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琳
折一紙飛機,迎風,放手。飛去找歷史,又或去找未來;向上是天空,遠處是大海,好似落在哪里都會很美好。
紙是文明和智慧的載體。蔡倫造紙后,歷史似乎才真正清晰起來,《史記》《三國志》《資治通鑒》……一筆一筆書寫至今,承繼了文明的香火。那些隨時間飄逝逐漸發(fā)黃的紙上,記載著帝國的繁盛與衰落,描繪著光陰流轉(zhuǎn)下依舊雄渾壯美的大好山河,也留下了文人墨客在出世與入世間的苦苦掙扎和風塵游俠仗劍天涯的萬丈豪情。我們以古為鏡知興替,以古為鏡明得失。
紙上附著灑脫,那是全天下至輕的的灑脫?!把鎏齑笮Τ鲩T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將灑脫貫穿一生。嵇康則用生命作為自由心靈的祭壇。刑場上一曲《廣陵散》,用音律寫成千古絕響,萬世光芒不滅。文天祥詩云:“萬里風沙已盡,誰人會得《廣陵》音?!憋档慕^世風華此后不再有,只會被人們記在紙上、留在心中,成為一種情懷,一段歷史燦爛的記憶。
紙上附著戰(zhàn)功,那是護天下安定的赫赫戰(zhàn)功。封狼居胥、禪于姑衍的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守國土一方無侵略,使一方百姓得安寧。引匈奴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天妒英才,將軍24歲就將一身忠骨敬于漠北黃沙。不過他的戰(zhàn)績,他的忠義沒有被大漠的風塵掩埋,在歷史長河中獨自發(fā)光放熱。
紙上附著樸素,那是簡筆寫天下事的樸素?!兜赖陆?jīng)》五千言,行文至簡,字字珠璣,窮盡宇宙萬物至理。霜融成字,花開寫詩。西晉左思一首《三都賦》,名噪一時,洛陽紙貴。好的文章不需堆砌華麗的詞藻,以心運筆,抒情紙上,自然會讓文字散發(fā)木蘭般的芳香,描繪繁華落盡之美。
紙上附著故事,那是千千萬萬個人的故事。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荊軻;有“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的項羽;有“架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的岳飛;有“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辛棄疾;也有“忍把浮名,換了淺酌低唱”的柳永;“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的林黛玉;“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的李莫愁。故事里說不盡萬丈豪情,道不清人生種種。說書人說著書里的悲歡離合,看客來了一撥又一撥,聽著別人的故事,流著自己的眼淚。
紙上附著人生,那是不同人的不同命運。見過初生嬰兒的雙眼嗎?與成人不同,真正的黑白分明,不諳世事。嬰兒就如一張白紙,在這張紙上點下第一個墨滴,畫上第一個弧線,寫下第一個字符,記下第一段心事……慢慢的,嬰兒成了少年,白紙變成了油畫,或者像向日葵熱情似火,或者像含羞草安靜靦腆,或者像風信子充滿希望,或者像紫羅蘭深遠憂郁;但只有在那紙上寫下“責任”二字,我們才真正的成人。好似一下子不可隨意在紙上涂涂抹抹了,從那時開始,追求更好地生活變成了紙上唯一的內(nèi)容。
兒時的紙飛機飛遠了,我們追著它跑。陽光照射下,我們依稀看見那紙上有青史終篇,記著王朝的更替,丹青痕跡斑斕;有今朝的藍圖,描繪著未來的美好,墨香陣陣可聞;有一滴相思淚,緩緩流過青春歲月,傾訴種種過往。那紙上也記著一座城市,我們居住的時而安靜時而繁鬧的城市。街上人來人往,各有各的故事,路上車水馬龍,各有各的方向。一個個的人就像一個個的符號,會入城市的洪流。人們過得太匆忙,忘了昨天曾因為今天而焦慮,忘了今天過后還有明天。多年追逐后,甚至忘了來時的方向和曾經(jīng)追尋的夢想。但其實我們所遺忘的都在你自己的紙飛機上。那上面有兒時的夢,少年的詩;有金戈鐵馬,大漠孤煙; 有一筆江山,千古留名;有仗劍天涯,快意恩仇。在那張紙上,記錄著我們蹣跚學步、牙牙學語,記錄著我們懵懵懂懂、年少輕狂,記錄著我們寫下的第一句人生格言,許下的第一個認真的承諾和對未來的期許。
靜下來,問問自己的內(nèi)心,追尋的究竟是什么?即便找不到答案,也會得到片刻的安寧,即便不能停下,也可以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