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葳,彭 潭,于宏福
(北京城建設計發(fā)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86)
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給城市的交通帶來很大的負擔,為了緩解交通擁堵的現(xiàn)象,地鐵被各大城市所采用。然而,地鐵的建設勢必對周圍既有建筑物造成影響[1-2]。研究地鐵建設對周圍建、構筑物的影響尤為重要,對工程事故的預防意義重大[3]。針對地鐵建設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很多學者已經(jīng)進行了研究[4-5]。本文以渾南大道站C,D號出入口暗挖下穿既有有軌電車5號線為工程依托,建立三維有限元模型,研究地鐵車站出入口施工對臨近有軌電車道床沉降的影響。
本站位于長青南街與渾南大道交叉路口,為沈陽地鐵9,10號線換乘車站,C,D號出入口暗挖段下穿有軌電車,暗挖部分為平底直墻拱結構,覆土厚度4.6~4.8 m,采用CRD法施工。出入口結構頂至有軌電車路基豎向凈距約2.74 m,暗挖段結構主要位于粉細砂和圓礫層中。出入口與有軌電車平面位置關系如圖1所示。
圖1 出入口平面圖
出入口暗挖段結構由鋼格柵+噴射混凝土的初期支護及模筑鋼筋混凝土二襯組成。初期支護采用C25早強網(wǎng)噴混凝土,格柵間距0.5 m,二襯采用C40鋼筋混凝土。超前支護采用大管棚+小導管加固方式,擬采用φ108大管棚超前支護,壁厚5 mm,L=29.2 m,環(huán)向間距200 mm,馬頭門處一次性打入;內(nèi)排采用φ32小導管,管長2.5 m,環(huán)向間距200 mm,縱向步距0.5 m打設一環(huán)。
考慮隧道開挖時對四周的影響范圍,計算模型縱向取30 m,隧道兩側(cè)分別取31 m(約5倍開挖寬度),隧道底部以下土層取18 m,隧道上方覆土厚度按實際埋深選取,模型單元總計24 240個。
模型底部施加豎向約束,模型4個側(cè)面分別施加垂直側(cè)面方向的水平位移約束。出入口從明挖段向車站方向施工,采用CRD法開挖,分步架設鋼格柵及噴射初襯混凝土。為模擬電車運行對隧道開挖的影響,在有軌電車道床表面施加20 kPa均布荷載,見圖2.
圖2 有限元模型示意圖
圖3 監(jiān)測點布置圖
沿道床中線于隧道上方兩側(cè)各1倍開挖洞徑范圍布設監(jiān)測點1~5,分析隧道施工的橫向影響范圍及程度;沿隧道軸線于軌道道床前、后各1倍洞徑范圍布設監(jiān)測點6~9,分析隧道施工的縱向影響范圍及程度。各測點間距約4.7 m,布設情況見圖3.
各監(jiān)測點受隧道施工影響均產(chǎn)生沉降,沿暗挖通道頂部形成一條均勻的沉降槽,模型沉降云圖見圖4.
圖4 有軌電車沉降云圖
圖5 監(jiān)測點1~5沉降曲線
圖6 監(jiān)測點6~9沉降曲線
3.2.1 監(jiān)測點沉降分析
各監(jiān)測點沉降發(fā)展趨勢基本相同,監(jiān)測點2~4基本位于隧道正上方,沉降量為4.82~5.68 mm。整體上看,隧道左右各10 m范圍內(nèi)的有軌電車道床受施工影響產(chǎn)生的沉降較為明顯,道床沉差異沉降約為0.036%Lt(Lt為沿線路方向兩監(jiān)測點間距)。監(jiān)測點沉降曲線如圖5和圖6所示。
3.2.2 有軌電車道床沉降分析
研究結果表明,出入口暗挖施工會引起有軌電車道床產(chǎn)生少量的沉降變形,從而對有軌電車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道床最終沉降曲線見圖7.
按照有軌電車產(chǎn)權單位下發(fā)的相關要求及《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GB 50911—2013的規(guī)定,既有電車軌道沉降控制值按10 mm控制,道床差異沉降按0.04%Lt控制(Lt為沿線路方向兩監(jiān)測點間距)。出入口暗挖隧道下穿有軌電車道床施工引起道床最大沉降為5.68 mm,最大差異沉降0.036%Lt,滿足沉降及差異沉降控制要求。
圖7 有軌電車道床最終沉降曲線
本文通過建立三維地層-結構模型,對沈陽地鐵9號線渾南大道站C,D號出入口暗挖下穿既有有軌電車道床進行計算分析,對道床沉降量及沉降規(guī)律進行預測及評估,可為相似工程提供參考。
[1]韓健勇,趙文,關永平,等.地鐵車站洞樁法開挖變形規(guī)律分析[J].應用力學學報,2015,32(4):623-629.
[2]晏莉.盾構法雙管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預測及特征分析[J].隧道建設,2015,35(5):419-427.
[3]胡學兵,喬玉英.埋深和跨度對隧道結構穩(wěn)定性影響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J].公路隧道,2005(2):5-9.
[4]馬險峰,王俊淞,李削云,等.盾構隧道引起地層損失和地表沉降的離心模型試驗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12,34(5):942-947.
[5]毛峰.黃土隧道深淺埋分界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