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爽
摘要:礦產地質資源勘查是礦業(yè)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的部分。地質勘查是礦產勘查的目標,也是資源發(fā)現(xiàn)的一個重要基礎。不斷地加強地質管理,不僅可以發(fā)現(xiàn)新的礦床,還能夠增加礦產的儲存量。雖然我國面積廣闊,礦產資源豐富,但是很大一部分礦產資源分布在比較偏遠的地區(qū),礦產資源開發(fā)的難度非常的大,需要的成本也非常的高。所以要不斷的加強地質礦產勘查的方法的研究,盡可能的降低使用的成本,不斷地提高礦產的生產效率
關鍵詞:地質礦產;勘查;方法
中圖分類號:F416 文獻標識碼:A
1地質礦產勘查的主要方法
1.1地質填圖法
這種方法是地質勘查工作基礎的一個方法。地質填圖法以相關的地質理論和推論作為依據,以當前的技術作為有力的支撐,對地質礦產環(huán)境地質等基本信息進行全面的匯總和分析,通過專業(yè)人員分析和判斷,能否進行地質礦產的勘查工作。在對地質填圖法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為了保證這個方法應用的效果,一般情況下還要結合礦產形成規(guī)律等信息進行判斷。明確的分析礦產資源的位置。
1.2重砂找礦法
這種方法是進行地質勘查過程中,利用各種疏松的物質去尋找沙礫,通過全面的分析和判斷,進而尋找出礦產的方法。在使用這種方法的過程中,他需要工作人員有較強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需要在大量的沉積物之中尋找中沙礫,并且要做出非常快速的判斷,這也為地質礦產的勘查工作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1.3礫石找礦法
這個方法在實際的應用中需要工作人員掌握豐富的地理知識也要具有豐富的勘查經驗。他需要對大范圍內的礦產資源分布情況進行判斷,并且根據經過風化的歷史去判斷礦床的位置,但是,由于外界因素的影響,礫石可能會發(fā)生移動,這個方法只能初步的確定礦產的大體位置。使用這種方法進行地質礦產勘查工作的工作量相對較大。
1.4高密度電法的科學使用
這個方法是對地質結構中電學性質磁場分布特點以及分布的規(guī)律進行全面的分析。利用相關的設備,工作人員對電磁波的運動狀態(tài)進行全面的分析,并且對于相關的區(qū)域內磁場的變化進行全面的觀察,這樣可以依據地質的變化情況做出一個合理的判斷,能夠初步的判斷出礦產資源存在的大體位置。
1.5同位成礦的勘查方法
在利用這種方法測量的基礎上,可以全面的分析調查區(qū)域內的地質條件以及地殼的運動情況。根據地質的條件可以深入的分析礦物的組成,和礦物的分布情況。在尋找具體的礦產過程中,這種方法對礦產資源的開發(fā)是非常有利的。
1.6物化探測技術
這項技術特別適合對深部礦產資源的勘探。在進行礦產資源的調查過程中,需要全面的了解礦產的各種信息,同時也要了解到礦床的深度。尤其是在進行深部的找礦過程中,要了解礦床的空間分布,這也給勘查工作提供一個良好的依據。地球物理探測即物理測量和探測技術,這項技術在礦產資源的勘查過程中應用非常的廣泛,利用這個方法,全面的分析調查區(qū)域內的地質條件,以及各種地層的實際情況,可以獲得準確的數據。通過對這些獲取的數據進行計算和分析,能夠準確的了解深部礦產資源的情況。
2地質礦產資源勘查中存在的問題
2.1工作難度大
我國地質礦產勘查方向的轉變其實不難理解,在剛剛建國時期我國的地質勘查主要方向都是那些露頭礦和淺部位的礦體,但初期我國經濟發(fā)展并不迅速,所以對礦體的開采力度并不大。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這些年我國經濟飛速發(fā)展,顯然原有的這些表面礦體已經不能滿足我國現(xiàn)階段的開采需要了。相關數據表明:歷經多年開采,我國已經有一半多的礦山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老化現(xiàn)象,所以整體來說礦山的資源面臨枯竭。因此我國地質勘查方向不得不從露頭礦和淺部位礦體向隱伏礦和深部礦轉移,當然勘查方向的轉變對勘查技術和勘查的實踐經驗方面都增加了相當大的難度。
2.2礦產資源勘查落后,勘查資金短缺
當前,地質礦產資源的勘查工作的速度和力度都存在嚴重滯后的問題。由于礦產資源勘查工作風險很大,成功率一直低下。不管是區(qū)域礦產調查與評價,還是資源詳查,都充滿著困難與艱辛,即便在初步勘查過程中比較順利,在后期的資源普查,再到礦山開發(fā)建設,往往需要花費10年左右的時間。在礦產資源勘查過程中,經常遇到開發(fā)經費不足的問題,社會資金和外資來源不暢,使得礦產勘查工作因為資金問題難以順利進行下去。
2.3礦產資源供需不均
在目前的礦產資源保護過程中,一直都存在礦產資源供需不均的問題。盡管我國屬于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但由于人口眾多,使得人均資源持有量居于世界較低水平。結合已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結構來說,煤、鐵、鋁、鋅等支柱型礦產資源有著較高的儲量,但是人均持有量都十分有限。同時,對于鉀鹽和金剛石等礦產資源供需現(xiàn)狀而言,仍存在嚴重的不均衡問題。
3做好礦產資源勘查開發(fā)工作的有效對策
3.1完善建立地質勘探在資源勘查中的應用工作體系
從勘探技術的基本構成角度出發(fā),根據地質的不同情況,靈活地使用各種基礎的地質勘查技術。例如,在進行山區(qū)的資源勘探中,工作人員通過附近的調查,可以充分的了解小河流中包含的各種礦物元素。最后對小河的流量進行測算,可以發(fā)現(xiàn)小河的流量相對較小,流動也非常的緩慢,流體的體積較小。根據這一情況,我們可以了解到這個地方不適合使用大型的設備進行勘探,所以工作人員進行了地質調查方案中的抽樣和測試,可以發(fā)現(xiàn)小河里面含有少量的鋁和鋅。所以必須在資源勘查這方面建立一定的工作制度,形成良好的調查方案,確定出合理的調查方法,這樣能夠不斷提高整個工作的工作效率。
3.2加強高新技術推廣,促進勘查開發(fā)技術革新
當下,東部地區(qū)石油的開采已不僅是已探明地域了,而是將開放的范圍逐步延伸到了海域,多個種類的金屬礦類也已不再是傳統(tǒng)的尋找礦山模式了,而逐步轉向深入地區(qū)開展勘查工作。但是這類勘查需要有較高的技術要求,勘查人員不僅要知識全面,還要能運用先進的技術實現(xiàn)勘查與開發(fā)的有效結合。而在西部地區(qū),雖然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也逐漸被勘探和開發(fā)出來,但是總體開發(fā)程度很低。所以,不管是東部發(fā)達地區(qū),還是中西部落后地區(qū),都應加強高新技術推廣,加快勘查開發(fā)技術革新,使礦產勘查和開發(fā)水平得到提升。
3.3加快信息傳播技術
近些年來,計算機技術不斷革新,互聯(lián)網技術也實現(xiàn)了快速發(fā)展,在地質礦產資源勘查過程中,也在不斷加強信息化建設,運用也更加廣泛。在今后的礦產資源勘查過程中,應當加強先進科學技術的更新和發(fā)展,并加以推廣和運用,促進資源勘查效率的提升。比如說,人工智能技術、云計算存儲、多位媒體工作站等先進技術,在地質礦產資源勘查過程中,都能得到有效推廣與應用。在地質勘查實踐過程中,利用衛(wèi)星傳輸網絡技術,就是做到遠距離操控,這樣一來,就可以實現(xiàn)地質資源勘查跨地區(qū)監(jiān)控。
結束語
礦產勘查工作中,尋找礦物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可以對勘查工作的運行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選擇合適的找礦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還能有效地降低使用的成本,也能夠不斷地提高地質礦產勘查的質量,選擇正確的找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陳滿.礦產資源勘查及開發(fā)利用中測量工作的重要性探討[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5(06):36-37.
[2]畢明麗.淺談礦產資源勘查信息系統(tǒng)的開發(fā)[J].資源節(jié)約與環(huán)保,2014(09):119.
[3]廣東省政府發(fā)展研究中心廣東省地質局聯(lián)合課題組,汪一洋,葉彤,任紅偉,邵帥.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fā)管理的對策建議[J].廣東經濟,2014(08):23-27.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綏化市有色金屬地質勘查707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