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國
【摘要】目的 探究對大腦中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采用高分辨率的MRI的診斷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來我院就診的腦中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患者80例為調查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平均分成實驗組及對照組。其中對照組患者采取DSA檢測,而實驗組實行高分辨率的MRI檢驗,待兩組患者檢驗后,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并對其進行記錄和分析。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臨床檢驗準確度為37例(92.5%),較對照組數(shù)據(jù)相比有所增加,組間比較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大腦中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采用有效的檢測手段有很好的應用效果,不僅提高診斷的準確性,避免在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檢查中出現(xiàn)漏診、誤診等現(xiàn)象,具有臨床檢測價值。
【關鍵詞】高分辨率MRI;大腦中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臨床診斷
【中圖分類號】R445.2;R743.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8..02
大腦中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是誘發(fā)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重大隱患。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具有極高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若不及時對其進行治療,將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目前,臨床中針對大腦中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主要以數(shù)字減影血管成像檢驗為主,雖然對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有顯著的診斷效果,但在檢驗過程中易出現(xiàn)誤差[1],準確度不高。下文主要研究高分辨率MRI在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其研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為對象進行研究,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平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男28例,女12例,年齡45至60歲,平均年齡為(56.32±4.02)歲。對照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40~70歲,平均年齡(60.23±5.24)歲。納入標準:(1)無嚴重并發(fā)癥與精神疾病者;(2)均符合臨床檢驗標準。以上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2 檢查方法
均對兩組患者的血壓、血糖、血脂等基本指標進行測定。
實驗組采取高分辨率MRI診斷:選用3.0T高分辨率的MRI核磁共振掃描儀進行MRI成像掃描檢查,然后對實驗組患者的狹窄血管通過3DTDF圖像來進行定位,在采用T2W圖像對血管狀態(tài)進行采集,同時對患者的管腔直徑進行量取[2]。
對照組選擇DSA檢查:選取德國生產的西門子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機進行DSA診斷,其中檢測項目主要包括血常規(guī)、出血時間、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凝血功能等項目。
1.3 指標判定
采用MRI診斷標準:輕度狹窄:血流信號消失、血管直徑在0~50%之間;中度:管腔直徑縮小到50%~69%,血流信號丟失50%~70%之間;重度:狹窄范圍在70%~99%之間;堵塞:血流信號完全消失,管腔沒有出現(xiàn)。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通過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以百分數(shù)(%)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經檢驗后發(fā)現(xiàn),實驗組患者的狹窄輕度人數(shù)為3例,中度17例,堵塞13例,其臨床診斷的準確率為92.5%,而對照組中的準確率為70%,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準確度要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間數(shù)據(jù)比較有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檢查結果情況比較分析 [n(%)]
組別 n 輕度 中度 重度 堵塞 準確性
對照組 40 12(30) 8(20) 16(40) 4(10) 28(70)
實驗組 40 3(7.5) 17(42.5) 7(17.5) 13(32.5) 37(92.5)
t 6.6462 4.7127 4.9428 6.0504 6.6462
P值 0.0099 0.0299 0.0261 0.0139 0.0099
3 討 論
腦中血管狹窄是引起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腦卒中的發(fā)生。腦卒中又稱為中風,屬于一種急性的腦血管疾病,其發(fā)病機理是由于腦部血管因狹窄發(fā)生破裂或者栓塞,導致腦部血液不能正常流入大腦,而引起的腦組織損傷的一種腦血管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發(fā)病率明顯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腦卒中發(fā)病總數(shù)的百分之60左右,且多發(fā)于40歲左右的中青年群體,男性患者居多[3]。其臨床表現(xiàn)為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可逆性缺血性神經功能障礙及完全卒中等臨床指征。腦中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是誘發(fā)缺血性腦卒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本文以一年內來我院就診的80例大腦中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患者為調查對象,本次研究表明,實驗組患者中檢測出的臨床診斷準確率為37例(92.5%)要明顯多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腦中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患者采用高分辨率MRI檢測可有效提升臨床診斷的準確度,從而為臨床診斷提供準確的判斷依據(jù),可值得臨床中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一萍,徐 凱,徐 鵬,等.粥樣硬化性大腦中動脈的高分辨率MRI成像與腦梗死的血管危險因素研究[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6,(1):14-17.
[2] 黃曉星,凌文通,肖學紅,等.多模態(tài)MRI在癥狀性動脈粥樣硬化性顱內動脈狹窄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CT和MRI雜志,2017,15(3):1-3.
[3] 王可顏,程敬亮,張 勇,等.高分辨率MRI在鑒別煙霧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相關性煙霧綜合征中的應用價值[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7,51(1):3-7.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