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云 徐青青 王倩
摘要:隨著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國飲食文化逐漸成為人們關(guān)注的焦點,中華美食菜名所包含的中國傳統(tǒng)飲食文化、精湛豐富的烹飪技巧以及地方特色,無一不在吸引著外國客人的目光。而美食菜名的翻譯作為外國客人了解中國飲食文化的橋梁與窗口,對傳播中國飲食文化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但當(dāng)前由于中外飲食文化的不同,地域性的差異,加上缺乏統(tǒng)一的規(guī)范標準,菜名英譯五花八門,仍存在許多不足,達不到使外國食客理解并享受的目的,甚至?xí)鹞幕`解或沖突。 因此,本文選擇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菜名進行研究,并結(jié)合理論和實例探討相應(yīng)的翻譯策略,以期為中華美食菜名的英譯實踐提供借鑒。
關(guān)鍵詞:菜名英譯 ? 翻譯現(xiàn)狀 ? 英譯策略
一、中華美食菜名的翻譯現(xiàn)狀
作為中華飲食文化的名片,恰當(dāng)?shù)牟嗣g不僅要展現(xiàn)我國歷史悠久的文化,而且要充分考慮中西方風(fēng)俗及文化等方面的差異,用簡潔貼切的語言最大限度上表達菜肴的內(nèi)涵和外延。而當(dāng)前中華美食菜名的翻譯仍存在許多的不足,有待改進。當(dāng)前菜名翻譯的現(xiàn)狀有以下幾點:
(一)菜名翻譯拼寫混亂、語法不規(guī)范
英譯菜名單詞拼寫錯誤;翻譯時大小寫誤用,英語菜名應(yīng)遵循實義詞首字母大寫,虛詞首字母小寫的原則;菜名翻譯中冠詞亂用、錯用現(xiàn)象較為普遍;此外,翻譯時語序錯誤的問題導(dǎo)致翻譯不符合目的語規(guī)范,使食客不易接受。例如: “糖醋排骨”被譯為“Spareribs with Sweet and Sour” 而應(yīng)改成“Sweet and Sour Spareribs”,而一般形容味道的詞要位于菜名翻譯之首。
(二)同種菜名不同譯法
在菜名翻譯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種菜名多種翻譯版本的現(xiàn)象,給食客帶來困惑。例如:“螞蟻上樹”被譯為“Little Ants in A Tree”、“Vermicelli & Spicy Minced Pork” 或者直接音譯為“Mayishangshu”;“松鼠桂魚”則有“Mandarin Fish in the Shape of Squirrel”、“Sweet and Sour Mandarin Fish”、“Songshu Mandarin Fish”等多種譯文版本。不同的翻譯技巧,使得當(dāng)前菜名的翻譯五花八門,規(guī)究其根本是菜名英譯缺乏統(tǒng)一且規(guī)范的標準。
(三)翻譯語義模糊
菜名的功能在與提供食物的烹飪方式,用料及風(fēng)味口感等信息,以方便客人選擇。但由于中式菜肴在原料、烹飪技術(shù)等方面與國外大不相同,很多詞匯在英語中找不到對應(yīng)詞,在菜名翻譯時易造成錯譯,漏譯,導(dǎo)致語義模糊。例如:中式菜肴精于運用火候,僅烹調(diào)方法就多達50余種,在翻譯中也頗為講究。例如:同樣為“燉”,但因火候等細微差別,翻譯則不同?!柏i肉燉粉條”譯為“Braised Pork with Vermicelli”;“牛肉燉土豆”則譯為“Stewed Beef with Potatoes”更加貼切。“Stew”是指“燉”,把食物、水加熱燉煮熬湯,用時較長;而“braise”多指“紅燒”,將主料入湯汁煨至熟爛,不強調(diào)熬湯。
(四)忽略中外文化差異
中華美食菜名的背后往往有著特定的歷史典故或者故事,寓意深厚。而僅依靠機械式的直接翻譯,忽略中西方文化差異,會造成菜名翻譯的不倫不類,難以傳達中華美食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nèi)涵。例如:“鳳戲牡丹”譯成“Phoenix Plays in Peony Trees”,而“Phoenix”在西方文化中是神秘不死的意思,這種直接翻譯的方法既表達不出菜名原本吉祥如意的寓意,也讓外國食客不能理解這道菜究竟是什么,反而會引起人們的認知混亂。
以上中華美食菜名的英譯問題,會影響中華美食及中華飲食文化的對外交流與推廣。因此,針對這些問題,本文通過學(xué)習(xí)、總結(jié)菜名的翻譯方法,歸納出恰當(dāng)?shù)牟嗣g策略。
二、中華美食菜名英譯的目標
如上所述,具體中餐菜名在英語中對應(yīng)詞匯的空缺、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等因素都會給菜名的翻譯造成阻礙,要克服這些障礙必須明確翻譯的目的,一讓外國食客讀懂菜單,通過提供菜肴的原料、烹調(diào)方法及風(fēng)味口感等基本信息,實現(xiàn)勸誘消費的目的;二同時保持中華美食所蘊含的文化特色,使中華美食充分發(fā)揮其作為中國對外交流文化使者的功能。
而在菜名的英譯過程中需達到以下幾點要求:首先應(yīng)準確理解菜名的命名方式及其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翻譯忠實源語。其次,菜名的翻譯需要注意根據(jù)不同的菜名特點而采用相應(yīng)的翻譯方法,翻譯簡潔易懂,并準確體現(xiàn)菜肴的主要原料、烹飪技藝或風(fēng)味特色等基本信息。最后,菜名英譯在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同時,要順從譯語讀者的文化習(xí)慣和接受能力,真正做到傳播推廣中國的飲食文化。
三、 中華美食菜名的翻譯策略
(一)直譯
直譯,是寫實性的譯法,需要“忠實于原文”,具體要求是準確翻譯出菜肴的主要原料、刀法及烹飪方法、口味特色等最基本的信息,以便客人選擇。直譯有如下幾種分類:
1.烹飪方法 + 主要用料
例如:火爆腰花 Sauteed Pig Kidney,涮羊肉 Instant Boiled Mutton, 炸春卷 Fried Spring Roll,炒河粉Stir-Fried Rice Noodles,白灼蝦 Boiled Prawns, 炒肝 Stewed Pig Liver, 烤乳豬 Roast Suckling Pig,蔥油餅 Baked Scallion Pancake
2.烹飪方法 + 主要用料 + with/in + 配料
例如:紅燒肉Braised Pork in Sauce,水煮魚 Poached Fish in Chili Oil,紅燒帶魚 Braised Fish in Soy Sauce, 口水雞 Steamed Chicken with Chili Sauce, 牛肉燉土豆 Stewed Beef with Potatoes, 豬肉燉粉條 Braised Pork with Vermicelli
3.烹調(diào)方法 + 刀工 + 主要原料
例如:蔥爆羊肉 Stir-Fried Sliced Lamb with Scallion, 水煮肉片Poached Sliced Pork in Pungent Sauce,洋蔥炒牛肉絲 Fried Shredded Beef with Onion, 蝦仁炒蘑菇fried shelled pork with mushroom
(二 )意譯
意譯,由于中西方文化差異,為使譯語讀者真正領(lǐng)會菜名的內(nèi)涵,實現(xiàn)菜名翻譯的“信、達、雅”,需要采用意譯法進行翻譯。在具體操作中,經(jīng)常運用増詞、減詞、擴展等方法進行翻譯,從而起到準確傳達原菜名的內(nèi)容,增強原菜名感染力的作用。舍形求意,將其原料和烹法譯出。
如“四喜丸子”若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譯,譯為“Four glad meatballs”(四個高興的肉丸子),就不能很好傳達原菜名的意思,也會使外國食客產(chǎn)生誤解。因此,譯為“Braised Pork Balls in Gravy”更為合適。例如,地三鮮 Sauteed Potato, Green Pepper and Eggplant, 霸王別姬 Broiled Chicken Cutlets with Turtle,松鼠桂魚Sweet and Sour Mandarin Fish, 宮保雞丁 Diced Chicken with Chili and Peanut in Hot Sauce.
四、改善美食菜名英譯的建議
(一)加大對菜名翻譯的投入
當(dāng)前,越來越多的餐館酒店都提供英語菜單,但菜名翻譯的質(zhì)量卻良莠不齊,由拼寫或語法錯誤引起的菜名錯譯讓人啼笑皆非。這就需要酒店餐館加大對菜名翻譯的投入,普遍提高翻譯的質(zhì)量。
(二)規(guī)范美食菜名的翻譯。對于中國傳統(tǒng)美食菜名的翻譯,應(yīng)制定統(tǒng)一且規(guī)范的標準,對于原本昂長繁雜的英譯版本進行規(guī)范,并著力推廣到菜名翻譯的實踐中。
五、結(jié)語
中華美食菜名的翻譯在當(dāng)今時代愈加重要,菜名英譯既要簡潔明了的傳遞菜名的基本信息,又要傳播我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而翻譯的方法也應(yīng)根據(jù)菜肴的不同特點,對中西方文化的充分理解而采用不同的翻譯策略,以實現(xiàn)菜名翻譯的“信達雅”,更好的傳播中國飲食文化。
參考文獻:
[1]趙延亮.中式菜譜英譯初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10).
[2]白薇.中文菜單英譯之我見[J].外語研究考試周刊,2007,(10).
[3]劉琪.論中式菜名英譯[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06.
[4]吳偉雄.中式菜譜英譯淺談[J].中國翻譯,1986,(05).
(作者簡介:[1]劉繼云,本科畢業(yè),安徽財經(jīng)大學(xué);作者單位:安徽財經(jīng)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