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原 賈遠琨
朋友圈熟人銷售,短視頻“網紅”帶貨,部分售假商家多社交平臺流竄,假貨還流向了二手平臺和海外平臺,監(jiān)管處罰“按下葫蘆浮起瓢”。
執(zhí)法人員表示,網絡售假正面臨發(fā)現(xiàn)難、取證難、處罰難等新問題。專家認為,不僅要從生產源頭上控制假貨流入,還需明確網絡平臺和售假商家的相關責任。
打開某短視頻平臺,在醋炫的背景音樂下。網絡紅人們展示衣服、鞋包、化妝品等短視頻吸引了大量網友的關注。本刊記者發(fā)現(xiàn),該平臺目前推出了“購物車”按鈕,用戶只要點擊按鈕,即可跳轉到商品頁面。然而,許多“網紅”直通購物車里的商品卻受到網友詬病——“三無產品、價格虛高”。
此外還有許多仿冒鞋包、化妝品等短視頻在短視頻平臺上大量傳播。如“東莞德運鞋業(yè)”“鞋鋪”等用戶發(fā)布上千個短視頻,展示名牌鞋,而這些鞋的價格遠遠低于正品售價。部分售假商家在社交平臺積累了人氣之后,將粉絲引流到自己的社交平臺進行交易。大量網友吐槽,“這些短視頻平臺成了假貨櫥窗了”。
當下網絡售假行為正從傳統(tǒng)電商平臺向社交平臺和網絡視頻平臺轉移,售假方式也更為隱蔽。常見的導流手段是在電商平臺的店鋪頁面或商品圖片頁面利用變異詞“WX,V信,唯心”或微信圖標打出微信號將消費者引到社交平臺交易。奢侈品等造假的巨大利潤使得商家不停變換手法注冊新店鋪,通過圖片變異、打碼商標等手段發(fā)布假貨商品,甚至抱著“秀一把就死”的心態(tài)達到向社交平臺引流的目的。
本是給個人賣家售賣閑置物品的平臺,近年來也逐漸淪為奢侈品、數(shù)碼產品等售假商家的“天堂”。在淘寶打假的高壓之下,大量被清退的商家涌入門檻低、監(jiān)管松的二手平臺。
以蘋果電腦充電器為例,百余元就可以在二手平臺買到原價六百余元的“原裝正品”,從包裝到實物均是假冒的“山寨”產品,賣家“馮小杰2029”表示,“現(xiàn)在淘寶老是刪鏈接,淘寶店就關了。就在二手平臺上賣,但是也容易被刪?!?/p>
除了從電商平臺轉移到二手平臺,售假商家還在不同電商平臺間流竄,在各大平臺都開設店鋪。如2017年11月廣東、江蘇公安打掉的一個銷售假冒美國和香港版康寶萊減肥產品團伙,涉案嫌疑人供述,近兩年來,除了在傳統(tǒng)電商平臺,還在國美以及線下有銷售渠道。
還有部分商家更是“攻占”了海外社交媒體的留言區(qū)。在部分明星、熱門博主分享的日常圖片、視頻留言頁下常??梢钥吹竭@些商家推廣營銷的身影,用“奢侈品高端復刻+wechatxxx”“世界名表1:1頂級復刻”“V信XXX港臺海外都ok”等評論瘋狂刷屏來吸引“潛在消費者”。
本刊記者了解到,網絡售假“隱性”轉移給監(jiān)管帶來較大難度。主要體現(xiàn)為發(fā)現(xiàn)難、取證難和處罰難,監(jiān)管成本較高。
微信法務負責人黃嘉慧介紹,微信當前打假手段是依靠用戶舉報和品牌維權,利用“微信品牌維權平臺”,平臺主動邀請著名品牌方加入,與微信團隊一起對用戶舉報的售假賬號進行鑒別核查。品牌方鑒別舉報線索真?zhèn)?。微信團隊結合后臺數(shù)據視情況執(zhí)行封號、刪除相關侵權內容等操作。截至2017年12月?!拔⑿牌放凭S權平臺”共接入186家品牌權利人,覆蓋知名商標超過400個,平臺累計處理超過72000個侵權賬號。處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警告、清除侵權內容、封禁朋友圈、限制賬號登錄以及永久封禁賬號等。
工商部門的執(zhí)法人員表示,電商平臺作為商業(yè)主體運營監(jiān)管對象十分明確,但是監(jiān)管社交平臺的售假行為時,用戶舉報比較少,作為熟人銷售模式,買方和賣方的口供同定困難。調取售假人個人的賬戶和通訊信息,不僅涉及個人隱私的保護,還要辨別哪些是朋友匯款,哪些是交易,執(zhí)法成本很高。
微信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根據法律法規(guī)要求,微信不保留聊天記錄,需要保護用戶包括通信秘密在內的個人隱私。部分不法用戶利用這一點,選擇在朋友圈這類私密場景發(fā)布、傳播仿冒品信息。吸引其他用戶與之溝通,這些侵權行為難以被發(fā)現(xiàn),使得平臺治理仿冒品信息難度大增。
上海海上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寅翼認為,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的成立,以及地方工商、質檢等部門的統(tǒng)一執(zhí)法為從源頭上打擊制假、售假創(chuàng)造了條件,從生產環(huán)節(jié)入手進行打擊,有助于從根本上控制網絡售假行為。網絡平臺的責任也需要進一步明確,社交網絡上圖片視頻等內容均是由用戶自主發(fā)布,對于可能存在售假的宣傳內容。用戶應該承擔法律責任。如果平臺對疑似售假內容進行了推薦、置頂?shù)?,就屬于明知或應知的范疇,應該追究平臺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