疆,呂先春,程扶華等.新疆若羌縣紅十井火山巖型金礦地質特征及成礦模式[J].新疆有色金屬,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