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霞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知識改變命運”,這些意識已變成了人們思想的主流。學習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有資料顯示,知識更新周期越來越快, 20世紀知識更新周期為70年代以前為15—20年;70—80年代為5—10年;90年代以后為3—5年。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應(yīng)樹立終身學習、終身受益的理念,養(yǎng)成自覺學習、完善自我的習慣。而我家也正在悄悄地努力著:
一、明確目標
目標是行動的指南。有了目標,可以少走很多彎路。所以,在兒子上學之初,我們就商定,以建設(shè)學習型家庭為目標,培養(yǎng)催化學習的環(huán)境,致力為每個家庭成員提供一個民主、溫馨、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圍,讓家人感受家庭的安全和溫暖,不但學會讀書,學會學習,而且學會相處,學會溝通,學會分享,培養(yǎng)習慣,塑造人格,充分享受學習的樂趣。
二、優(yōu)化環(huán)境
目標有了,建一個專用書房便是理所應(yīng)當?shù)氖隆L貏e是今年暑假,為了讓讀書的環(huán)境更加溫馨,我們一家三口便開始在家具店里來回穿梭?,F(xiàn)在,再看我們的書房:墻壁潔白無瑕,嶄新的書桌和新書,新接的網(wǎng)線四通八達……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空閑時,一家人,齊讀書,怎不是一種享受?
三、快樂閱讀
環(huán)境好了,讀書的勁頭也就更足了。為了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我們?nèi)乙采潭艘韵聨讞l要求:
1、親子共讀,家長首先起表率作用。如不邊看報紙邊吃飯,不邊看電視邊讀書。不在太亮或太暗的地方讀書,學習時保持安靜,不影響別人等。我們要求孩子也這么做,做得好,表揚;做不好,批評,決不遷就。試想,若家長在一邊津津有味的看電視,卻要求孩子去學習,就算他坐在了書桌前,他怎么能專心讀書呢?
2、定時閱讀。每天讀書半小時以上,主要時間安排在晚飯以后。閱讀時,自己看自己喜歡的書,觀看一段時間后,可以討論自己讀到的內(nèi)容,其中往往以孩子的詢問為主。我們鼓勵孩子的發(fā)言。如果誰的話能引起共鳴,或教人感動,我們會大方地給予肯定與贊美,如果覺得某段文字發(fā)人深省,就會互相推薦,或者大聲地朗讀,與大家共享。我們注意營造家庭成員共同學習、相互學習的氛圍,讓大家體驗學習的樂趣。
3、定期淘書。為了更新閱讀內(nèi)容,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每隔一到兩個月,我們會帶孩子到書市去淘書。孩子往往會高興的蹦蹦跳跳,在書攤前跑來跑去,等選好了自己的書,回到家便會急不可待的看起來。那認真勁兒,也是我們的一個榜樣了。現(xiàn)在,我家藏書超過500冊,每年為兒子訂閱報紙雜志就有3、4份。每個家庭成員在家里隨時都能找到合適自己閱讀的書刊了。
4、勞逸結(jié)合。學習之余,我們?nèi)胰藭黄鹂措娨暋⒙犚魳?、做游戲、下圍棋、外出旅游等,勞逸結(jié)合。既提高學習效率,身心健康水平也得到提高。
特別是外出旅游,其實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形式。記得曾帶兒子去玉黛湖游玩過。游玩時,孩子很興奮,見到獅子、老虎、槐樹、湖水都問個不停,也見識了許多游樂項目,大大的增長了見識,這或許就是我們的老祖宗倡導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吧。
5、培養(yǎng)孩子好的讀書習慣,在獎懲和規(guī)矩方面就要涇渭分明,不要太多的遷就,將讀書和做人以及傳統(tǒng)美德教育結(jié)合起來。我們與孩子商定何時回家、按時關(guān)電視、幾點做功課、何時睡覺、起床、上什么網(wǎng)、玩什么游戲、玩多長時間,必要時我們會加以監(jiān)督和限制,有損健康的活動決不遷就。
四、成長日記
有時,我們?nèi)叶紝懭沼?。對我們成人來說,這也許是一種反思;對兒子來說,這是一種成長。每天,我們都喜歡與兒子交流一下當天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情。說到有趣時,我們就會讓孩子多說一遍,說通順了,鼓勵他記下來,作為他童年的回憶。而這些資料,不也正是日后他的知識源泉嗎?
腹有詩書,其品自高;腹有詩書,其德自謙;腹有詩書,其身自正。四溢的書香令人沉醉,就讓我們見了面,互相打個招呼吧:“今天,你讀了嗎?”
“今天,你讀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