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北方曾連續(xù)大旱三年,赤地千里,顆粒無收??墒?,皇帝不顧人民的死活,照樣強征皇糧,以致連年饑荒,餓殍遍野。這時,給皇帝看糧的倉官毅然打開皇倉,救濟災民,并在正月二十五這天放火燒倉自焚。后人為了紀念這名倉官,每年這天清晨,就用草木灰撒成圓圓的囤形的糧倉,有的還鑲上花邊、吉慶字樣,并在囤中撒以五谷,象征五谷豐登,來表達人們填滿倉谷救倉官的深情厚意。
百曉生:關于填倉節(jié),還有兩首大家都耳熟能詳?shù)脑娕丁阆x,你也來聽聽吧。
憫農(nóng)二首
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第一首詩是說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nóng)民,仍然要餓死。第二首詩是說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nóng)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nóng)民的血汗?雖然豐收了,我們是不是應該珍惜糧食呢?
百曉生:我們應該珍惜每一粒糧食,那都是農(nóng)民伯伯辛勤汗水的結晶呀!
填倉節(jié)是一個隆重的節(jié)日,每年的填倉節(jié),民間還有許多節(jié)日活動。
蒸制食品:用糕面捏成元寶、包袱、鍋、雞、狗等各種形狀的燈盞,盛滿食油,到晚上點燃放置室內(nèi)各處,次日吃油炸或油煎食品,祝人丁興旺,五谷豐登。
地畫倉囤:在地上畫一個糧食囤,放置五谷,用石頭壓住,象征糧盈食滿。用簸箕盛草木灰,用棍棒均勻敲打,在地上撒出三環(huán)套或五環(huán)套圓圈,意為糧倉或者糧囤。
禁止外借:填倉節(jié)這一天,各家各戶均不向別人家借東西,即使有人來家里借東西也必須拒絕,在民間已成為古老的習俗。
點燈祀(sì)神:大部分地區(qū)晚間點燈以祀倉神。凡是與飲食有關的地方均要置燈。俗稱“點遍燈,燒遍香,家家糧食填滿倉”。
祭奠倉官:為了紀念倉官,有的是用細炭灰或柴草灰在院內(nèi)外打囤添倉,有的是向倉官畫像焚香、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