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人說
我們都很關(guān)注當下,關(guān)心人在俗世中的境遇,進而也看重命運,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命運,讓自己能夠避免一些不好的事情發(fā)生。當然,人究竟能不能戰(zhàn)勝命運,牽涉到一個更大的哲學(xué)命題,我們今天姑且不去討論。
同學(xué)們的回答都很精彩,大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閱讀思考,對此作出了闡釋。這很好,因為一個問題的提出,重要的不是要得到標準答案,而是每個人都能有獨立的思考和判斷。不去追求所謂的真理和人生信條,而去探索自身的困惑與意義,這也是我問這個問題的目的。
有句俗語叫“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還有一句話叫“人定勝天”,這些話一般都是由年紀較長、經(jīng)驗較豐富的人說給年紀較輕的人聽的。這些話有一定的道理,因為經(jīng)驗和知識的累積是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和避免很多問題的。同時我也要說命運也是有相似性的,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要學(xué)歷史,要學(xué)習和傳承別人經(jīng)驗的原因。
面對外部世界,我們每個人都會受其影響,相對來說越成熟的人受的影響越小。我們每個人的經(jīng)驗和知識的獲取都是來自外部世界,但什么對自己有益、什么對自己無益,這就取決于我們每個人自己的選擇,好比走鋼絲的演員手中的那根桿子,走鋼絲的人拿的都是相當有分量的鋼質(zhì)長桿,而沒有拿竹竿的,只有重到一定的分量才能產(chǎn)生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它們是一對平衡力,所以人在這些力的作用下再加上自身的調(diào)整就會回到原來的位置。從這一點說,林雙陽同學(xué)既看到了外部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又明白人雖不能改變環(huán)境,但可以控制自己,以不變應(yīng)萬變,這就是一種平衡。
保持平衡是保持自我的一種方式,每個人都是走鋼絲的演員,人生也如一場盛大的演出,難免會遇到風險波折。此時唯有保持冷靜,選擇堅持,向前看不要往下看,處變不驚才能渡過難關(guān),因為只有你自己才能救自己。
薦讀人
麗水中學(xué)高三(18)班 陳 雨
作 者:[加]露西·莫德·蒙格馬利
出版社:商務(wù)印書館
你喜歡靜謐而美好的田園風光?你渴望擁有自由自在的想象和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你向往成為心目中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在《綠山墻的安妮》中,你會找到答案。
這本書沒有英雄史詩般的內(nèi)容、語言,而更像一首清新的田園詩,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講述了小女孩安妮在綠山墻——一個有如世外桃源般美好的地方,成長、成熟、蛻變的故事。如同一股春天的暖流,故事在不經(jīng)意間拂過我們心底最柔軟的部分。
主人公安妮小小年紀就成了孤兒,她并不漂亮,滿頭紅發(fā)、滿臉雀斑。誤打誤撞之下,她來到了綠山墻,像一股清新的風,吹進了這個原本閉塞的小村莊。她的善良和率真收獲了同學(xué)和鄉(xiāng)親真摯的友情和關(guān)愛。她聰明勤奮,憑借不懈努力考取了女王學(xué)院。她天真活潑,愛幻想?yún)s又常闖禍,是個話癆也毫不掩飾自己的想法,會發(fā)小脾氣又會竭盡全力彌補自己的錯誤……
最打動我的是安妮時刻不停歇的想象。一方池塘被她稱作“柳池”;一個普普通通的湖,在她眼中成了閃光的湖;一株會開花的樹,她認為那是白雪公主……她善于從平凡中汲取無窮的歡樂,在平凡中發(fā)現(xiàn)絢麗的自然美和人性美。她常常向那些從不想象的人驚呼:“你錯過了多少東西?”她堅信,任何東西都無法剝奪她那與生俱來的想象權(quán)利。讀這本書時,你會不自覺地受到她的感染而嘴角上揚,發(fā)現(xiàn)平凡的生活竟也可以如此多姿多彩。
這是一個有關(guān)成長的故事,又似乎是一個從“丑小鴨到白天鵝”的故事。但在故事的最后,安妮仍是那個滿頭紅發(fā)、滿臉雀斑的少女,不同的是,她成了真正的自己,而不是別人的復(fù)制品。
這到底是一本怎樣的小說?馬克·吐溫曾評價書中的安妮是繼《愛麗絲夢游仙境》中那“不朽的愛麗絲”之后最令人感動和喜愛的形象。周國平評價說:“安妮擁有兩種極其寶貴的財富,一是對生活的驚奇感,二是充滿樂觀精神的想象力?!痹谖铱磥?,這是一本融合了成長酸甜和美好人性的書,沒有低下的迎合和甜膩的做作。最重要的是,這是一本給人歡笑和幻想的書。你會明白:成為自己,是一件多么幸福和浪漫的事!
[指導(dǎo)老師 潘大偉]
薦讀人
麗水中學(xué)高三(17)班 吳 桐
作 者:沈從文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我是愛美的女孩,更愛欣賞美。近來讀《邊城》,被其字里行間的平淡美打動。它不僅體現(xiàn)在沈從文先生對湘西風景的描寫上,更體現(xiàn)在單純懂事的翠翠、老實重義的老船夫等鮮明的人物形象上。
《邊城》里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jié),沒有人物之間的爾虞我詐。它細膩、真實,像絲線牽動心靈一角,令人在不知不覺間潸然淚下。在平淡之中,一幅恬靜的生活畫面躍然紙上——茶峒,小溪,溪邊白色小塔,塔下一戶人家,家里一個老人、一個女孩、一只黃狗。太陽升起,溪邊小船開渡,夕陽西沉,小船收渡,如此而已。如山間溪水般清流宛轉(zhuǎn),如天上白云般輕飄悠然??蛇@份平淡,不恰恰是生活的真諦所在?
每每讀到《邊城》中爺爺與翠翠相依為命的情節(jié),我就會情不自禁聯(lián)想到自己的父母。和書中的爺爺一樣,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yǎng)大,為我們操盡了心。爺爺為翠翠所做的點點滴滴,不就是生活中那被我們漸漸忽略的“小”事嗎?或許,閱讀的意義就是啟發(fā)我們?nèi)シ此?、去重溫生活中那被我們遺忘的角落,并因此得到心靈的慰藉吧!
湘西之美,美得很平淡。閱讀《邊城》是一次享受美的旅途,如果你如汪曾祺所言,“怕七情六欲的縱橫”,何不讀讀《邊城》?你也許能感悟到平凡之中的不凡,也許能從書中的情節(jié)驚喜地看到生活的縮影,也許能發(fā)現(xiàn)世俗欲望外的詩和遠方……盡管有人遺憾地認為,沈從文筆下的“邊城”是一個世外桃源,現(xiàn)實生活中并不存在這樣的地方,但我們未嘗不可創(chuàng)造一個自己心中的“邊城”,將你珍視的“美”安放其中,讓心靈在其中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