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 要:在課堂教學中維持良好的課堂氛圍,是保證學生具備較高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的重要基礎,在體育課堂教學中也同樣如此,對良好課堂氛圍創(chuàng)設有著較高的要求。而自我決定理論主要指的是個人在充分認識自身需求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行為做出自由的選擇。將該理論應用于體育課堂氛圍創(chuàng)設之中,能夠更好的把握學生的特點,帶給學生更好的教學模式,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文章主要對基于該理論下體育課堂氛圍創(chuàng)設的具體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自我決定理論 課堂氛圍 創(chuàng)設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11(a)-0078-02
雖然近年來我國不斷推進教學改革,使得實際教學發(fā)生了較大的轉變,出現(xiàn)了許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靈活性,讓教學的效率有較大的提升。但是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取得的改善情況卻相對較小,在教學中仍沒有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使得課堂教學較為枯燥,許多學生對體育知識的學習不感興趣,嚴重影響到學生的身體素材發(fā)展[1]。面對這種情況,當前許多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越來越注重課堂氛圍的創(chuàng)設和營造,希望能夠以此來改善目前體育教學所處的不良狀態(tài)。筆者主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教學經(jīng)驗,從自我決定理論入手探討如何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氛圍。
1 自我決定理論概述
自我決定理論屬于一種動機理論,該理論在20世紀80年來由美國的心理學家Deci Edward L. 和Ryan Richard M. 等人提出。在該理論之中主要研究人類做出的一些行為與自身決定程度之間的關系,其主要基于有機辨證元理論展開探討,并在研究中指出:社會環(huán)境可以通過支持自主、勝任、關系三種基本心理需要的滿足來增強人類的內部動機、促進外部動機的內化[2]。進而讓人們能夠在社會環(huán)境中不斷成長和發(fā)展,雖然從某些角度來看,該理論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但是在動機研究方面卻具有較強的先進性,為后來動機理論研究的整合奠定了基礎。而將該理論應用到體育課堂氛圍創(chuàng)設之中,能夠讓學生受到動機的推動,由以往的被動學習逐漸轉變?yōu)橹鲃訉W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2 基于自我決定理論的良好課堂氛圍創(chuàng)設策略
經(jīng)過對自我決定理論的研究和分析,筆者認為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想創(chuàng)設和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關鍵還需要從學生的自主、能力和歸屬三個方面制定教學內容,從而順利激發(fā)學生的內部動機,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2.1 對學生的自主行為給予充分肯定
所謂的自主行為主要指的是學生能夠根據(jù)自身的意愿開展相應的學習活動,而學生的這種自主行為,從某些方面來講也可以看作是學生自身的一種需求[3]。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一些自主行為表示肯定,實質上也就是讓學生的一些需求得到滿足。在這種情況之下,體育教師給予學生的自主行為給予更多的肯定,那么將會讓學生在思想上發(fā)生轉變,認為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自身是課堂的主導者,從而在課堂教學中表現(xiàn)出更高的積極性。
因此,在當前的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尊重和理解,帶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控制性,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通過活動項目來支持學生的某些方面行為,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對學生進行排球傳球、發(fā)球知識教學的過程中,許多學生卻表現(xiàn)出較強的扣球欲望,希望體驗扣球時帶來的快感?;趯W生這方面的自主行為和自主需求,筆者組織學生開展了一場班級內的排球比賽。在比賽中學生們表現(xiàn)出較高的積極性,但是由于發(fā)球、傳球知識和技巧掌握不到位,使得學生們真正完成有效扣球和進攻的次數(shù)十分有限。在比賽結束后,許多學生都專門向我請教關于如何傳球和發(fā)球的技巧,學生對這方面知識的學習由被動變?yōu)橹鲃?,整個課堂的教學氛圍變得十分的積極。
2.2 對學生的能力發(fā)展給予充分支持
人的個人能力除個別與生俱來之外,大多都是在后天不斷培養(yǎng)產(chǎn)生的。在基于自我決定理論的良好課堂氛圍創(chuàng)設中,應當善于對學生的能力發(fā)展進行引導,對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發(fā)展需求給予充分支持,才能夠更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有效提高教學的效率[4]。對于每個人來講,其都會有著較為強烈的求知欲望,尤其是在某個方面取得一定發(fā)展之后,往往會使得人們對該方面產(chǎn)生更深入學習和研究的欲望,也就是所說的能力感。
因此,在當前的體育教學中,應當充分抓住每個人具備的普遍性特點,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在某些方面的特定能力,然后以此為基礎設置相應的活動內容,激發(fā)的求知欲望,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去研究和發(fā)展自己的能力,進而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例如:當學生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排球練習之后,在發(fā)球和傳球方面取得較大的進步,也因此許多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有所下降。基于此種情況,筆者在教學中開展了對抗訓練活動,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然后讓各組學生進行傳球比賽,傳球次數(shù)越多的小組取得勝利。學生們在訓練活動中逐漸發(fā)現(xiàn)自身在能力上存在的不足,雖然自身技術有一定的提升,但是在傳球的次數(shù)上仍舊顯得不夠,也因此產(chǎn)生出更強的求知,在訓練上變得更加的認真專注,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3 根據(jù)學生的歸屬感構建良好師生關系
對于大多數(shù)的學生來講,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一些行為都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同,這實質上是學生在心理上的歸屬需要,由學生個體融入到整個團體的過程。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抓住學生在這方面的需求,通過適當?shù)囊龑?,能夠讓學生自行做出相應的行為,進而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5]。同時,在此過程中有助于學生和家長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對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也能夠起到較大的促進作用。例如:在體育教學中,可以偶爾聯(lián)合其他班級一起開展比賽活動,派出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參加比賽,讓學生在比賽過程中產(chǎn)生出強烈的歸屬感,希望自身能夠順利拿下比賽,為自身班級爭光。也正是在學生這種思想激勵之下,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相關體育知識時表現(xiàn)得更加的認真和投入,從而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6]。而在此過程中也讓學生與教師之間產(chǎn)生更多交流溝通的機會,能夠讓師生關系變得更加的和諧美好。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體育教學中,動作練習教學屬于教學基礎,但是其本身也較為枯燥,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會帶給學生一種被動式的教學演練,將更容易失去對這些動作練習的興趣,使得課堂教學顯得枯燥乏味。而在其教學中,通過對自我決定理論的靈活運用,激發(fā)學生對相關知識學習的動機,讓學生自行做出對相關知識學習的行為,能夠讓課堂教學由被動變?yōu)橹鲃?,從而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課堂氛圍,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胡增寧,李輝.教師整合信息技術與外語課堂的動機研究——基于自我決定理論的視角[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8,31(2):110-115,128.
[2] 何麗玲.自我決定理論下翻轉課堂的有效設計和實施[J].教學與管理,2017(18):95-97.
[3] 李琳.自我決定理論在高校翻轉課堂中的運用評析[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7,34(2):12-16.
[4] 靳明,王靜,王進選,等.大學生體育課堂學習動機內化干預研究——自我決定理論視角[J].當代體育科技,2016,6(27):59-60.
[5] 安國琴,陳昊.基于自我決定理論提升“以學定教”[J].課程教學研究,2013(4):19-21.