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云 于 莉
(陜西省山陽縣國有紅旗林場 陜西 山陽 726400)
松苗立枯病是油松苗圃主要病害,發(fā)生較普遍,往往短期內造成苗木大量死亡。為了防治松苗立枯病,筆者進行了松苗立枯病危害調查及防治效果試驗,現總結如后。
用普查和定點觀測的方法,對山陽縣紅旗國有林場油松苗圃不同侵染條件松苗立枯病進行調查(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在不同侵染條件下,危害排列順序為下濕地>施用未腐熟有機肥>連作地>土壤粘重地>前作為蔬菜地。
表1 不同侵染條件松立枯病危害調查
2.1 試驗地概況。試驗地設置在陜西省山陽縣國有紅旗林場油松苗圃,試驗面積0.2 hm2,苗齡6個月,種植密度15萬株/667 m2,圃地發(fā)生幼苗立枯病,危害較嚴重。
2.2 供試藥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赤峰市農藥公司),5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上海正新化工有限公司)。
2.3 試驗方法
2.3.1 輪作換茬防治試驗。前茬為蔬菜、馬鈴薯、瓜類、花生、棉花等作物時,不宜作針葉樹松樹的育苗地,應換茬種植,切忌連作,設置輪作和連作2個處理組進行對比試驗,種植后調查防治效果。
2.3.2 墊生土防治試驗。取生荒地或耕作層以下的土(含病菌較少)或河砂等,播種前先在播種溝內墊上一層(3~5 cm),播種后再覆蓋土層1~3 cm,能起到隔離病菌的作用。試驗設置墊生土防治與對照(CK)未墊生土2個處理組,防治后調查防治效果。
2.3.3 化學藥劑噴霧防治試驗。幼苗發(fā)病期,設置5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與對照(CK)清水3個處理進行噴灑對比試驗。10 d噴1次,連噴2次,以1 m×2 m為單位,重復3次,噴藥后10 d調查防治效果。
3.1 輪作換茬防治效果。從表2可以看出,采用輪作(3年)措施后,其病株率為87.2%,防治效果良好,而連作病株減退率為50%,防治效果差。
表2 輪作防治效果
3.2 墊生土防治效果。從表3可知,播種時,先在播種溝內墊3~5 cm生土,播種后再覆土1~3 cm,能起到隔離病菌、減少病菌侵染的作用,其病株減退率為89.2%,防治效果良好。
表3 墊生土防治效果
3.3 化學藥劑噴灑幼苗防治效果。從表4可知,幼苗發(fā)病期,用5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2次,其病株減退率分別為92.0%、91.2%,均在91%以上,防治效果明顯。
表4 3種藥劑噴灑幼苗防治效果比較
試驗結果表明,用輪作(3年)換茬后,其病株減退率為87.2%,防治效果良好。墊生土防治后,能起到隔離病菌的作用,其病株減退率為89.2%,防治效果良好。幼苗發(fā)病期,用化學藥劑5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其病株減退率分別為92.0%、91.2%,均在91%以上,防治效果明顯。
[1]黑龍江省牡丹江林業(yè)學校.森林病蟲害防治 [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81.
[2]李喜亮,王丹.油松立枯病防治效果試驗 [J].現代農村科技,2016(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