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雨辰
故事開始: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小男孩坐在墻角,對著自己那雙破舊的鞋子發(fā)愁。從他的穿著打扮和這雙已經(jīng)破到報廢的鞋可以看出,他的家境應該很不富裕,父母忙著討生計,賺一口吃飯的錢,無暇來顧及他的鞋子還能不能穿,他現(xiàn)在到底有多傷心。
小男孩正發(fā)著呆,不經(jīng)意的抬眼間,竟發(fā)現(xiàn)人群里走過來一雙閃亮的黑皮鞋。富人家的小男孩,正邊走路邊擦拭著新皮鞋。我們不知道富人家小男孩的這雙鞋是怎么來的,但是看他的樣子就能猜到他有多愛惜。
這雙閃著光澤的黑色皮鞋,瞬間抓住了他的目光,把他看呆了。眼神里充滿了渴望,羨慕,驚艷……他手里提著自己那雙破鞋,來回切換的表情讓人感觸。
就在這個時候,火車來了,穿著黑皮鞋的小男孩要上火車了,爸爸拉著他拼命往前擠,情急之中,一只鞋子被擠了下來,他想回頭去撿,但是火車已經(jīng)啟動。
小男孩看到了,他先是愣了一下,便趕緊跑了過去,小心翼翼地雙手捧起那只被落下的鞋子,他一定開心壞了吧?一直渴望的東西就在眼前,但是他接下來的行為,和車上的小男孩的行為,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讓人淚奔……
微言大義:
“如果不是我的,我會把我得到的,還給你。如果我無法得到,我會把我有的,送給你?!边@段話來自這個四分鐘的短片——《另一只鞋子》,全網(wǎng)點擊量破十億,溫暖全世界。它是關于兩個小男孩和一雙嶄新的黑色皮鞋的故事。
拍攝這個短片的時候,導演只有二十歲,也不是什么科班出身,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埃及青年。有一次在街頭偶遇兩個小男孩,他們之間發(fā)生的故事讓他熱淚盈眶,所以發(fā)誓一定要拍出來讓所有人看到。四分多鐘的微電影,沒有一句臺詞,卻突破了種族和文化界限,讓全世界在同一個故事里落淚,立刻引起觀眾共鳴,一舉奪得埃及盧克索電影節(jié)大獎。
這個故事很簡單,但是讓所有人動容,這樣慷慨的饋贈,并不是人人都有的氣度。當一樣東西不再屬于自己,大多數(shù)人的選擇是執(zhí)著于此,拼命不想放手,可就像手里的沙子,抓得越緊,漏得越多。
有一種愛在“舍”與“得”之間,一雙鞋,串起兩顆最純美的童心。把它讓給更有需要的人,反而既成全了別人,同時自己也收獲了一份珍貴的回憶。當你失去的變成了別人夢寐以求擁有的,何嘗不是一種偉大的成全。
每個人都有一段人生,每段人生都會發(fā)生故事,每個故事都有遺憾,每個遺憾都有回味無窮的美。你覺得呢?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回復數(shù)字獲得完整視頻,留言區(qū)寫下你的感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