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麗顏
廣東省羅定市皮膚病防治院,廣東羅定 527200
皮膚病屬于臨床上常見疾病,主要是指發(fā)生于皮膚、皮膚附屬器官的疾病。其中皮膚屬于機體中最大的器官,而皮膚病種類繁多,可能牽連多處臟器受損[1]。臨床上引起皮膚病的因素較多,其中主要以感染為主,并具有一定傳染性,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瘙癢、腹痛、惡心嘔吐、胸悶、呼吸困難、心悸以及關節(jié)腫脹等,嚴重者甚至出現低血壓、休克以及窒息等,直接威脅患者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質量[2-3]。若能夠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可促進病情快速恢復,提高生活質量。但臨床上治療方式較多,僅采取常規(guī)治療效果并不顯著,并延長治療時間。隨著護理事業(yè)不斷發(fā)展,李霞等專家認為采取有效護理干預效果更好,可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提高患者依從性以及認知能力,避免醫(yī)療糾紛,為預后提供保障[4]。因此我院展開研究,選擇門診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皮膚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皮膚病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門診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皮膚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60例。其中研究組男27例,女33例,年齡25~64歲,平均(43.8±2.9)歲,病程 8~ 30d,平均(15.3±3.4)d,疾病類型:接觸性皮炎24例,濕疹36例;對照組男29例,女31例,年齡26~65歲,平均(44.0±3.0)歲,病程9~32d,平均(15.8±3.5)d,疾病類型:接觸性皮炎26例,濕疹34例。比較兩組患者一般治療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
納入標準[5]:(1)所有患者均經過臨床診斷以及檢查確診。(2)精神或者意識清晰者,具有自主表達能力,并能夠配合醫(yī)務人員安排進行治療。(3)均經過所有患者以及家屬同意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中,并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2)資料不全或者依從性較差者。(3)合并智力、認知障礙者。(4)合并妊娠或者哺乳期者。
研究組:采取臨床護理路徑,包括(1)建立臨床護理路徑小組,由護士長帶領護理人員查閱相關資料,并向內科專家進行咨詢,制定護理步驟。收集并分析所有相關資料,制定出適合皮膚科特點的護理路徑。(2)小組內成員應全面掌握護理程序中具體內容,并嚴格按照其內容進行護理。(3)患者入院后,首先注意自身儀表以及態(tài)度,向患者以及家屬介紹醫(yī)院周邊環(huán)境、治療過程、注意事項以及醫(yī)生經驗等。(4)向家屬了解患者疾病史以及用藥史,協助其進行各項檢查,完全掌握患者一般資料以及具體病情后進行評估。(5)采取通俗易懂語言方式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護理內容以及護理目的,隨時記錄護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6)主動與患者溝通,全面了解其內心真實想法,并盡力滿足其合理需求,采取有效心理干預,同時合理安排診療順序。(7)嚴格按照醫(yī)囑進行用藥指導,并囑咐患者不可隨意抓撓以及熱水洗燙,并密切觀察患者用藥后反應,若出現異常及時告知醫(yī)生。(8)指導患者改善飲食習慣,避免辛辣刺激,積極補充營養(yǎng),多食用維生素、高蛋白性食物。保證充足睡眠,培養(yǎng)良好生活習慣。(9)采取出院指導,詳細介紹治療藥物的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項等。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式,入院后為患者提供舒適居住環(huán)境,并綜合評估病情,協助其完成各項檢查,提前做好治療準備。了解患者心理想法,提供心理疏導。用藥后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同時提供健康教育以及出院指導。
所有患者進行隨訪,記錄護理差錯發(fā)生情況,分別在護理前后進行治療依從性評分,并在護理結束后發(fā)放滿意度調查問卷,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根據療效判定標準[6]:(1)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消退,經檢查發(fā)現病情痊愈,隨訪6個月內未出現復發(fā)。(2)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緩解,經檢查發(fā)現病情有好轉趨勢,隨訪6個月內出現復發(fā)。(3)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改變,甚至加重。根據治療依從性評分標準判定[7]:(1)用藥依從性: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對服藥重視程度較高,且完全了解停藥狀況。(2)飲食依從性: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能夠有效控制辛辣刺激性食物攝入。(3)生活習慣依從性: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明顯改善不良習慣。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過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看出,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高達93.33%,明顯比對照組總有效率81.67%高,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經過觀察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變化情況看出,護理前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評分無明顯差別(P>0.05),但護理后發(fā)現研究組用藥、飲食以及生活習慣依從性評分均比對照組評分高,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2。
經過觀察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以及護理差錯發(fā)生率看出,研究組患者滿意度有95.00%,明顯比對照組滿意度83.33%高(P<0.05);但護理差錯發(fā)生率1.67%比對照組發(fā)生率10.00%低,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3。
近幾年,我國門診皮膚病發(fā)病率日趨增長,已成為危害人們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皮膚作為機體中第一道生理防線以及最大的器官,可能隨時參與機體的功能活動,保證其與自然環(huán)境的對立統(tǒng)一,若機體出現異?,F象即可直接表現在皮膚表面。若皮膚受到感染,使其生理功能受損,最終形成皮膚病[8-9]。若未及時采取有效治療,隨著病情不斷發(fā)展,可能出現退行性變化,嚴重者甚至出現皮膚癌,直接威脅其生命安全。加之皮膚病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病程較長且反復發(fā)作,明顯增加治療難度。因此如何選擇療效確切且安全性高的治療方式受到醫(yī)療廣泛關注[10]。
表2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評分變化情況比較(x ± s,分)
表3 兩組患者滿意度以及護理差錯發(fā)生率比較
臨床上常采取藥物進行治療,雖然取得過一定應用價值,但長期服用后不良反應較多,使患者無法堅持治療,可能中途停藥,直接降低治療效果。隨著護理事業(yè)不斷進步,任加玲等[11]認為在常規(guī)治療過程中采取有效護理干預,效果顯著,提高其服藥依從性,避免不良反應,安全性較高,促進臨床癥狀快速消退,患者總有效率可達到92.60%。結合本文研究結果看出,研究組總有效率有93.33%,與專家提出數據相符合,明顯較對照組81.67%提高(P<0.05);且研究組滿意度95.00%較對照組83.33%高(P<0.05);但護理差錯發(fā)生率1.67%明顯較對照組10.00%降低(P<0.05),說明研究組可進一步增強治療效果,提高對護理工作滿意程度,減少護理差錯,保障患者安全,避免醫(yī)療糾紛。隨著人們對護理人員要求不斷提高,常規(guī)護理方式已經無法滿足臨床需求。而臨床護理路徑是指從患者入院直至出院,為其提供優(yōu)質的醫(yī)療服務,一切以患者為中心。同時轉變常規(guī)護理態(tài)度,首先提高自身服務意識,改善護理水平,加強護理工作以及程序的管理,明確規(guī)定護理行為,從而有效避免護理差錯,提高安全性,使護理人員嚴格按照規(guī)定進行,使患者獲得更加滿意的服務[12-13]。從上述表格中看到,護理前兩組治療依從性評分無明顯差別(P>0.05),但護理后研究組用藥、飲食以及生活習慣依從性評分明顯高于較對照組(P<0.05),說明研究組能夠有效提高用藥依從性,改善飲食習慣,并樹立良好生活習慣,為預后提供保障。臨床護理路徑中,待患者入院后立刻提供良好的診療環(huán)境,若出現患者較多、排隊無秩序等情況時,護理人員根據患者掛號順序進行分診排序,保證臨床診療的規(guī)范性。詳細介紹疾病相關知識,進行健康知識宣教,并隨時提供健康咨詢,主動與患者溝通,并耐心解答其疑問,可明顯增加患者對護理人員信任感,提高其滿意度。嚴格按照醫(yī)囑進行用藥指導,告知患者按時用藥的重要性以及擅自停藥的風險,采取通俗易懂語言方式介紹治療過程以及預防措施,不僅改善患者認知能力,同時提高配合治療依從性。同時建立護理小組,完善護理操作制度,使醫(yī)護人員按照程序進行護理,降低工作盲目性。由于皮膚病治療過程較長,患者極易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從而發(fā)生復發(fā)或者病情加重現象,因此護理人員應加強隨訪,隨時掌握患者病情發(fā)展,提高其用藥、飲食依從性。加之每項護理方式均具有參照標準以及判斷依據,明顯提高護理人員自身職業(yè)技能,從而提高護理質量,避免醫(yī)療糾紛[14]。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在門診皮膚病患者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有效提高配合配合治療依從性,增強認知能力,維持良好醫(yī)患關系,進一步增強治療效果,促進病情快速恢復,安全性高。
[1] Deluca J,Goldschmidt A,Eisendle K,et al.Requests for dermatology specialist consultations show an inverse correlation with waiting time: an analysis of waiting time to access dermatology specialist health care in Bolzano, South Tyrol, Italy[J].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2015,172(4):1133-1135.
[2] 翁麗顏.護患溝通方法在皮膚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5,5(24):141-144.
[3] 周旋,李慧,姚建軍,等.健康信念模式對尋常型銀屑病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4):483-485,486.
[4] 謝超宇,郭羽,趙麗亞,等.新生兒毒性紅斑預防與護理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3):365-366.
[5] Bansod, Sunita Dashrath,Bawaskar,et al.Development of shampoo, soap and ointment formulated by green synthesised silver nanoparticles functionalised with antimicrobial plants oils in veterinary dermatology: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J].IET nanobiotechnology,2015,9(4):165-171.
[6] 相娟,付群.22例重癥藥疹的護理體會[J].山東醫(y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15,37(6):475-476.
[7] 楊茜,鄧永瓊,李雨欣,等.中西醫(yī)結合延續(xù)護理對慢性蕁麻疹患者治療效果及生命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10):739-742.
[8] 李娜,冉群蘭,涂穎,等.中醫(yī)情志護理在皮膚病中的運用 [J].皮膚病與性病,2016,38(5):339-341.
[9] 江艷,樂婭,何雪瑜,等.改良中醫(yī)辨證護理在老年皮膚病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23):132-135.
[10] 張春霞.一例不明原因引起的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的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1):139-140.
[11] 任加玲.臨床護理路徑在皮膚病門診患者中的應用 [J].心理醫(yī)生,2017,23(22):257-258.
[12] 鐘桂書,杜宇,熊霞,等.健康教育在皮膚科門診的應用價值[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1,25(4):282-283.
[13] 朱蓓蓓,王妍妍,宗巖,等.改良皰液抽取術聯合擦藥護理治療大皰性類天皰瘡的效果觀察[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32):3891-3893.
[14] 朱蓓蓓,曹春艷.多種健康教育形式對銀屑病患者外用藥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華護理教育,2016,13(12):890-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