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萍
貧困山村里辦起了書屋,書屋的名字叫“種子書屋”,發(fā)起人竟然是一位身患重病的女孩,這引起了人們好奇的目光。女孩就是潘悅。
潘悅從小就有夢想,那就是上大學、當老師。然而,天不遂人愿。2005年,潘悅做課間操時突然暈倒,后被確診為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為給潘悅治病,家里已欠下外債40多萬元,而每月的治療費就高達1萬多元,潘悅對家人充滿歉疚。日記里,她不止一次寫道:“熬不住了,難受得很。”更煎熬的是不知什么時候會襲來的負面情緒,癱瘓在床,郁悶無處發(fā)泄。
最近,潘悅想到了閱讀,她馬上讓病友——武漢大學的李老師幫忙購買了《紅樓夢》《活著》等十幾本書,這是她以前一直想讀但沒來得及讀的。閱讀,可以暫時讓她將疼痛與煩悶忘在腦后;閱讀,讓她的心逐漸平靜下來;閱讀,給她帶來了希望,讓她越來越堅強地面對疾病。漸漸地,她覺得自己雖然不幸,但又很幸運:除了一直關愛自己的親人,許多熱心人也在默默地關心她。
2016年5月,帶著親友、愛心人士湊的幾萬元錢,潘悅來到武漢中南醫(yī)院骨科做了雙側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這讓潘悅重新站了起來。中南醫(yī)院就在武漢大學附近,治療間隙,潘悅最愛去的地方就是坐落在東湖岸邊的武漢大學校園??粗髮W生們在美麗的校園里學習,潘悅很羨慕,許多次做夢,夢到自己成為他們中的一員。潘悅又想起了家鄉(xiāng)的那些留守兒童,“為了這么美麗的校園,村里的孩子也該努力學習,爭取考上大學,走出大山。如果能提供一點幫助,這些大山里的種子,一樣也會開出美麗的花朵。”她突然想,何不為孩子們建一間書屋,讓他們從閱讀中看見外面的天地?!霸黾硬涣松拈L度,可以爭取生命的寬度?!彼霝榇謇锝ㄒ婚g書屋。在書屋,孩子們可以接觸到豐富有趣的知識世界;遇到煩惱可以找她或小伙伴訴說,她愿意一直當他們的知心姐姐;作業(yè)不會做,不再是不知所措,而是有人可問,甚至寒暑假,還可以招募大學生志愿者來支教……
2017年12月初,在中南醫(yī)院,潘悅和血液科副護士長汪聰聊天,無意間聊起這個心愿。很快,這個心愿在醫(yī)院血液科醫(yī)護人員中傳開了??浦魅巫髮W蘭和護士長李建芳得知后,立即在科室發(fā)起捐贈兒童書籍的號召。短短幾天,36名醫(yī)護人員“變魔法般”湊出千余本書,還有醫(yī)護人員買來了地球儀、文具等。一名醫(yī)護人員的女兒用彩色扣子做了一盆綻放的“永生花”,天藍、絳紅、淡粉、淺紫的花朵搖曳在鐵絲做成的花莖上,插在一個淺綠色花瓶里,象征著“夢想的種子開花結果”。
2018年1月3日,載著千余本愛心書籍的汽車,從武漢中南醫(yī)院出發(fā),3個小時后到達黃梅縣潘河村?!胺N子書屋”正式開張,并迎來了第一批讀者——10多個留守兒童。
一些網(wǎng)友得知了她籌建“種子書屋”的事,也紛紛加入捐書行列。那幾天,“種子書屋”幾乎每天都有快遞過來的書籍,眼看原有的5個柜子裝不下了,黃梅縣委宣傳部又緊急送來3個新書架。已經(jīng)痊愈出院的武漢大學的李老師,還發(fā)動學生加入捐書的行動中,并答應潘悅痊愈后可以隨時去聽她的課。
潘悅被這些好心人的無私幫助所感動,還從治療費里擠出部分款項,給“種子書屋”購置了一臺電腦,她說孩子們來看書時,可以教他們學習電腦知識,還可以查詢最新的閱讀信息,最大限度地擴大留守兒童的視野。潘悅有時會想,假如今天是生命最后一天,什么最重要?以前,她以為是健康。現(xiàn)在,她覺得是內(nèi)心的平靜與喜悅。因為“種子書屋”,她對生活有了新的希望,感受到了生命新的意義。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