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俊安
①“三月栽,引蔓不甚長,俗云花落在地,而生子土中,白露出,故名落花生?!?月,水汽漸重,露凝而白,蓋因白露夜間水汽易凝于露,濕度大,地氣濕潤,花生莢果在這個時節(jié)里圓潤潤飽滿了。
②花生的別稱很多,自古就有“長生果”之稱,明《本草綱目》載:“花生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yǎng)補氣、清咽止癢?!泵绹鵂I養(yǎng)學(xué)家發(fā)現(xiàn)花生中還含有“白藜蘆醇”,這種物質(zhì)有很強的生物活性,不僅能抵御癌癥,還能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心肌梗塞與腦血栓。
③花生在中華大地分布甚廣,大別起來,可分為北味與南味兩類。以長江為界,江北花生個大豐滿,適宜帶殼或剝?nèi)矢沙?,香潤脆口,是古今嗜酒者的愛物。江南花生小巧玲瓏,香而厚醇,鮮食或干食味道都佳,可菜可零食。
④白露之后,菜市場新鮮花生也帶著泥土芳香鋪陳在水泥臺上,時令食物也是最有養(yǎng)分最為可口的食物;只有生長符合節(jié)氣的食物才能得到天地間的精華,最有利于人體健康。兩千多年前,孔子就說過,“不時,不食”,強調(diào)飲食最好當(dāng)季上市的蔬果。
⑤剛應(yīng)市的花生,一個字,嫩;氤氳著泥土芳香,給點香料,鹽水稍一煮,味道就出來了。香港美食家蔡瀾還有更好的吃法,是把江南小花生先用鹽水八角泡一晚,然后上籠去蒸,這樣做的花生更飽滿好看一些,味道也絕。
⑥清王士雄《隨息居飲食譜》曰:“落花生,一名長生果。煮食,甘平。潤肺,解毒,化痰。炒食,甘溫。養(yǎng)胃調(diào)氣,耐饑。入饌頗佳,榨油甚劣。以肥白香甘者良?!?/p>
⑦水煮,是江南民間常見吃法之一。帶殼花生洗凈,放到鍋里,加鹽,再拍兩顆八角,以水蓋面,大火煮透。剛煮熟的鹽水花生,美白肥嫩,口感柔香,余味悠長。在文人眼中,鹽水煮花生是一幅思維廣袤的造句,帶殼煮是修辭,因為它留住了本質(zhì)芳香,記下了春華秋實,樸實的外殼,抵御著塵世里土氣,輸送一袍肥美白皙的果實。
⑧張愛玲在散文《天才夢》里把鹽水花生作為彰顯生活藝術(shù)的一個靚麗道具,在微風(fēng)中的藤椅上,吃著鹽水花生,聽著蘇格蘭風(fēng)笛,人生至味之清歡也就如此了。不得不佩服這個女子何以會將風(fēng)笛聲與鹽水花生之味并列,竟是在不經(jīng)意中勾勒出淡泊遼遠的畫面。
⑨月白如圭的夜晚,風(fēng)清氣爽,一邊聽著悠揚的音樂,一邊剝著鹽水花生,內(nèi)心自然會洋溢起一種澹然自如的氣息,王處一《行香子》里的“一點圓光,妙洞真香。恣逍遙、三界行香。沖和道體,浩瀚天香。得大良因,長生果,性靈香……”那種人世間的香意也隨之而出。
(選自《新民晚報》2017年9月16日)
1.請簡要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內(nèi)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味與南味花生有什么不同之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寫出孔子的“不時,不食”的具體觀點與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鹽水花生,作者引出了張愛玲的《天才夢》、王處一的《行香子》,這樣寫在表達上有什么好處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蘇 周俊根供稿)
【參考答案】
1.通過《本草綱目》的記載和美國營養(yǎng)學(xué)家的發(fā)現(xiàn),具體點明花生的藥用價值。 2.江北花生個大豐滿,適宜帶殼或剝?nèi)矢沙?,香潤脆口,是古今嗜酒者的愛物;江南花生小巧玲瓏,香而厚醇,鮮食或干食味道都佳,可菜可零食。 3.“不時,不食”指飲食最好當(dāng)季上市的蔬果。因為時令食物也是最有養(yǎng)分最為可口的食物,只有生長符合節(jié)氣的食物才能得到天地間的精華,最有利于人體健康。 4.開放題,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巧妙地將吃鹽水花生與文人雅士的生活結(jié)合起來,突出味美,表現(xiàn)人們對花生的喜愛,字里行間也充滿美好的意境與生活情趣,增添了文章的表現(xiàn)力與人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