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珊珍
“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公仆對人民只有奉獻的義務(wù),沒有索取的權(quán)利。”這是張聞天一貫奉行的原則。無論身居何位,他都從不為自己和家屬謀私利,甚至為了避嫌而“苛待”自己最親愛的人。
新中國成立后,擔任領(lǐng)導(dǎo)職務(wù)的張聞天因公配有汽車上下班,但他從不允許子女“沾光”。
有一次,兒子張虹生趁父親上班前爬上車,賴著不下來,以為這樣能讓自己坐一次向往已久的小汽車。誰知父親一點也不妥協(xié),他干脆走著去上班,讓汽車停在原地。小虹生只好乖乖地下車。
上世紀50年代,知識青年開始上山下鄉(xiāng)。張聞天動員剛從中學畢業(yè)的兒子響應(yīng)黨中央號召,到天津茶淀農(nóng)場鍛煉。兩年后,張虹生獲準回到北京考大學。因離校時間已久,張虹生對外語沒有把握,希望擔任外交部副部長的父親給直接分管的外交學院打個招呼。張聞天一口回絕:“你有本事上就上,沒本事就別上?!弊詈?,張虹生憑自己的本事考上了北京師范學院。
1962年,張聞天再次送兒子到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工作。由于條件艱苦,到新疆沒多久,張虹生患上肝炎,并發(fā)展成慢性病。他向父母要求回京治療,張聞天卻給他回信:“你有什么資格來北京看?。啃陆敲炊嗦毠さ昧烁窝?,都是在新疆治,肝炎完全可以在當?shù)刂??!睆埪勌旄嬲]兒子不要搞特殊化,要他在新疆一邊勞動一邊治療。
張虹生在新疆整整工作了15年,在那里結(jié)婚生女,直到張聞天去世兩個月后,才憑“落實政策”調(diào)回祖籍江蘇,在南京的曉莊農(nóng)場落戶。1979年,中組部開出調(diào)函讓張虹生到北京工作。張聞天夫人劉英直接把調(diào)函退給中組部:“干部子弟為什么都要回北京?”張虹生尊重了母親的意見。同年,張虹生調(diào)入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一直到2001年退休。
“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公仆對人民只有奉獻的義務(wù),沒有索取的權(quán)利?!边@一原則張聞天奉行了一生,父如此,子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