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紅
(錦州農業(yè)科學院 遼寧 錦州 121017)
關蒼術是菊科蒼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為野生,長于山區(qū)坡地和灌木叢及疏林林蔭間。其幼苗是風味獨特的野菜,干燥根是一種傳統(tǒng)中藥,有祛風散寒的功效。隨著人們對關蒼術食藥同源性認識的不斷提高,采摘量也逐年加大,其野生資源儲備急劇減少,人工栽培越來越受到重視,種植面積也越來越大。人工栽培關蒼術,根腐病和蚜蟲的防治是農民比較頭疼的兩件事。由于關蒼術既是野菜又是中藥材,關蒼術病蟲害的綠色防控對關蒼術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錦州農業(yè)科學院科研人員經過幾年的科研實踐,總結出一整套關蒼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供關蒼術開發(fā)生產者和相關人員在生產中參考。
土壤是關蒼術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只有健康的土壤才有可能生產出優(yōu)質的關蒼術。人工栽培關蒼術,應選擇排水性能好、土質通透疏松、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以近5年內未栽植過菊科作物的地塊為宜。關蒼術種植之前,應施用腐熟的有機肥2 000~3 000 kg/畝,氮磷鉀含量為15∶15∶15的復合肥25~30 kg/畝,硝酸銨鈣20~25 kg/畝,生物有機肥30~40 kg/畝。上一年秋季采用機耕深翻,深度為30~40 cm,使土壤松軟,透氣良好。
健身栽培是近幾年才提倡的,也稱作植物免疫。過去人們過分重視植物病蟲害的化學防治,導致農藥使用量越來越大,防治成本越來越高,防治效果越來越差,對人和環(huán)境的危害越來越嚴重。通過使用植物免疫苗,如阿泰靈、氨基寡糖等,提高關蒼術自身的免疫力,從而提高關蒼術自身抗逆性,輕易不感病蟲,即使受到病蟲危害,受害也比較輕,施用生物農藥或輔助施用少量化學農藥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種子、種苗嚴格消毒,選擇無病害的種子、種苗,播種前種子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600倍液進行浸種消毒1 h,移栽前可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6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800倍液蘸根。通過科學生產管理,及時中耕除草,合理灌溉與排水,科學追肥,7~8月份對于非留種地的關蒼術及時摘除花蕾,以利于植株健康生長,提高抵御病蟲害能力。
3.1 關蒼術根腐病。人工栽培關蒼術,危害較大的病害就是根腐病,關蒼術根腐病的防治主要側重以下3方面;一是使用土壤殺菌預防關蒼術根腐病,在定植時結合澆水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倍液灌根,預防關蒼術根腐病。二是及時施藥治療關蒼術根腐病,在發(fā)病初期使用根腐寧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配合施用黃腐酸400倍液灌根處理2~3次,施藥間隔7~10 d,可以很好地治療關蒼術的根腐病。三是合理的水分管理減輕關蒼術根腐病。春季定植關蒼術時澆大水土壤溫度會受影響,容易引起關蒼術根腐病的發(fā)生,因此控制澆水量非常關鍵,正確的澆水方法是:春季澆水堅持少澆勤澆的原則,地溫穩(wěn)定在15℃以上時,可以加大澆水量。降雨后,田間有積水,要及時開溝排出積水,中耕增加土壤透氣性,也可以很好預防關蒼術根腐病。
3.2 關蒼術黑斑病。關蒼術黑斑病一般在6~10月發(fā)生,6月中旬起可用65%阿米西達懸浮劑1 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劑1 2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6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每隔7 d施藥1次。
3.3 關蒼術蚜蟲。錦州地區(qū)降雨較少,持續(xù)干旱使關蒼術蚜蟲發(fā)生比較嚴重,防治不好不但影響野菜采摘,還影響關蒼術的正常生長。春季關蒼術幼苗出土,在采摘完第1茬關蒼術莖葉后,第2茬幼苗出土時施用生物農藥預防關蒼術蚜蟲,一般選擇噴施印楝素乳油,用量為50 g/畝,能有效趨避關蒼術蚜蟲,而印楝素是植物源農藥,是目前世界公認的廣譜、高效、低毒、易降解、無殘留的殺蟲劑,食用非常安全,對周圍環(huán)境沒有任何污染。一旦遇到蚜蟲大發(fā)生,印楝素的預防效果不理想,可以輔助施用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如比蚜酮、啶蟲脒等,可以很好地防治關蒼術蚜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